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實施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禁止生產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進口輕型汽車應符合國六排放標準。
對2020年7月1日前生產(機動車合格證上傳日期)、進口(貨物進口證明書簽注運抵日期)的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增加6個月銷售過渡期,2021年1月1日前,允許在全國尚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份全部地區,以及山西、內蒙古、四川、陜西等省份公告已實施國六排放標準以外的地區)銷售、注冊登記。(其中,福建、湖北、貴州等省份都是重要的石材省份)
同時,公告表示,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顆粒物數量(PN限值)6.0×1012個/千米過渡期截止日期由2020年7月1日前調整為2021年1月1日前。2021年1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的國六排放標準輕型汽車,PN限值應符合6.0×1011個/千米要求。
* 兩部委:加快推動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
6月2日,發改委、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實施意見的通知》強調:財政部門將加大對鐵路專用線、多式聯運場站等物流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鐵路專用線進港口設計規范,促進鐵路專用線進港口、進大型工礦企業、進物流樞紐。持續推進長江航道整治工程和三峽翻壩綜合轉運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長江等內河航運能力。加快推動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
* 吉林省全面禁止國三以下貨車通行
6月15日起,吉林省前郭縣城區內及國省干道全面實行全天候(24小時)禁止國三(國家第三階段汽車排放標準)及以下柴油貨車(含拖拉機及低速載貨汽車)禁行或限行。
從2020年6月20日起,每天7:00至22:00在重慶市中心城區部分路段實行高排放車輛限行。
目前,多省市相繼出臺一系列環保政策!加快淘汰油貨車、工廠限產、大量貨物將不采用公路運輸,加速推動“公轉鐵”...新一輪的藍天保衛戰已經打響!
* 北京市全面推進水泥運輸“公轉鐵”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按照“鐵路優先、公路優化、宜鐵則鐵、宜公則公”的原則, 繼續推動建筑砂石骨料、水泥及其他原材料公轉鐵工作,逐步提升采用“公轉鐵”運輸原材料的比例;繼續推進北京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和開展超低能耗建筑推廣工作。
* 山西省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水泥企業全部修建鐵路專用線
山西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下發通知稱,2020年,全省大宗貨物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原則上全部修建鐵路專用線,重點煤礦企業全部接入鐵路專用線。鋼鐵、電解鋁、電力、焦化等重點工業企業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達到80%以上。
* 禁止國五以下車輛進入水泥廠
據水泥人網了解,國家相關部門為了加快國五以下貨車的淘汰務度,整治物流運輸行業,在《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中提到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減排措施規定為,黃色及以上預警期間,禁止使用國四及以下重型載貨車輛(含燃氣)進行物料運輸。
隨后,各地方政府部門也都制訂了相應的措施,比如唐山地區,在重污染天氣期間,除運輸保障安全生產外,其余車輛嚴禁進出港區。唐山豐潤機“動車辦”通知禁止使用國四及以下重型貨車運輸,對違反規定的依法依規對企業和車輛所有者實施處罰。部分水泥企業已經發布通知,國四及以下重型貨車禁止入廠,不給裝車,管控期間禁止國五以下排放車輛出入廠區。
* 陜西首列砂石骨料“公轉鐵”綠色專列正式開行
近日,一列編組53輛滿載著106個集裝箱、總重3390噸的砂石骨料專列由商洛發往西安新筑火車站,標志著陜西省首列砂石骨料“公轉鐵”綠色專列正式開行。我國砂石“公轉鐵”再添一省份!
