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烏茲別克斯坦建材總公司董事會副主席(建材部副部長)穆罕默德·帖木爾和納沃伊州政府代表團先后到訪南安市后,兩地之間的互動愈加頻繁,為了進一步深化交流,促進雙方合作共贏,應烏茲別克斯坦當地政府的邀請,1月11日,南安市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執行會長黃新華一行5人訪問烏茲別克斯坦,考察當地建材投資環境和石材產業發展情況,探討以礦山開采、石材加工整體解決方案的模式,充分發揮聯合會的優勢,通過先進的機械裝備和技術提升當地石材產業,帶動勞動就業。
目前,烏茲別克斯坦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該國各地的基建、地產、內需也都不完善,還需要較長時間的開發。現今,烏茲別克斯坦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產國和第2大棉花出口國,世界第7大黃金生產國,同時,當地的自然資源的儲量豐富,是獨聯體中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其石材的儲量也占有較大的比率,存在很大的市場開發空間。
聯合會代表團考察烏茲別克斯坦
1月11日-17日,南安市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長達一周的訪問,期間,聯合會先后考察了納沃伊州、撒馬爾罕等地,進行礦山、加工廠以及工業區的考察。

▲納沃伊州州長寇俾爾·貝克納扎諾維奇、副州長烏克當姆·伊斯拉莫夫接見聯合會代表,洽談創建石材產業園項目

▲聯合會代表團拜訪努拉達市長哈姆羅耶夫·賈莫立丁

▲烏齊庫杜克市市長索里·法莫諾維奇與聯合會代表一同考察礦山

▲哈提奇市市長高法·庫瓦托維奇接待聯合會代表團

▲撒馬爾罕州帕斯塔其市市長拉科赫伊莫夫·沃赫伊德陪同考察礦山

▲烏茲別克斯坦建材部部長代表米爾扎耶夫·巴赫迪爾與聯合會代表團洽談合作開拓烏茲別克斯坦建材市場
聯合會為烏茲別克斯坦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本次的訪問,烏茲別克斯坦納沃伊州州長寇俾爾·貝克納扎諾維奇、副州長烏克當姆·伊斯拉莫夫接見聯合會代表團,達成創建烏茲別克斯坦(中國)石材工業園意向。建材部部長代表米爾扎耶夫·巴赫迪爾與聯合會代表團洽談合作開拓烏茲別克斯坦建材市場事宜。與此同時,聯合會一行先后考察了納沃伊州、撒馬爾罕市的礦山與石材企業。
聯合會將持續發力,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石材產業
此次雙方的合作,將為聯合會踐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的良好開端,未來,聯合會也將以此為范本,在一帶一路的國家開展更多的考察,呼應聯合會“走出去”的戰略,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南安泛家居的發展以及產業集群的對接。
據了解,近年來,烏茲別克斯坦重視發展建材工業,隨著該國經濟發展和房地產項目越來多,市場對建村的需求不斷加大,建材的進口里也逐新增大,每年烏茲別克斯擔進口的建材約兩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至2020年,烏茲別克斯坦將保持每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不低于8%,并采取積極的工業政策,致力于改變結構,快速提高制造業比重,以及生產高附加值產品。
目前,烏茲別克斯坦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該國各地的基建、地產、內需也都不完善,還需要較長時間的開發。現今,烏茲別克斯坦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產國和第2大棉花出口國,世界第7大黃金生產國,同時,當地的自然資源的儲量豐富,是獨聯體中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其石材的儲量也占有較大的比率,存在很大的市場開發空間。
聯合會代表團考察烏茲別克斯坦
1月11日-17日,南安市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長達一周的訪問,期間,聯合會先后考察了納沃伊州、撒馬爾罕等地,進行礦山、加工廠以及工業區的考察。

▲納沃伊州州長寇俾爾·貝克納扎諾維奇、副州長烏克當姆·伊斯拉莫夫接見聯合會代表,洽談創建石材產業園項目

▲聯合會代表團拜訪努拉達市長哈姆羅耶夫·賈莫立丁

▲烏齊庫杜克市市長索里·法莫諾維奇與聯合會代表一同考察礦山

▲哈提奇市市長高法·庫瓦托維奇接待聯合會代表團

▲撒馬爾罕州帕斯塔其市市長拉科赫伊莫夫·沃赫伊德陪同考察礦山

▲烏茲別克斯坦建材部部長代表米爾扎耶夫·巴赫迪爾與聯合會代表團洽談合作開拓烏茲別克斯坦建材市場
聯合會為烏茲別克斯坦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本次的訪問,烏茲別克斯坦納沃伊州州長寇俾爾·貝克納扎諾維奇、副州長烏克當姆·伊斯拉莫夫接見聯合會代表團,達成創建烏茲別克斯坦(中國)石材工業園意向。建材部部長代表米爾扎耶夫·巴赫迪爾與聯合會代表團洽談合作開拓烏茲別克斯坦建材市場事宜。與此同時,聯合會一行先后考察了納沃伊州、撒馬爾罕市的礦山與石材企業。
聯合會將持續發力,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石材產業
此次雙方的合作,將為聯合會踐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的良好開端,未來,聯合會也將以此為范本,在一帶一路的國家開展更多的考察,呼應聯合會“走出去”的戰略,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南安泛家居的發展以及產業集群的對接。
據了解,近年來,烏茲別克斯坦重視發展建材工業,隨著該國經濟發展和房地產項目越來多,市場對建村的需求不斷加大,建材的進口里也逐新增大,每年烏茲別克斯擔進口的建材約兩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至2020年,烏茲別克斯坦將保持每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不低于8%,并采取積極的工業政策,致力于改變結構,快速提高制造業比重,以及生產高附加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