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部出臺《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的函》,其中要求嚴格控制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嚴格貫徹國發〔2018〕22號文件有關要求,重點區域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
自去年以來,河南、陜西、浙江、河北等多地區印發文件,均已表示將禁止新建礦山。詳細來看:
浙江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于5月22日發布《關于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嚴格管控新設礦業權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要求,嚴格禁止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新設經營性露天礦山礦業權(包括探礦權、采礦權),未經批準不得變更礦區范圍、開采礦種和開采方式。
在新設建設項目類礦業權管控上,《通知》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工程施工為名,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前提下開采礦產資源。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
對違反規定批準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的,各地要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河北
6月11日,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管控十條措施》(以下簡稱《礦十條》),該省將嚴格控制礦產資源開發,實施礦山關停和停止批復。
《礦十條》要求,實施礦山關閉和停批。暫停新上露天礦產開發項目審批,已有露天礦山暫停擴大礦區范圍審批。力爭2020年固體礦山數量較2015年減少30%,到2025年固體礦山數量減少50%。
《礦十條》要求,嚴格控制礦產資源開發。禁止在生態保護紅線內、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內、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和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兩側各1000米范圍內新批固體礦產資源開發項目。
嚴格控制張家口、承德壩上高原生態防護區、燕山—太行山生態涵養區、國家公益林等重點林區、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固體礦產資源開發。
《礦十條》要求,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到2020年,全省50%的大中型固體礦山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到2025年,全省大中型固體礦山基本達到綠色礦山標準。
《礦十條》要求,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嚴格限制礦業權協議出讓。除國家規定的協議出讓等特殊情形外,所有礦業權一律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公開出讓。加強對礦業權轉讓行為監管,嚴禁以承包等方式擅自轉讓采礦權。
陜西
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全市藍天碧水凈土青山四大保衛戰2019年實施方案及工作任務清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在揚塵污染治理方面,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嚴厲打擊偷采私挖、擅自擴大范圍的違法行為,對現有的3處露天礦山加強監督管理,對不符合要求的依法限期整治,整治完成并經相關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關閉。
要求嚴格涉氣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其中按照《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修訂版)》(陜政發〔2018〕29號)規定,禁止關中地區建設生產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劑型涂料、油墨、膠粘劑等項目。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
河南
其中要求,重點區域范圍。一是我省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范圍。生態保護紅線內的區域,禁止新建露天礦山項目,已設露天礦山全面退出;
二是《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國發﹝2018﹞22號)確定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包括鄭州(含鞏義市)、開封(含蘭考縣)、洛陽、安陽(含滑縣)、鶴壁、新鄉(含長垣縣)、焦作、濮陽、三門峽、濟源市等10個省轄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的區域,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項目;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下,禁止新建擴建礦山,逐步關停違法礦山......對于石材行業來說,算了,不說了。石材人,挺住吧!
PS:露天礦山禁止開采,也就是說之前小編提到的洞采技術還不在這個范圍內,只是洞采技術開采成本高,石材礦主通常都不樂意,但是大環境所致,先進的開采技術值得提倡。我們要從石材大國變石材強國,這些都是不可少的環節。
洞采技術的相關文章可以看看這里 石材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