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中部(麻城)石材產業園建設指揮部組織相關單位、石材協會、企業法人、車隊隊長等在聚豪會議中心召開“2020年度石材產業園環境保護暨安全生產工作大會”,旨在迅速扭轉安全生產和生態環保的被動局面。指揮部領導徐平權、汪先啟、訚中樂、駱效斌、陳琪、柴曉鋒、彭正元、潘敬秋等出席會議。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材指揮部政委汪先啟主持會議。
會上,市政府副市長、石材指揮部副指揮長柴曉鋒宣讀了石材產業綜合情況通報(2020年礦山復綠及石材加工企業第一階段聯合檢查情況)和《麻城市石材產業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整治行動方案》。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材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訚中樂提出,形由人塑、勢由人造,一要清醒認識安全環保嚴峻形勢,扎實推進九大行動。礦山生態修復行動、粉塵綜合治理行動、水質全面提升行動、降低噪音污染行動、基礎設施提升行動、交通運輸行動、安全生產清底行動、正風肅紀行動、負面企業停產整改行動。二要搶抓產業發展重大機遇,加快推進四大項目建設。麻城市委、市政府發展石材產業的決心堅定不移,壯大石材產業的目標矢志不渝。守住安全生產和生態環保底線,抓好礦區和老園區的管理是產業發展的底氣所在,要統籌兼顧,加快推進高端石材區、石材專線鐵路、石材交易大市場和石材展館為代表的重大項目建設。三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創新推動行業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麻城石材行業協會在實踐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在內部凝聚力、向心力很強,在外部,形象、口碑很好,協會要創新推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做好當前并配合和落實好相關部門工作。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石材指揮部指揮長徐平權強調:要算好三筆賬。一是要算好政治賬。當前,麻城石材產業還在蓬勃發展,石材產業在最困難的時候,麻城跑贏了國家政策,獲得了發展的空間,但是創業艱難,守業更難,社會輿情嚴重,中央環保督察高度關注,麻城石材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鍵時期。二是要算好經濟賬。從2013年以來,園區的建設投入大概在230億元以上,這是政府和企業共同資金和心血的投入,如果現在環保和安全出了問題,就有可能毀掉一個園區,毀掉企業幾代人和市委市政府付出的全部心血。三是要算好發展賬。今天的大會是對環保和安全生產工作的再部署,也是在釋放一個明確的信號,下一階段石材產業將再次啟動環保和安全生產整治風暴,讓環保和安全再次成為石材產業不可觸碰的底線和紅線。
要落實硬舉措。一是要從源頭上嚴堵。要堵住散亂任性的礦山開采方式,要堵住只講個人經濟利益不講園區公共設施愛護的車輛運輸方式,要堵住園區板材企業落后的生產加工方式,要堵住企業負責人只顧產值不顧產業的狹隘發展思想。二是要從過程上嚴控。要采取更加科學、先進、智能的過程管控手段,力爭做到“數據替人跑路”,精準出警執法,園區要在礦山開采塘口、碎石企業出口、加工企業關鍵工序加裝更多的監控設備,信息聯網集中收集處理,讓違規行為無處遁形。三是要從設施上嚴改。所有石材加工企業必須要落實荒料場硬化、清水切割、大切封閉加工等具體要求。對于特種設備的持證使用和檢驗維護監管力度要進一步加強,超過使用年限或者存在明顯故障的設備必須淘汰更換。四是要從問題上嚴治。要直面問題、正視問題,嚴格按照國家環保標準落實整改,不惜金錢、不惜成本堅決整治達標。
要獎懲真兌現。一是獎要獎的真。全體企業代表都要目光長遠,企業現階段的稅收和投入,政府都用于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用于產業可持續發展,只有產業規范了,麻城石材的行業地位才會更加牢固,廣袤市場就還在。二是懲要懲的重。今后,指揮部將轉變方式方法,針對常態化工作落實較好的企業,在兌現企業獎勵的時候綠燈通行,針對環保安全不達標的企業,將從重從嚴頂格處理。三是查要查的嚴。各單位要嚴肅工作紀律,拿出產業存亡之秋的魄力和行動力,狠查嚴處各類違規行為和企業。
生態環境局局長任勝恒、市應急管理局局長丁升主要負責人分別匯報了產業環保安全工作情況,石材協會名譽會長李龍才、會長杜承揚依次作表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