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要算好政治賬、經濟賬、政績賬、民生賬“四筆賬”,打造藍天白云碧水,讓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6月3日,內鄉縣召開環境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推進會,回顧總結前段工作,安排部署下步礦山環境污染防治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李長江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縣領導趙超、任永亮、李霞、金少鵬、許曉燕、田云章、谷曄、宋興哲、董富裕、岳書曉、張正欽、李建文、鄭雙成、王宜顯、周曉鋒、周中才,縣寶管局局長孫小波,縣政府黨組成員、公安局局長崔宏偉出席會議。
會議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任永亮主持。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谷曄對下步環境攻堅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縣政府黨組成員王宜顯宣讀了《內鄉縣環境保護責任追究辦法》;縣政府黨組成員、公安局局長崔宏偉通報了前一階段環境違法案件處理情況;部分鄉鎮和縣直部門進行了典型發言和表態發言。
李長江指出,內鄉作為南水北調匯水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資源富集,近年來,特別是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響以來,全縣強力實施大氣、水、土壤三大攻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還存在部門協作不暢、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滯后、環境監管力度不足、執法力度不夠等問題。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增強做好生態環保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堅決扛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責任。抓好三項工作:抓整改,對照中央、省反饋的問題進行再排查、再梳理,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抓實問題整改。抓達標,堅持目標導向,不折不扣地完成了目標任務。抓算賬,算好政治賬、經濟賬、政績賬、民生賬,切實把工作重心放在環境污染防治、民生服務、脫貧攻堅上,補短板、強弱項,為打造藍天白云碧水,讓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李長江強調,要強化組織領導,夯實責任,形成合力。各鄉鎮主要負責人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帶頭落實好轄區生態環境質量的主體責任;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三管三必須”要求,切實履行好本系統、本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要強化督查問責,縣紀委、縣環境攻堅辦要開展聯合督查,聚焦上級反饋問題的整改情況,開展明察暗訪,對工作敷衍塞責、消極應付、整改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出重拳、動真格。堅持問題導向,做到一周一通報,一月一排名,倒逼各級各部門加壓增責,扎實有力推進問題整改,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任永亮指出,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責任擔當意識,加強屬地管理,切實做到守土盡責;縣直相關部門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該牽頭的要勇挑重擔,該協同的要全力配合,按照下一階段環境攻堅工作的安排部署,把各自承擔的目標任務研究好、籌劃好、落實好,確保責任到位、監管到位、落實到位。全縣紀檢監察機關會持續加大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力度,認真受理環保職能部門移送、群眾信訪舉報、新聞媒體曝光的問題線索,重點督辦查處污染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典型案件:縣環保攻堅專項巡查組要對會議安排各項工作任務進行全面督查,掌握工作動態,及時跟蹤問效,發現問題,重點督辦。對未按時間節點和相關要求完成任務的部門和鄉鎮,在全縣通報批評。
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主抓副職,縣直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巡查組組長,30個縣環境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班子成員,80個企業負責人,各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參加了會議。(清巖 朱青松)
內鄉石材
內鄉縣板廠鄉,原板場鄉。位于內鄉縣的西北部,板場鄉有3億立方的高品質花崗巖、鈣石資源,石材加工是群眾收入的傳統產業。
主要石材品種有:梨花白、梨花紅、芝麻白、芝麻灰、染色板等。
據小編了解,從2008年開始,板場鄉堅決叫停了近百家不達標的小加工企業,利用國家產業轉移的機遇,不間斷到福建、廣東等地招商引資24家大型企業,先后投資16億元,采用全國工藝最先進的機械化圓盤鋸切塊生產線,石材的開采面由2000平方米擴大到1萬平方米,開采廢品率由40%降到5%。
01
梨花白
梨花白是一種灰白色中粗顆粒的天然花崗巖,因有白色花瓣,故稱其為梨花白;梨花白產區礦體有多個,分白底小花梨花白、紅底色大花梨花白;其中色澤及美觀程度最好的就是小花白底色梨花白,可以替代芝麻白細花石材;花崗巖現在廣泛應用于室內外建筑:外墻干掛、園林廣場地鋪、市政工程路沿石、異形加工的原材料;表面加工處理:磨光、火燒、噴砂、荔枝、自然、火燒加刷等;造型:路沿石、樹圍石、花壇石、圍墻石及壓頂石、擋車球、車止石、公園石凳、石獅子等;具體用途:室外大型廣場地面鋪裝、建筑外墻干掛、樓梯板、廚房臺面及柜體、洗手臺、圓桌、墓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