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福建南安的明星花崗石品種,對于老一輩石材人而言,除了銹石,大概就是霞紅最為出名了。
圖片
(新霞紅光面)
圖片
(新霞紅火燒面)
圖片
(新霞紅荔枝面)
霞紅的石材編號是G681,通常被人親切的稱為蝦紅,這是一種產于主產于南安石井地區,在漳浦、龍海等地區亦有出產的紅色花崗巖,不同礦口出產的產品,礦質及顏色都不盡相同,但整體上看,它花紋小,顏色均勻,色差不大,可大面積裝飾,故而裝修起來整體大氣干凈,豐潤凝練,還能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另外,霞紅還有著風化慢,褪色慢的特性,這使得它不僅是地鋪和樓梯的理想石材,還可以經過光面處理后作為外墻干掛石材使用,有著相當不錯的視覺表現。
圖片
(曾經的霞紅礦山)
經檢驗,霞紅的體積密度平均為2.57g/cm3,符合國家技術規范,證明其很容易切割、塑造,可被用于鋸、磨、拋、切等,可以創造出薄板大板,并且可以做成拋光、亞光、細磨、火燒、水刀處理和噴沙等多種表面效果;樣品吸水率平均為0.48%,證明其耐氣候性好,不容易為濕氣所破壞,有很強的防侵蝕、防風化、防凍、防潮的能力;
樣品壓縮強度平均為104.9MPa,證明其硬度較高,能承受較大的壓力,可用于高檔建筑物外墻干掛、路沿石、大型廣場鋪設等場景;樣品彎曲強度平均為11.5MPa,水飽和狀態時平均為9.1MPa,可見其抗碰撞、抗震、抗彎曲的性能較強。此外,經檢驗,霞紅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鐳-226、釷-232、鉀-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時滿足IRa≤1.0和Ir≤1.3的條件,為標準中所規定的A類裝修石材,產銷與使用范圍不受限制。
圖片案例
圖片
(工程案例-北京_融創壹號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南安地區掀起一陣石材熱,國有、鄉鎮、個體、內聯、中外合資、外商獨資等石村企業競相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霞紅作為本地的特色石材被大力開采,逐步為全國所知。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到本世紀初期,霞紅作為優質石材暢銷全國,深受廣大地產商、建筑商和普通消費者的厚愛。無論是工裝還是家裝,彼時的霞紅都可以說是花崗巖領域王者一樣的存在。首都機場T2航站樓、北京銀泰中心……在這些當時國內著名的項目上,都能看到霞紅的存在。返璞歸真的藝術品位和原始文化內涵,使得這些包裹在霞紅下的高端工程,在自然滄桑之間盡顯氣派,煥發出時光凝練下的恒久魅力。
圖片
(工程案例-北京_銀泰中心)
圖片
(工程案例-廈門_新領薈廣場)
圖片
(工程案例-北京_首都機場T2航站樓)
圖片
(工程案例-朔州_懷仁人民公園)
但由于霞紅和銹石等本地石材太受歡迎,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一些企業利欲熏心,野蠻開采石礦,致使山體破壞嚴重,不僅嚴重威脅周邊水庫的運行安全,也使得附近生態鏈遭到嚴重破壞,周邊民眾苦不堪言。為此,南安政府重拳出擊,從前些年開始陸續對礦區進行整頓,不僅陸續關停了本地開采企業,還著力于礦山的綜合修復治理。受此影響,霞紅在很長一段時間貌似退出了市場的歷史舞臺。直到去年,霞紅礦才開始陸續恢復開采。
時間和歷史已經證明了霞紅既有觀賞價值,又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和性價比。相信在裝修風格愈加多元化的將來,霞紅有機會上演一出王者歸來的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