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是全國文明城市。也是安徽最早通過水泥窯處理城市垃圾的城市。車過銅陵長江大橋,拐上銅都大道,但見道路寬敞,路面整潔,綠樹成蔭。可是在銅陵銅官區中南建材市場內,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幾十家石材加工小作坊,集中在市場一隅。可以用臟亂差三個字形容。無任何防塵和污水處理設備。
銅陵市XX石材的胡總告訴我們,市里認為石材行業對地方發展沒有幫助,早就想讓此處的石材企業搬出去,但搬到哪兒,并沒有說法。目前也沒有建立石材工業園的計劃。胡總說,銅陵石材需求量還是挺大的,銅陵目前沒有大的加工企業,大多石材企業接到訂單是從江蘇宜興調取產品。
池州的建材市場內沒有石材加工企業,在池州高速入口附近,池州國家糧庫內,有十多家小型石材加工企業,隱藏在這里。由于周圍沒有居民生活區,無人舉報,故得以生存。此處與銅陵石材市場內的小加工作坊一樣,臟亂差。不知國家糧庫內怎么允許這樣的污染企業存在。
安慶長江大橋高速出口附近的迎春工業園,集中了十幾家石材加工企業。每家廠房面積達2000平方米,有的達到4000平方米。租金為13元/平方米。
這兒管理規范,污水統一處理,循環使用。大型防塵除塵設備,水刀等,一應俱全。每家石材企業都設置了漂亮典雅的展廳。
安徽石材協會副會長宛友才,秘書長商海平,《安徽石材》主編查健2019年11月15日始,對安慶、池州、銅陵三市石材市場進行了調研。在調研中了解到,銅陵、池州兩市石材企業處境艱難,當地政府對石材行業不重視,認為石材企業既帶不來稅收,又污染環境。
調研組認為,此種看法,流于片面。如同城市早點行業,如果認為沒有稅收,影響市容,加以取締,勢必會影響百姓生活。石材行業,同樣如此。
據了解,兩市市場對石材都有相當需求。無論是公共建筑,工裝,還是家裝,都需要大量石材。如果全靠從外地調,勢必會造成許多不便。規范引導石材行業健康發展方為上策。安徽各地石材產業園及企業為當地安排就業、創造稅收不乏先例。
兩地石材企業都對統一的石材產業園有所期待。兩市相距60公里。在中間地帶,建一個石材產業園,對規范兩地的石材市場,促進兩地石材行業健康發展將會大有裨益。
《安徽石材》編輯部
2019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