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石材大板市場建設如火如荼。由恒美、華通、振興、鑫榮華、弘一等知名石企打造的石材市場依次在水頭的黃金地段拔地而起。這些新興的大板市場,很大一部分是由傳統的加工廠改建而成。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水頭鎮區就有近70家的大板市場,明年或將增加更多。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大板市場的全面開花可能是水頭石材經濟自發轉型的一個過程。“近年來受大環境影響,工裝訂單減少,不少加工廠面臨利潤下滑或者無單可做的局面。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適應市場變化自動轉型,‘廠轉租’或是他們自救的一種方式。”
攫住黃金地段做市場門面擔當
攫住水頭高速出口的黃金地段,讓外來的采購商第一眼就能感受世界石都水頭的不一樣。這是弘一石業醞釀了整整一年的規劃,如今這座取名為弘一輕奢館的石材市場正式矗立起來。在水頭高速路出口處,該館明亮而醒目地綻放著。
弘一石業總經理戴玉音告訴記者,輕奢館的前身是一個停產的瓷磚廠,占地近40畝。“現在恰是福山工業區發展的鼎盛時間,如此好的位置閑置,著實可惜。此次攜手萬隆共同打造輕奢館,志在打造不一樣的石材市場,更要撐起水頭石材市場的門面擔當。”
26日,記者來到輕奢館,地面硬化、外立面裝修已經完畢,目前已進入入駐階段。市場負責人林鎮興告訴記者,輕奢館的定位和其他同等規模的市場不同,只做奢石等高端的家裝產品,且入駐商戶必須是大客戶。
“我們采取的是旗艦店的經營模式,也就是入駐的單家商戶必須是租1000平方米以上場地,不管他們在外面市場有幾個點,都必須把我們市場作為中心點。”林鎮興坦言,輕奢館所處位置可以說是水頭的第一站,是離水頭高速最近的一個市場,所以不僅僅要外立面醒目,內部市場也要與眾不同。他希望,每個商戶能夠有足夠的空間,立體地呈現石材之美。
“輕奢館未經全面推廣,已有40多家的意向客戶前來洽談。該館采取的大客戶經營模式,精細化服務,來換取商戶對該市場的重視。”林鎮興說,一個好的市場不在于商戶多少,而是能為商戶提供多大服務價值。
“高端的石材不應該是簡單地扎堆擺放,要用正確的陳列方式來凸顯它的美與價值。”石博會期間舉行的大院論壇上,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副理事長倪陽說道。這也正符合了輕奢館目前所推崇的立體展示。
戴玉音坦言,旗艦店模式,就是希望商戶們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創意,展廳裝修能夠各具特色,陳設能夠高端。
圖片
圖片
“廠轉租”拒絕做“倉庫俠”
從10年前興起的大板市場,到現在的遍地開花。水頭石材人越來越熱衷于穩定、安逸。隨著“廠轉租”現象的越發普遍,有石材人擔心會有大部分的市場淪為倉庫。
為了打消貿易商的疑慮,不久前剛開放營業的恒美石材城就打出了拒絕做“倉庫俠”的宣傳口號。在優化通道設計的同時,更開出了甚是優惠的租金來吸引優勢品種專場經營者,旨在打造最具性價比的流量市場。
恒美地處水頭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濱海工業區,雖然目前不是最中心的位置,但周邊已經形成非常濃厚的市場氛圍,緊挨保達物流中心和鵬翔石材城,而且入駐恒美即可共享月銷5萬平方米的恒美系列產品客流。
面對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一大波改建的大板市場都在為了活絡市場氛圍,都在環境和賣點上下足了功夫。
位于海聯產業園的聯福大板市場為了吸引客商,把市場裝扮成了美麗的花園,屋頂隔熱,處處有綠植。甚有市場方打出幫商戶“直播賣板”“智慧賣板”的口號……而這一系列的動作,都在昭示著水頭市場已慢慢從收租模式變成了服務模式。也唯有如此,才能讓市場進入良性發展,才能真正意義上幫助入駐商戶脫去“倉庫俠”的外衣。
圖片
圖片
水頭石材經濟自發轉型
在業內人士白利江看來,“廠轉租”這種綜合利益最大化的經營模式,必然是有條件房東的首選。
“近些年,工程單價低,欠款嚴重,很多石材商都表示做得很累,都在尋求其他出路。而做市場,不但運營人員少,管理成本低,又是預收1-2年的租金。且這些年省外回流的商戶多,做市場總體上來說,比經營工廠輕松很多。”白利江說道。
他還舉例道,100畝工廠,就需要100個員工,除去人工成本和墊資,一年到手利潤不過數百萬元,時運不濟的大概連本錢都得賠進去。而建成市場,運營人員僅需十來名,且無資金風險,100畝地可以做出1.25萬個架子位,一個架子位每月平均150元,年入千萬不成問題。
白利江認為,“廠轉租”對石材行業發展來說,也有其積極的一面。他說,在工程總體訂單量不變的情況下,加工廠減少了,就意味著堅挺的加工廠生意變好了。堅持做工程的企業訂單多了以后,利潤跟著上來,服務也就會逐步完善,行業才能健康發展。一味地靠低價競單,只會讓行業越來越走向粗造濫制。
“‘廠轉租’可以說是市場經濟的選擇,是水頭石材經濟自發轉型的結果。對生產企業主來說,他們肯定會權衡利弊,選擇最適合自己生存的方式去經營。”白利江認為,“廠轉租”不僅僅是對商家有利,對小商戶也是利好。當市場多了起來,商戶的選擇也就多了,屆時市場租金也會趨于更加理性的價位。
原標題:“廠轉租”成常態,水頭中心加劇商貿化
來源:原創 蔡靜琦 石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