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傳說中盤古神開天辟地居住的地方,至今還保留有一套完整的有關盤古文化的神話傳說、盤古廟會、盤古民俗和域名體系。境內花崗巖含量在1億立方米以上,可供持續開采100余年,是長江以北最大的花崗巖生產基地,年板材產量2000萬平方米以上,產量全國產三,其中高鐵站建設用板材七成以上來自泌陽。經過連續四年投資數億元的集中整治,全縣石材開采、加工企業各300家左右,下降到現在的開采企業34家。規劃編制中,泌陽縣又明確了最終將石材開采企業整合為4家的集約化發展目標。
近日,《河南省泌陽縣石材生產基地綠色礦產發展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評審暨專家研討會在鄭州召開。邀請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 民、中國科學院院士趙鵬大、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主席成秋明、原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關鳳峻等10名知名評審專家出席評審討論會。4月22日,《河南省泌陽縣石材生產基地綠色礦產發展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評審暨專家研討會在鄭州召開。邀請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 民、中國科學院院士趙鵬大、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主席成秋明、原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關鳳峻等10名知名評審專家出席評審討論會。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局長王建平主持會議,駐馬店市副市長劉曉文,泌陽縣委書記張樹營出席會議并致辭,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群生,縣政協主席劉念,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萬兵,副縣長王兵以及項目組人員、市直單位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縣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和春水鎮、象河鄉、黃山口鄉負責人參加會議。
王建平主持會議
劉曉文在會上致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位領導和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駐馬店發展的各位領導和專家表示衷心感謝。劉曉文在簡要介紹我市市情后說,開展綠色礦產發展示范區建設,對加快推動泌陽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創建布局合理、集約高效、生態優良、礦地和諧、區域經濟良性發展的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決定組織編制《河南省泌陽縣石材生產基地綠色礦產發展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
真誠希望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多為我們把脈問診,使規劃更富創意、更具特色、更趨完善,幫助我們把規劃編制好、把城市建設好。同時,希望泌陽縣以此次評審為契機,認真踐行生態優先的綠色發展理念,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求市直有關部門加強對泌陽縣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市縣兩級抓好規劃的落實和實施,今早盡快創建綠色礦產發展示范區。
張樹營代表泌陽縣委、縣政府致辭,張樹營指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近年來,泌陽縣一二三產業不斷融合、以食用菌、夏南牛為龍頭的全產業鏈條效益明顯,城市規模和人口不斷擴大,三大攻堅成效明顯,民生事業持續改善,經濟社會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和形勢。泌陽縣是礦產資源大縣,是長江以北最大的花崗石生產基地,而作為泌陽縣傳統支柱產業的石材業由于開采生產工藝相對落后、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低,造成生態環保壓力較大等原因而成為泌陽縣產業轉型攻堅的主要對象。希望通過此次評審,讓《總體規劃》更加實際、更具特色、更趨完善,堅持全方位、高標準整治和實施到位,真正把石材大縣變為寶貴的財富,優化石材產業升級改造,強化生態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評審專家認真聽取了規劃設計匯報,進行了認真討論和評審,并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見,評審專家一致認為,《總體規劃》站位較高、思路清新、定位準確、資料翔實、依據充分、具有較高的科學性、指導性、可操作性,并一致同意評審通過了《總體規劃》。
據了解,《總體規劃》由泌陽縣人民政府提交,由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負責具體編制。
規劃的總體思路:“兩水一山”的綠色三角概念,“兩水一山”即火石山水庫下游桃花店河、汝河與開采礦山形成的三角區域。
規劃總目標:打造國家級綠色礦產發展示范區。分項目標:打造國家級石材交易中心;打造國內石文化為特色的盤古小鎮;打造國內獨具一格的綠色礦山公園;打造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的綠色農業示范區。
規劃范圍:總體規劃東至汝河,南至火石山水庫,西至風領山,北至象河鄉001鄉道,總體規劃面積約83平方千米。
規劃布局:總體規劃分為四大功能區:生態涵養區、石材工業區、休閑生活區、綠色農業示范區。
規劃實施后,將進一步為礦山環境綜合治理提供科學依據,為石材基地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供技術支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強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