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自己的世界觀,暢聊對石材的認知和感悟,僅一家之言,與你分享
2015年年底,我踏入石材行業,就業城市:上海
初入這個行業,我有幸見識了上海石材行業的高光時刻
當時的上海石材業是何等繁花似錦、分布廣袤,北青公路坐落著許多傳統大廠,嘉松中路臺企林立,華丹路石材一條街意氣風發,曹安公路更是盤踞著許多大型石材市場,更不要說奉賢、滬太路等老牌市場,可以說石材企業數不勝數…
小白的我,每天的工作和任務也很簡單,跟著領導穿梭在各個飯局酒局茶會之間,寒暄、加微信、聊品種,擴展人脈、了解行情
起初,我不是很理解為什么日日有茶會,夜夜有飯局,石材團體聯誼會更是接連不斷,難道石材行業就這等鋪張浪費?
后來理解了,石材行業是一個高度依賴渠道信息的行業,且石材品種上千,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耗資巨大,想一家通吃幾乎是不可能的,且費力不討好,相比較之下,分工合作、報團取暖就成了大家不二的選擇,而飯局茶局聚會是最好的助燃劑,還能借此吃吃玩玩,何樂而不為呢?
當時的行業現狀令所有人對未來都有著無限憧憬
然而在時代洪流面前
任何繁華都只能是曇花一現
任何外力阻擋無異于螳臂擋車
在房地產的紅利時代終結下
石材行業也步入了低速運轉
產能過剩這個一直存在的問題
原來還能掩蓋在高速發展的紅利之下
如今顯得格外刺眼,如鯁在喉
企業轉型,淘汰落后產能
變得越來越迫在眉睫
后來的環保整治,更是加劇這個速度
無數上海石企開始各自突圍
有些轉戰上海周邊,借助發達的海運陸運及毗鄰上海的優勢,江蘇石材產業園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如皋、海安、洋口港等石材產業園逐一建成
有些回流福建水頭,帶回先進服務理念、加工技術和人脈資源,在這個中國石材夢的發源地落地生根,想要再續輝煌
有些繼續固守上海,創建團隊積極對接設計公司,牢牢捆綁地產、裝飾公司,在這片深耕細作十數年的土地上繼續尋求機遇、摸索轉型
曾經有多繁華,就映襯如今有多落寞
但時間不等人,轉型,勢在必行
曾經割據一方各占山頭的石企,現在扎堆一起,靠產業聚集來壓縮成本
不斷淘汰落后產能,杜絕粗放經營,如何規范化、模式化是每個企業都在思考的
石企轉型兩極分化,要么機構精簡做專,要么全領域通吃,目的都在力求控制成本,凸顯自身優勢
有人會覺得為什么我如此唱衰石材行業?
不,恰恰相反,我覺得當前是機遇
現如今石材行業只是在產能過剩后的回調
曾經粗曠的經營模式和守舊的理念,早就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
只有淘汰落后產能,才能減少無序競爭
只有改變守舊觀念,才能創造行業新機
我覺得
石材領域,未來可期
來源:MaiSu1(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