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走進七大花崗石產區之一——酒泉,感受屬于它的獨特魅力。
(酒泉地處中國西北邊陲)
01. 西北明珠
酒泉,地處中國西北地區、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東接張掖市和內蒙古自治區,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接蒙古國,自古就是通往新疆和西域的交通要塞。其總面積19.2萬平方千米,占甘肅省面積42%。境內有嘉峪關機場、敦煌機場,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敦煌鐵路、連霍高速、312國道、酒航公路、敦格公路等縱橫交錯,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酒泉市景)
酒泉是甘肅省非金屬礦資源最為豐富,品種較齊全的地區之一,優勢礦種有石棉、螢石、大理巖、晶質石墨、重晶石、磷礦、石英、菱鎂礦、滑石、白云巖、云母、石英石、石膏、紅柱石、鉀鎂鹽、蛇紋巖、藍晶石、砷礦、葉蠟石等。其中,飾面用花崗巖是酒泉最重要的礦產資源之一,主要分布在敦煌市青墩峽、吊頭泉、水晶灘,瓜州縣玉石山,玉門市紅旗山、北山,金塔縣北河灣、大紅山,肅北縣馬鬃山,阿克塞多壩溝等地,出產的花崗巖品種以暖肉紅色、淺灰白色為主,有敦煌紅、芝麻白、金鉆麻、柳園紅、咖啡棕、水晶棕、北山青、金山黑、西域黑、金山紅、金塔紅、藍鉆等二十余個品種,總儲量達數百億立方米。
(敦煌紅)
(金塔紅)
(漠玉黃)
(莫高金)
(咖啡鉆)
02. 點石成金
甘肅雖然地處西北邊陲,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曾有過一段石材創業熱潮,幾乎全省各縣市都開設有石材加工廠。但后來,除了酒泉、天水兩地的石材業還有繼續發展的勢頭,其他地市的產業大多停產或轉產。而酒泉出產的花崗石產品盡管極受市場青睞,各項指標均能符合國家相關產品標準的要求,但該地區的花崗石資源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除個別礦山外,多數礦山開采因陋就簡,濫采亂挖,開采設備方法落后,沒有合理的開采計劃,所采荒料難以搭配利用,不僅對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對礦山自然環境也造成了難以彌補的破壞。同時,截至2001年底,甘肅全省開展過普查的石材礦山僅有8個,如西域紅、敦煌紅、陽關青等當時深受市場歡迎的石材品種均為自主性開采,未作任何勘查工作。勘查工作的滯后,也給甘肅石材資源的系統規劃和開發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酒泉當地花崗石礦山)
步入新世紀,隨著我國東部省市政府對石材業要求愈加嚴苛,以及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化和實施,石材產業逐步加快向西部轉移聚集。在這樣的情況下,山東、福建等地的石材企業紛紛到酒泉市開發石材資源,酒泉的石材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逐步從單一加工工程板向異型材、石雕、工藝石、觀賞石等全方位拓展,特別是2008年以來,酒泉利用新探明非金屬礦資源引進投資上百億元,為酒泉產業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發展到2014年,酒泉全市已有78家專業石材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70億元以上,年加工規模達1億平方米以上,石材協會、奇石研究會、賞石協會等引導行業規范發展的石材行業協會和民間協會也相繼成立建立,地方石材文化和品位逐步提升。
在酒泉石材業的發展過程中,酒泉地方政府也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在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資源開發市場化、資源應用產業化、資源效益最大化、資源利用永續化"的要求下,各縣市大力發展以石材為主的建材產業,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形成了飾面用花崗石、大理石資源開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為酒泉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十年,酒泉相繼形成了敦煌方山口、瓜州柳園、金塔金鑫、金塔北河灣等相對集中的石材產業園,還啟動了石材產業物流園項目的建設,產業前景十分廣闊。酒泉各縣市政府趁熱打鐵,積極赴福建、山東、廣東等地駐點開展招商,并對地方石材項目一對一提供保姆式服務,保障既定項目落地建設,開工項目順利推進,積極推進產業升級項目的技術扶持和資金扶持,幫助其做大做強、做精做亮。毫不起眼的山間頑石,就在這樣的精心培育下,搖身一變成為用之不完的財富。
(鑫磊實業的設備與產品)
2020年,酒泉市再接再厲,批復了肅北縣《關于成立馬鬃山經濟開發區的請示》,同意設立肅北馬鬃山經濟開發區,這標志著市級馬鬃山經濟開發區正式成立,酒泉石材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作為開發區的重點建設項目,金廟溝芨芨槽花崗巖石材加工產業園于2020年4月正式開工。另外,酒泉金石倉精品石材城也于8月正式開工。“點石成金”的好戲,正在酒泉真實上演。
(建設中的肅北縣花崗巖石材加工園)
(正在建設中的肅北縣花崗巖石材加工園一期效果圖)
如今在酒泉,綠色開采、綠色發展已成為礦山企業的共識。相信未來,酒泉的石材企業家們將在探索礦山綠色發展模式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繼續將酒泉石材業帶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