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中國花崗石直采平臺與國際石材質檢中心在南安市石材產業展示中心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項目包括攜手進駐雄安新區,聯合建立石材圖書館及選材庫、礦山基礎信息與石材檢測信息實現大數據共享,并聯合打造石材百科,聯合發布國家石材質量報告等。
國家石材質檢中心常務副主任魏艷認為,國家石材質檢中心和直采平臺全面戰略合作后,可以豐富質檢中心的花崗石基礎外在信息的缺失,助推“質檢中心水頭分中心”的全面工作,也可以彌補完善直采平臺在花崗石內在質量數據的缺失,實現雙方的大數據信息共享,未來將建成石材行業綜合的征信平臺,再加上雙方的戰略合作項目,將使雙方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實現雙贏,也為直采平臺邁向更高的臺階打下堅實的基礎。
花崗石平臺即將入駐雄安
當前,花崗石行業正處于調整、轉型、優勝劣汰加速的形式下,花崗石市場的轉型升級顯得尤為迫切。
中國花崗石直采平臺總運營蔡棟梁表示,今年平臺將迎來新的突破,為石材交易雙方提供權威的行情、最新的資訊,將徹底打破供需雙方之間的鴻溝。
與國際石材質檢中心攜手進駐雄安新區,是中國花崗石行業轉型升級的開端。雄安新區,中國的千年大計,雄安新區的整體規劃已經完成,198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已于6月進入全面實施,未來5年將是雄安新區政府、全國的央企國企總部、各種配套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時期,石材的用量保守估計上千億人民幣,5年后,石材的使用量將更加巨大。
“雄安新區將為中國花崗石騰飛添磚加瓦,提升花崗石行業發展拐點加速度。”蔡棟梁說道,國家石材質檢中心進駐雄安新區后,雙方將合建石材展廳,由花崗石平臺設計、裝飾,并設立新品展示區。
建立展廳后,所有花崗石的基礎信息,包括礦山儲量、開采情況、礦山照片、年開采量、生產加工規模、運輸條件等免費提供給展廳。而石材的產品信息,包括產品照片、產品的檢驗數據和檢測報告等由質檢中心提供給展廳。此外,石材質檢中心還將無償將石材檢測數據提供給花崗石平臺,以便直采平臺的用戶查閱。
花崗石平臺是一個有著全國花崗石礦山儲備量、開采量、供應量、價格指數、行情榜等的各種信息的大數據平臺。而國家石材質檢中心近30年的檢測工作,積累了幾千種花崗石和大理石的各種物理性能及化學成分的檢測數據。如果說,直采平臺是石材外在信息的大數據平臺。那么,國家石材質檢中心就是一個石材內在信息大數據平臺。魏艷認為,兩者之間的數據信息可以完全形成互補。
締造花崗石身份認證名片
蔡棟梁坦言,中國花崗石直采平臺將致力于把花崗石產業打造成一門學科,為花崗石產品締造專屬身份認證名片,讓它更為數據化、學科化、管理化,為用戶提供采購決策的依據,為供需雙方在產品使用過程中遇到的爭執提供科學“證據”,讓品質有保證。
雄安展廳建成后,花崗石平臺將委托石材質檢中心對進入展廳的新品種,進行檢測,并建立國家石材統一編號,并共同收集展廳樣品,按照展廳設計的要求按色系、規格尺寸、厚度、表面方式、花色等要求盡可能全面收集,以完善規范石材信息。
此外,還將聯合編輯出版《石材百問百答》石材專業科普書籍,定期發布國家石材質量報告,彌補完善中國花崗石內在質量數據的缺失。從而讓更多的企業了解、認識國家石材標準體系和標準內容,提高石材從業人員的石材產品質量意識和水平,提升石材企業和行業的產品質量的規范管理水平。方便各石材企業、設計公司、房地產、裝飾公司對石材基礎信息,檢測數據、檢測報告的真偽進行及時查詢。
將花崗巖信息普及化
魏艷表示,當前石材供應商與甲方之間的矛盾屢見不鮮,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雙方缺乏溝通交流,對質量標準認識不一致。為此,展廳建成后,石材質檢中心與花崗石平臺將與房地產商協會,建筑設計商協會、建筑裝飾商協會,石材商協會、各大建材展、石材展保持聯系溝通,在合適的條件下,聯合舉辦石材檢測、質量標準、施工規范的研討會。
每年按季度針對石材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如礦山開采與機械設備、石材生產工藝、石材質量標準、石材安裝規范、石材標準體系、石材檢測方法等,舉辦講座和培訓。
在魏艷看來,唯有通過這樣廣而全面的工作,才能推動中國石材行業更好地走向科學化、智能化、信息化、規范化。
來源:石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