說到江西花崗巖大家最有印象的會是哪一款?珍珠白?映山紅?菊花黃?還是青石板?想必答案會有很多,江西一年四季分明,石材品種也是一樣在最北端的九江主要有青石、芝麻白、西北端有黃色系列花崗巖菊花黃、新卡麥、在西面有芝麻黑、珍珠白、東面有映山紅、羅馬金鉆、黃銹石、南邊有江南紅、新安溪紅等花崗巖。市場上主要流行的江西花崗巖包括紅色映山紅、白色芝麻白、珍珠白、黑色的芝麻黑、綠色的青石、還有黃色系列的菊花黃、新卡麥以及黃銹石、以及其他類似于安溪紅的紅色花崗巖系列產品。
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為主;盆地、谷地廣布,略帶鄱陽湖平原。地質與地貌地質構造上,以錦江—信江一線為界,北部屬揚子準地臺江南臺隆,南部屬華南褶皺系,志留紀末晚加里東運動使二者合并在一起,后又經受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運動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構造帶,南部地區有大量花崗巖侵入,盆地中沉積了白堊系至老第三系的紅色碎屑巖層,并夾有石膏和巖鹽沉積;北部地區形成了以鄱陽湖為中心的斷陷盆地,盆地邊緣的山前地帶有第四紀紅土堆積。這是造成全省地勢向北傾斜的地質基礎。
地貌上屬江南丘陵的主要組成部分。省境東、西、南三面環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錯分布,北部則為鄱陽湖平原。鄱陽湖平原與兩湖平原同為長江中下游的陷落低地,由長江和省內五大河流泥沙沉積而成,北狹南寬,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地表主要覆蓋紅土及河流沖積物,紅土已被切割,略呈波狀起伏。湖濱地區還廣泛發育有湖田洲地。水網稠密,河灣港汊交織,湖泊星羅棋布。
贛中南以丘陵為主,多由紅色砂頁巖及部分千枚巖等較松軟巖石構成,經風化侵蝕,呈低緩渾圓狀,海拔一般200米,接近邊緣山地部分的高丘,海拔約300-500米;其相對高度除南部在百米以上外,一般僅50-80米。丘陵之中,間夾有盆地,多沿河作帶狀延伸,較大的有吉泰盆地、贛州盆地。山地大多分布于省境邊緣,主要有:東北部的懷玉山,東部沿贛閩省界延伸的武夷山脈,南部的大庾嶺和九連山,西北與西部的幕阜山脈、九嶺山和羅霄山脈(包括武功山、萬洋山、諸廣山)等,成為江西與鄰省的界山和分水嶺。山脈走向以東北—西南向為主體,控制著省內主要水系和盆地的發育。多數山地由古老的變質巖系和花崗巖組成,山峰陡峭,堆積物較厚 [29] 。黃崗山(2157米)為省內最高點。
江西地下礦藏豐富,是我國礦產資源配套程度較高的省份之一。儲量居全國前三位的有銅、鎢、銀、鉭、鈧、鈾、銣、銫、金、伴生硫、滑石、粉石英、硅灰石等。銅、鎢、鈾、鉭、稀土、金、銀被譽為江西的“七朵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