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方城縣自然資源系統立足職能定位,快速調整工作部署,整合部門合力,全力推進礦業領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切實彌補以往工作損失,重塑良好形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精心呵護綠水青山,就能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是自然資源部門新的職能定位,是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基于這種認識,方城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立足本地實際,聚焦礦業領域歷史遺留的各類問題,確定了優化資源配置、整頓開發秩序、全面生態修復、打造綠色礦山的工作目標,細化方案,明確任務,量化責任,加壓推進。
優化資源配置。以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紅線為高壓線,編制全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堅持優勢礦產資源規模化、現代化、生態保護優先的前提下,把全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總體布局,以法定形式確立十年期內礦業開發的管理體系。
現有露天礦山不擴界、不增儲、不延續,今年年底前,達不到綠色礦山標準的一律強制關停,新設礦權必須通過生態環境區域性評價,必須報縣政府集體研究會審,新建礦石類加工企業必須一礦一廠,確保原料合法提供,從源頭上徹底堵住資源配置不科學、不優化、不長遠的漏洞?! ?/p>
整頓開發秩序。組建專職礦產資源執法隊伍,與縣檢察院、公安局建立破壞生態環境追究刑事責任工作機制,建立礦產資源執法監管平臺,重點礦區、主要交通要道安裝實地監控錄像裝置,24小時全景動態監控。實施“山長制”,把每座山明確到具體監控人,縣鄉村三級共管,形成網格監管。今年3月份以來,繼續深化礦產開發秩序百日攻堅整治行動,全面出擊,重拳發力,一舉取締非法開采點36處,恢復地質地貌470畝,納入追究刑事責任秩序7起,強制停產整改礦山企業13家,責令限期整改7家,注銷采礦證3家,礦產開發秩序持續好轉。
全面生態修復。聘請省級地勘單位,全面現場踏勘,編制了全縣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啟動三年內完成縣域現有持證礦山和無主礦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計劃。對縣域北部美女峰重點區域,沿魯姚路沿線西側,以尹店西坡為起點,沿北至楊集吳溝共13公里沿線,設立11個重點礦山環境生態修復區,通過政府引導、社會融資、打包處置,年底前完成共1300畝的修復任務,著力打造全縣重點區域生態長廊。全縣現有18個露天礦山,一礦一策,建立臺賬,修復跟進,現已完成修復面積479畝,占應完成任務量的67.9%,三個礦山已經綠色礦山通過驗收?! ?/p>
打造綠色礦山?!笆胤ㄊ瞧髽I的生命,環保是企業的責任”,要求各礦山企業設立醒目標識,打牢依法經營、保護生態的理念,局領導班子成員、屬地所長和包片人員三級包礦,明確任務,明確責任,包礦宣傳、包礦指導、包礦監督,跟蹤服務到一線。全縣露天礦山建立臺賬,簽約服務指導專業技術單位,對停產整改的礦山企業采取停采停運不停治理,每周匯總通報,倒排工期,確保年底前完成創建任務。
方城縣主要生產河南黃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