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料切”是現在揭陽石材老板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許多廠區的大切鋸機停轉,空置在一旁,印證了這一說法。
揭陽石材廠大切
揭陽
揭陽是一座藏著靈氣的城市。如果你見識過它的山巒相接、云層中突如其來的大雨,以及短暫放晴時山間繚繞的云霧,你就會確信這一點。
她的靈氣悠遠綿長,是古城榕樹深深的葉子,是千年學宮升騰起的香火,也是一代又一代揭陽人堅守的宗族親緣。而它外在的化身,莫過于組成這座城市的一塊塊質樸、絕美的天然石材。
揭陽活躍著數以千計的石材廠,他們切石頭,也賣石頭。切下的是一塊塊粗糙不平的荒料,產出的是一片片光滑細膩的石板材,這些造物主饋贈的天然之物,經過一雙雙勤勞的手加以改造,使它們走進了千家萬戶,也奠定了揭陽——粵東石材集散中心的地位。
在粵省,有著一種與內地風格迥異的文化習俗,在建筑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這里的亭臺廟宇多用色彩鮮艷的磚瓦裝飾檐角,保存著嶺南建筑的古韻。而在今天,紅色石材在這里走俏,濃烈的紅,大開大合的審美,是揭陽人熱情個性的寫照。
這里的石材品種百花齊放,現在常見的有:印度紅、惠東紅、粉紅麻、大花白、芭拉白、廣東白麻等知名品種。
揭陽石材廠
沒料
我們從兩款瀕臨“絕跡”的石材說起。
在以前,說起揭陽,很多人第一想到就是“揭陽紅”石材,往后“詔安紅”又代替了前者。這兩塊石材地緣接近,外觀相近,名噪一時。曾撐起了揭陽石材業務的小半江山,一度被看做揭陽石材行業的代名詞。
而現在,揭陽紅已少有人做,問起詔安紅,石材廠家們都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沒料”、“礦山不穩定”是他們說得最多的話。
受環保封礦的影響,石材荒料的供應出現斷裂,下游石材廠無料可切,面對一個個工程訂單,卻不敢保證自己有足夠量來吃下它。在揭陽炮臺鎮業多方走訪了解到,目前揭陽市面上超過10000平方的工程訂單,沒有幾家石材廠能單獨拿下,大多數都是接5000平左右較小的訂單。
另一方面,揭陽炮臺鎮許多石材廠的大切鋸機開工率不足,擱置時間甚至達到半年。尤其在6月的淡季,工廠內只見到磨光機和紅外線橋切在工作,將花崗巖板材切割成小塊的標準板。荒料堆場則沒什么動靜,行吊停在遠處,軌道爬滿銹跡,有些凹凸不平的石材夾縫里,長出了幾株青草。
礦山一封了之,石材原材料供應不足,直接影響了下游石材廠的接單能力和開工率。如果說這就是石材轉型升級帶來的陣痛,那在揭陽,這種痛感十分明顯。
切割板材
替代品
在揭陽,石材廠家們急切地尋找替代品,以挺過這個過渡期。在廠家們的眼里,好的石材替代品應該是外觀相近、地理位置不遠、石材質量優異的。幾種因素綜合考量,廠家們其實看的是石材替代品種未來的市場接受程度。
尋找替代品絕不是找塊差不多的料就可以萬事大吉的。外觀相近是成為替代品的基礎條件,對品質的要求則體現在控制色差、色線、吐銹上。
地理位置過遠的,一平方運費需多加十幾元,一個貨柜500—600平方則要多付出上萬元的運輸成本,即使到了本地,在價格上也喪失了競爭力。
新礦大白花
經過多方尋找,目前有幾款石材在揭陽發揮替代品的作用:粉紅麻、惠東麻、新礦大花白(藍底)等等。但還有許多品種存在缺口,也正是揭陽石材廠家們的所憂心的問題。
石材人很早就發現了一個現象,許多石材新品種在取名字上都會竭力關聯老品種,以宣示自己的替代能力,譬如新礦能替代老礦。由此可見,石材荒料用盡,尋找新品種并不是當下才有問題。在這個新舊交替的過程中,潛藏著許多新機遇,抓住了或許就有成為黑馬的可能。
來源:福建石業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