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才、創品牌、抓環保……在過去5年時間里,在南安市委市政府的科學引領下,在地方有關部門支持下,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清安團結帶領廣大會員,共謀行業發展大計,合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未來5年,他將繼續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履行行業責任,帶領南安‘’新生代‘’,共同開創工業互聯網時代下的南安石材行業新生態。
多管齊下 助力產業發展
“關乎行業的事,就是大事。”任職會長期間,王清安在部署好公司各項事宜的同時,把個人的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協會的統籌上,他帶領協會從金融、環保、人才、品牌等多個方面入手“大刀闊斧”,推動石材產業鏈條的全面升級。
2014年,受大環境影響,中小石企舉步維艱,其中一大發展難題便是轉續貸難。如此關鍵節點,在地方政府的引導下,南安石材工業協會引進南安市石材產業發展基金,為企業雪中送炭。2014年11月3日開始開展轉貸服務業務,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安市南石石材產業發展基金累計為1265家企業,提供3115筆合計150.25億元的轉續貸業務,極大緩解了石材企業的轉續貸壓力。
針對石材行業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在協會的倡導下,14家具有代表性的行業龍頭企業,成立行業融資性擔保公司——泉州市泉源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為214家企業提供839筆融資性擔保,擔保總額為37.96億元,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已連任三屆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會長的王清安,在關注行業資金鏈問題的同時,更致力于引導產業走上綠色環保的發展道路。“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協會一直以來都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重視石材環保工作,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參與石粉、碎石處置設施建設和運營,并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家石粉治理公司——南安市利群石粉綜合利用發展有限公司,組織石材企業集中處理石粉。”
2016年至2020年期間,利群平均每年處理石粉量達180萬噸,利用率達到90%,有效解決了石粉處置和再利用的問題,不斷提升石材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水平,推進發展產業循環經濟。
過去,石材行業一直被定義為傳統粗獷的行業。在王清安看來,要想打破人們的這種固有認知,就要加強品牌文化建設,提升石材加工工藝。這也就意味著,行業需要一大波有文化、懂技能的人才加入。2016年,協會在水頭接辦中國生產力學院(泉州)石材分院,至今已累計培訓超2萬人次,服務企業商家超1500家,為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人才儲備和智力基礎。
2018年3月,集美大學財經學院、南安市國家稅務局和協會共同啟動“政產學”稅務碩士實踐教學基地。
“此外,我們也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步伐,積極引導石材企業走出去,到處交流,并參加各種境內外展會,積極與世界行業前沿趨勢進行對接,這也是對我們南安石材產業整體品牌的推廣。”王清安說道。
凝心聚力 煥發行業新生
“近年來,挖掘石文化、提升產業內涵和深度、塑造石都品牌已成為所有水頭石材人共識。”王清安表示,南安石材業在經歷了馬路經濟時代、專業市場展示時代之后,正在向總部經濟時代邁進。
在他看來,要想打造總部經濟,僅靠老一輩的經驗是遠遠不夠的,這還需要石材‘’新生代‘’的共同參與。
“石材的未來屬于年輕一代。”王清安對南安石材產業的二代充滿信心。“作為石材行業’新生代’,他們有文化、有朝氣,更重要的是,這一代年輕人跟我們完全不一樣,不一樣的發展思維,不一樣的高度和模式,他們會打造出一個更不一樣的石材品牌集群。”
在他看來,盡管很多“石二代”是90后,表面上看還稍顯稚嫩,但無論是在一線學習或到國外采購荒料,他們也能做得相當出彩。他們與世界互通,具備更新型的知識體系和互聯網思維,有語言能力,甚至在石材設計上也有自己不同的創意想法,發揮出不一樣的活力。隨著新的技術研發,能夠帶來更多創新的模式和產品,這與傳統一輩是不一樣的,他們將有更大的平臺,來助力整個石材產業的提升。
與此同時,他也對這個群體寄予了厚望。“在當下我們能夠看到一些突出的石材企業已經實現了二代的接班,或者正在交替,并且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作為創一代,我們有理由相信,石材二代將會給這個行業帶來更多驚喜,創造出更輝煌的產業格局。”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推動石材行業發展的進程中來,南安石材協會還專門下設青委會。青委會是以石材行業青年企業家及行業傳二代、創二代為主體。傳承是基礎,創新是關鍵,進步是目標。
“為了加強行業青年之間的交流,協會還組織’石都新勢力·傳承與創新’交流分享會、石材青年足球友誼賽等。”王清安說,石材行業到了青年企業家挑大梁的時候,只有通過他們的先進思維才能煥發行業新動能。
在第21屆水頭石博會開幕式上,海爾卡奧斯與南安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石材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部基地。王清安堅信,在市政府的科學引領下,以及老一輩石材人的指導下,石材‘’新生代‘’們一定會穩穩抓住工業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機遇,開創南安石材行業新生態。
2020年12月12日,在第21屆水頭石博會開幕儀式上,南安市政府、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中民石材與卡奧斯簽訂“石材產業投資基金框架協議”,以政企合作共建南安石材行業新生態。
大愛無疆 勇擔社會責任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在王清安會長的帶領下,協會迅速行動,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對接捐款及各項防疫物資采購,聯合協會各理事單位,動員行業力量,以發布《關于南安政府采取包機等方式接回務工人員的通知》等實際行動支持防控工作和復工復產。
疫情期間,協會會員企業共捐款達132.6萬元。同時,還將籌集采購的2100個N95口罩捐贈給海都醫院,1萬個N95口罩捐贈給南安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以及將254600個一次性防護口罩和127支額溫槍免費發放給協會300多家會員企業,助推各會員單位科學有序復工復產,并將28000個一次性防護口罩捐贈給意大利等海外石材企業。
此外,為了可以更好地為水頭的產業發展、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的人才與智力支持,為水頭的招商引資、外來工子女和當地群眾子女教育問題的落實創造更優越的環境和帶來更多的實惠,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對于優質教育的需求,協會積極發揮帶頭作用,發動華輝、東升、閩南建材市場、鵬翔、力豐、順發、新三星、三利、東星,遠達、澳盛等11家石材企業集資捐款200萬元,用于南星中學的基礎建設,這也使得南星中學順利通過省一級達標高中復評。
“企業的發展壯大得益于良好的社會環境,只有飲水思源,反哺社會,才能促進社會協調健康發展,實現社會、企業、個人的共榮共贏。”在王清安看來,石材行業能夠得以迅速發展,除了石材人本身的努力,更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以及政府的關心指導。因而唯有踐行社會責任,感恩反哺社會才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來源:海絲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