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相對于城市,農村的居住環境更加寧靜和自然淳樸。但是廣信區田墩鎮岑豐村的居民們卻投訴:他們本來寧靜淳樸的生活,被一家石材廠給破壞了。
在田墩鎮岑豐村朱砂嶺,記者見到了幾位住在礦山附近的反映人。
他們告訴記者,大家已經在此居住了多年,但是自從去年一家叫做黃市興達石材廠的企業來到這里后,村民們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村民們說,最近正值強降雨天氣,揚塵還不嚴重。但以前每逢晴天,房間一天不打掃,就會積滿灰塵。石材廠營業一年多以來,他們也曾向監管部門投訴過此事。
因此,村民們通過《黨風政風熱線》欄目,再次投訴了這個問題。
對此,廣信區人民政府作出了回復:“經過現場檢查發現,該企業根據環評要求,在破碎和振動篩工序,設置有噴頭噴水降塵。作業區設置有霧炮,并配有灑水車和噴頭,對廠區和道路定期灑水。信訪人對處理結果已知悉,并表示滿意。”
上饒市廣信生態環境局綜合執法大隊中隊長童皓說,按照我們環評文件上的要求,居民企業是一百米的衛生防護距離,根據實地核查,以及老百姓自己反映的情況,距離是超過了一百米。首先防護距離上,是達到要求。我們對照環評文件上的,環保設施要求,看他有沒有建設相關的環保設施,符合環評要求,也是有效的環保設施。
石材廠的員工向記者出示了一份由第三方檢測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在這個報告中,記者看到,顆粒物的檢測結果低于標準限值。
顯然,村民們對處理的結果并不像回復中所說,是滿意的。按照石材廠提供的檢測報告顯示,粉塵排放是達標的,為什么村民們仍然覺得天天在吃灰呢?
村民鄭女士給出了她的分析,讓他(石材廠)灑水,一天灑了幾次水。本來天天都不灑水,一天都不灑。灑水好一點,上去下來,灰就好大了。
那么,作為監管單位,上饒市廣信生態環境局是否了解企業的灑水降塵情況呢?對于群眾的意見,他們又有著怎樣的態度呢?
上饒市廣信生態環境局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劉剛出面作出了回應,劉剛表示:執法大隊就灑水降塵方面的問題,已經對企業下發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
黃市興達石材廠礦長黃發強說,開采肯定有灰塵,只有多灑水,盡量把粉塵降下來。
對于這個表態,村民則希望監管單位和企業都能夠兌現承諾,不要敷衍了事。此外,他們還提出了一個問題。
反映人陳女士說,中午都沒有休息的,晚上都要到十幾點鐘。他加班是加到很晚的,大家晚上都睡不著。
對于群眾的這個訴求,企業負責人黃發強并不認同。他再次向記者出示了檢測報告,記者發現報告顯示廠界噪聲檢測結果,的確低于國家排放標準。
然而村民們則認為,雖然噪聲排放達標,但是在非工作時間的深夜,礦場作業還是會給居民造成影響。黃發強卻一再強調,石材廠很少加班。
那么,他所說的情況是否屬實呢?記者向田墩鎮行政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陳繼忠進行了求證。
陳繼忠說,上個月到這里,再三強調了,一個是揚塵的問題,第二個是噪音的問題。一般早上我們上班的時候就開始工作了,下班五點半的時候一般也是在工作。
記者發現,陳繼忠雖然未正面回答記者的問題,但至少確認了一個信息:石材廠并沒有在五點下班。
對于這個情況,劉剛表示,下一步就是進一步加強監管,禁止夜間施工,包括爆破作業和粉碎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