* 哈鐵打通鐵路物流“最后一公里”
自4月份黑龍江省百大項目集中開工以來,哈鐵日均發運砂石5萬余噸,環比增加2.8萬噸,增長133%。哈鐵打通鐵路物流“最后一公里”,助力重點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為百大項目重點工程發運砂石290萬噸,全年預計發運1200萬噸。
* 德州中聯水泥全面啟動“公轉鐵”
6月11日,德州中聯大壩水泥有限公司在鐵路專用線舉行鐵路集裝箱運輸開通儀式。據水泥人網了解,德州中聯鐵路專用線內設有兩條卸車線,一條裝車線。其中兩條卸車線全長均為1060米,擁有整列接發能力;一條裝車線全長600米;年裝卸能力600萬噸。自2019年5月份開始,僅用八個月時間,公司鐵運物資到貨量就達到89萬噸。2020年,公司提出了“200萬噸水泥、200萬方混凝土”的經營目標,同時也提出了鐵運物資“保350萬噸、爭400萬噸”的收發目標,目前“保4列,爭5列”的到貨量目標已基本實現。
* 河北:2000多萬噸貨物減產
為確保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圓滿收官,河北于近日發布通知,將集中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八大攻堅”,與卡友們息息相關的政策有以下幾點:
1、堅定不移實施去產能和退城搬遷攻堅。確保11月底前完成壓減煉鋼產能1400萬噸、煤炭600萬噸、焦炭200萬噸、平板玻璃840萬重量箱,淘汰火電50萬千瓦,確保完成三年行動計劃去產能任務。
2、統籌開展重型柴油車污染治理攻堅。盡早完成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對其他具備條件的安裝污染控制裝置和在線監控設備;建立重點用車單位綠色運輸責任制和承諾制。
3、深入實施重點污染物深度減排攻堅。加快推進水泥、平板玻璃、陶瓷行業等120家工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10月底前基本完成六大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對1874個非重點行業工業爐窯項目實施綜合治理,嚴格排查“散亂污”企業,鞏固動態“清零”成果。
現在貨運行業本來就面臨著車多貨少的現象,減產意味著司機們未來可拉的貨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將減少,在惡性競爭下未來的運費走向會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不得而知?
* 山東德州:鐵路貨運量增長30%
近日,德州市印發《德州市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要求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鑄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
并在10月底前,鋼鐵企業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監測評估。另外,全市鐵路貨運量要比2017年增長30%。
跑車運貨的利潤空間本來就已經非常小了,現在又有鐵路的強力競爭,卡友們你有沒有真正感覺到危機的到來?
* 太原市:2020年全市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加1500萬噸
鼓勵水泥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10月底前完成改造的可不參與采暖季錯峰生產。
持續開展無組織深度治理,嚴格落實物料轉運、物料堆場、生產工藝、廠區環境等環節無組織排放精準管控要求,焦化、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企業易產塵點安裝高清視頻監控設施,在廠區布設空氣質量監測微站點。加強工業企業氨排放源控制,采用SCR和SNCR工藝的脫硝設施全部安裝氨逃逸監控儀表,氨逃逸指標分別控制在2.5mg/m、8mg/m以內。
鋼鐵、電力、焦化等重點工業企業(名單由市工信局會同市能源局確定)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達到80%以上,具有鐵路專用線的大型工礦企業(名單由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太原鐵路局確定)大宗貨物鐵路運輸比例達到80%以上,其中,位于城市建成區及城鄉接合部的達90%以上。2020年全市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加1500萬噸。
對鋼鐵、建材、焦化、有色金屬、化工、礦山等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按照工業源減排清單執行。
* 溫州:大宗物料原則上不得用公路運輸
近日,溫州市為打好2020年度藍天保衛戰攻堅決戰,確保完成省下達的環境空氣質量和大氣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約束性目標,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根據《浙江省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工作計劃》(浙大氣辦〔2020〕1號)、《溫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實施方案》(溫政辦〔2019〕35號)等相關要求,制定本以下計劃。
1、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年底前,完成11家建成區內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禁止新增化工園區。
2、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鑄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鑄造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新、改、擴建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建設項目,原則上不得采用公路運輸。
3、嚴格執行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落實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全年淘汰120家企業落后產能,整治1200家“低散亂”企業。
4、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鐵路貨運量、水路貨運量分別比2017年增長21%和18%,實現主要大宗貨物“公轉水”300萬噸、“公轉鐵”100萬噸。推動發展綠色貨運,加快推進集裝箱多式聯運,按照《溫州市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推進空港毗鄰區天天快遞等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項目建設。
大批企業關閉意味著司機可能將無貨卡拉、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鐵路貨運量、水路貨運量分別比2017年增長21%和18%,意味著“公轉路”離我們將越來越近,面對鐵路的強力競爭,貨運行業或將越來越難!
對于石材行業來說,物流是企業與經銷商的生命線,物流停運肯定會導致漲價,最可怕的是,貴的產品還沒有車運送,拿不到貨。
小編溫馨提醒:
各位一定要安排好時間,
提前訂購足貨物,
以免耽誤工作安排及各項進度!
來源:內容綜合自水泥人網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