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兩側堆放的石材不見了,空氣中的粉塵明顯減少了,路邊的綠化面積更大了……經過人和鎮政府2個多月的對石材加工行業的整治,目前已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果,該鎮的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近日,記者在該鎮采訪時了解到,今年以來,該鎮積極與市城市行政管理執法局人和執法大隊配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開展了對石材行業的整治行動。
路邊亂堆石材成為歷史
石材加工業是人和鎮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據統計,該鎮共有大約230家石材加工企業,這些企業大都聚集在該鎮的主干道兩側。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以前該鎮主干道兩側幾乎堆滿了各種石材,有時還占據著行車道,不僅影響了通行,也影響了環境質量。
然而,近日記者來到該鎮時,看到主干道亂堆亂放的石材不見了,寬敞整潔的柏油路一眼望不到頭。“為了進一步整治石材加工行業,從今年初以來,我們采取了多項措施,目前已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該鎮副鎮長張華剛告訴記者,該鎮與人和執法大隊等部門緊密合作,通過上門勸導、分組督導等形式,讓企業負責人都了解相關政策,絕大多數企業也都積極配合整改,陸續將放在路邊的石材搬進了廠區,路邊亂堆亂放的現象已經成為了歷史。
記者了解到,由于大部分石材廠的規模都比較小,運輸石材的車輛大都無法開進廠區,只能停在公路上等候發貨。為此,人和鎮政府牽頭,由執法大隊在年初擬定了“石材發貨申請單”,有發貨需要的石材廠,須在發貨前向執法大隊提出申請,屆時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將到場協調,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裝車,最大限度地降低對道路通行的影響。
“我們一天最多能接到20多份申請單。”人和執法大隊大隊長李陽告訴記者,為了不影響企業的正常業務,他們克服人手有限等困難,對企業提出的申請都及時進行了安排,也得到了大部分企業的認可。
粉塵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連軍禮是人和鎮眾多個體石材企業的老板之一,他對鎮政府開展的石材行業整治行動非常支持。記者在他的廠門前看到,他的石材廠也緊挨著主干路,門前看起來非常整潔,幾個水泥砌的花壇格外引人注目。
“環境變好了,我們在這里生活著心情也更好了。”連軍禮告訴記者,鎮里開展的石材行業整治工作雖然改變了他們的經營方式,但是對于生活在周邊的群眾來說,的確是一件能夠讓更多人受益的民生實事,因此他非常支持。
連軍禮的石材廠不僅在廠門前修花壇,在工廠大門內側,還投資建設了一處沉淀池。連軍禮說:“這里面設置了二級沉淀功能,可以更好地控制石材加工期間產生的粉塵,從而達到進一步改善環境的目的。”
生活在石材廠周邊的群眾過去一直被粉塵所困擾。“以前根本就不敢輕易開窗,不然石材粉末就會飄進家里。”一名村民告訴記者,經過這幾個月的整治,現在空氣中的粉塵得到了有效治理。
目前,該鎮像連軍禮這樣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整治行動中來的企業主還有很多。
部分石材企業轉型發展
在整治石材企業的過程中,人和鎮政府除了加強管理之外,還積極引導企業改進新技術,以達到降低污染的目的,同時還鼓勵企業轉型發展。
“現在不少企業的加工設備上加裝了實時噴水裝置,可以有效地降低空氣中的粉塵。”張華剛告訴記者,粉塵污染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在圓形、方形等異形石材產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目前,不少企業都進一步改進了生產技術和方式,還有的企業新建了封閉加工車間,可以更加徹底地降低粉塵污染。
張華剛表示,石材行業是傳統的能源型產業,擁有不可再生的特點,且被定性為落后產能。因此,目前該鎮也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鼓勵這類企業走轉型發展的路子。張華剛說,截至目前,已有8家企業開始轉型,有的轉向海產品的精深加工,有的則轉向了商貿業。
今年以來,隨著整治力度的加大,人和鎮的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整潔優美、規范有序的新人和漸漸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中。
來源:威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