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檢察院圍繞司法為民“八件實事”,以省院部署的“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為抓手,著力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為護航美麗鄉村建設貢獻檢察力量。
開發區、鐵山區兩區融合后,大王鎮和太子鎮由陽新縣托管給開發區·鐵山區,兩鎮遠離城區,當地村民多選擇以技術要求不高的石材加工等為業,且隨意在自家的自建房周邊、自留地上,甚至在鄉鎮中心街道旁進行生產加工,亂象叢生。
圖 /檢察官對石材加工廠進行調查
石材加工不僅妨害美麗鄉村形象,其生產中產生的粉塵、噪音同時嚴重影響了周邊村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老百姓對此怨聲載道。鐵山檢察院對此立即進行立案。通過調查后發現石材廠存在沒有環評、占用農地、無證經營、噪音和粉塵、廢水污染等違法情況,長期以來相關職能部門沒有對此進行有效監管。在查清事實后,該院向負有監管職責的相關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維護社會公益。
圖 /石材加工廠造成的環境污染
訴前檢察建議發出后,在跟蹤監督過程中,承辦檢察官考慮到石材加工是當地村民的一種謀生手段,而石材加工對環境的影響形勢也很嚴峻,大王、太子兩鎮的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任務相對較重,同時脫貧也需要產業支撐。基于該案的復雜性、特殊性,該院采取公益訴訟磋商機制,及時邀請了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相關行政機關負責人、石材行業協會及石材加工廠經營者代表等召開磋商會。大家一致認為,要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放在優先位置來考慮。經過多方努力,積極協調,最后形成整改措施,對二十余家石材單位,先一律拉閘停電,全面整改,對污染的環境及時修復,切實把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擺在前面,既要保證污染防治有成效,又要保證扶貧攻堅產業發展。
圖 /石材加工廠整改后補辦的證照
近期相關行政機關對檢察建議進行了回復。鐵山區檢察院充分履行檢察建議跟蹤落實工作,對檢察建議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回訪,向被建議單位了解檢察建議落實情況。從整改情況看,破壞的環境得到了修復,一些符合整改要求的石材廠補辦了證照,人民群眾和經營業主對檢察機關的監督均表示滿意,柔性監督產生了剛性效果。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直接影響著廣大農村居民的幸福指數。該院通過對該案的辦理促使行政機關加強對石材行業問題的監管,并形成鄉村粉塵污染治理的長效管理制度,還美麗鄉村一片凈土,并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這種變化帶來的幸福感、滿足感,切實保證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