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
2019 年以來,全市各地出現砂石料價格持續上漲、供應緊張等問題。利用長泰縣吳田山礦區遺留下來的廢礦石固體廢棄物回收綜合利用生產機制砂(含砂石料)項目能有效緩解這種供需矛盾,經我局認真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長泰縣吳田山礦區情況。
長泰縣吳田山礦區于 1987 年開始開采,至 2018 年 1 月1 日,吳田山礦區正式全面關閉整治。歷時 30 年的開采,遺留下大量廢礦石,隨意堆放加劇了吳田山水土流失、山體破 壞、安全隱患的風險,給礦區生態修復綠化造成了嚴重的障 礙,盡快處置廢礦石將為下一步礦區整體修復提供有利場地 基礎,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前往現場調研,根據長泰縣初步測算吳田山礦區的廢石碴約 2700 萬立方。
2、法理、文件可行性論證。
雖然《礦產資源法》、《礦產資源實施細則》等相關涉礦 法律法規并沒有明確利用礦區的廢石碴進行加工生產的相 關法條,但是根據《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福建省國土資源廳 福建省環境保護廳 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福建省地方稅務局
二、實施方案主要思路
1、總體目標要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思想為指導,建立完善“政府主導、治理優先、統籌實施、規范高效”的綜合利用機制。以長泰縣吳田山礦區為試點實施廢礦石固體廢棄物回收綜合利用生產機制砂項目,進而全市推廣。以吳田礦區生態修復為目標、綜合利用標準化為導向、“邊利用、邊治理”為手段;按照因地制宜、物盡其用 的原則,加大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力度。
2、堅持政府主導:長泰縣政府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 負責項目實施方案制定及監督執行;由福建漳州市城投集團和長泰縣國有企業共同作為實施單位,其中福建漳州市城投集團占資比例不得低于 50%;負責委托有資質單位編制項目設計方案,并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審查,通過后報送市政府辦, 由市政府辦組織自然資源、住建、應急、水利、林業、生態環境、公安等相關涉礦部門現場進行會審。長泰縣政府統籌進行項目布局,在轄區范圍內設置多個機制砂項目生產處置點進行加工銷售,匹配長泰吳田山礦區廢礦石固體廢棄物收集區域。自項目設計方案會審通過之日起,2 年內實施完成。
3、確保有償使用:允許長泰縣吳田山廢礦石固體廢棄物 回收綜合利用生產機制砂項目不需辦理礦山開采許可證,但廢礦石固體廢棄物必須經過儲量測算并由長泰縣人民政府組織核定后進行有償化處置。有償化的處置收益參照《福建 省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暫行辦法》(閩財建綜[2017]2 號) 以礦產品基準價與評估價就高的原則確定。同時為了嚴防礦 山開采行為再次出現,嚴禁該項目使用民用爆破物品。
4、理清歷史矛盾。該項目能否實施關鍵在于處理好礦 區遺留的土地、林地矛盾。因為礦區關閉后,村、個人與原礦山業主簽訂的承包協議還未到期等多重因素,所以屬地政府務必處理好村與村民、村民與村民、村民與原礦區業主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尤其要做好土地、林地確權工作。避免再次出現 2018、2019 年組織礦區植樹綠化時,遭到部分村民阻撓的現象。
5、強化項目保障:自然資源部門將加強對廢礦石固體廢棄物回收綜合利用生產機制砂產生的收益進行有償化處置的指導,加強項目用地配套的指導(保障項目所需工業用地, 將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出讓等多種方式供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強對項目標準化建設進行指導,加強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現場機制 砂進場質量、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機制砂混凝土生產質量以 及應用機制砂預拌混凝土施工實體質量進行巡查、抽查抽測,及時公布巡查、抽查抽測情況。發改、工信、公安、財政、林業、商務、生態環境、交通、水利、應急、市場監督等部門應按各自職能加強項目監督指導。
三、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有關意見
1、按照以上 5 個要求進行實施符合相關文件精神,具體實施企業能夠進行具體操作,但由于按照這種方式進行綜合利用是個新鮮事物,存在著一定法律風險,因此必須明確由長泰縣政府作為項目業主,建立“政府主導、治理優先、統籌實施、規范高效”的機制才能最大程度避免無法可依, 尤其是出現非法開采的風險。
2、長泰綠色礦山院士行活動中,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汪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武強等專家認為把長泰縣吳田山遺留廢礦渣定義為廢礦石固體廢棄物 進行綜合利用是變廢為寶,綜合利用的出路,也是對“兩山”理論得踐行,需要基層政府努力創新。但仍 需明確是否把長泰縣吳田山礦區廢礦渣定義為廢礦石固體 廢棄物進行明確。
3、長泰縣廢礦石固體廢棄物作為國家所有資產,政府 可以進行處置,指定由國有企業或者國有控股企業進行具體實施能夠切實有效的進行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但仍需 市委、市政府明確。
試點實施長泰縣吳田山礦區廢礦石固體廢棄物回收綜合利用生產機制砂項目不僅是緩解當前我市砂石土供應矛 盾和為礦區生態修復提供有利基礎的“雙贏”措施,更是“兩山”理論在漳州運用過程中的大膽創新和摸索實踐。
特此報告
漳州市自然資源局
2019 年 10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