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麻城市人民政府最新資訊
綠色礦山發展作為環保的重要要求,省級環保督查工作深入開展以來,麻城全縣一直在積極配合中,此次督查行動反饋問題如下:礦山污染投訴問題。因日常監管不到位,礦山開采、破碎、運輸等環節,產生的粉塵和揚塵影響周邊居民環境,投訴居高不下,督察組進駐期間,接到涉礦污染投訴42件,占比13.46%。
圖丨白鴨山礦區
01
整改目標
認真落實省級環保督察反饋整改意見,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加強礦山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改善礦區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
02
整改情況:
1、消化存量尾礦,大力開展礦山生態修復。
編制《麻城市白鴨山礦區飾面用花崗巖礦廢石廢料綜合利用及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實施方案(2018-2020年)》,明確礦山恢復治理任務。
對白鴨山礦區進行航拍,摸清白鴨山礦區內歷史存量尾礦底數,引進華信、閩通、元豐三家尾礦企業建設9條生產線,對礦區內歷史存量尾礦進行綜合利用,督促企業采用“廢石清理(填埋)、邊坡整形、掛網噴播”的方式,對整形后的邊坡進行復綠,安裝噴淋設施,加強后期植被養護,確保礦山復綠工作取得成效。
2、規范開采行為,嚴控礦山粉塵污染。
針對礦山粉塵污染突出問題,一是配合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制定了《石材產業園粉塵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從礦山開采源頭控制粉塵污染,所有荒料必須經過清掃才能裝車,荒料運輸車上礦山前,必須在加工廠內將車上的粉渣清掃干凈。二是規范礦山排渣行為,設置13個尾礦集中處理點,每個處理點明確排渣企業,規范尾礦運輸秩序,減少尾礦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同時對各排渣點加裝降塵設施,有效控制傾倒尾礦時產生的粉塵。三是定期清掃開采作業平臺。礦山企業采用水洗沖刷、人工清掃等方式,定期對開采作業面的粉塵進行清理,采坑邊設置粉塵收集箱,對開采平臺收集的尾粉集中處理。
3、加大監管力度,強化生產區防塵措施。
(一)石材礦山開采企業切割作業平臺采用帶水濕式作業,因地制宜的在開采作業面加裝霧炮機、噴淋等降塵設施。
(二)對建筑用石料礦山破碎機組進行封閉處理,安裝噴淋或布袋除塵設施,礦產品堆放區域安裝霧炮機,安排專人對裸露的加工場地和道路定時灑水。
(三)對白鴨山礦區尾礦綜合利用生產線傳送帶及破碎加工機組進行封閉處理,進料口、出料口加裝噴淋降塵設備。
第四:嚴控石材園區道路粉塵污染,在石材大道兩側安裝噴淋噴霧系統,對運輸道路實行定時噴灑降塵,由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牽頭,組織園區警務室、城管、環保等部門從嚴治理“揚塵車”、“拋灑車”,“貨箱無遮蓋車”、“帶泥上路車”,打擊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行為。
(五)督促礦山企業對礦山主道路進行改造,主路和采坑周邊支路統一進行硬化處理,道路修建排水溝,增加噴淋、霧炮機、灑水車等降塵設施,確保荒料運輸過程中粉塵得到有效控制。
4、加大巡查力度,構建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礦山地質環境監督管理制度,構建“誰破壞、誰治理”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長效機制。加大巡查力度,抽調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生態環保、林業、自然資源等部門工作人員組建工作專班,對企業開采(生產)過程粉塵治理、尾礦處理及生態修復中存在問題進行現場督辦,督促企業限時完成整改內容,確保礦山生態環境整治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