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晚,南安市新東源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鏈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加強做客《2021中國石材機械智能制造與產業升級年終大盤點》在線直播研討會。
當眾嘉賓在紛紛探討如何推動智能制造時,楊加強表示,石材行業在4年就已遇到發展瓶頸,發展智能制造已是大勢所趨。但石材要實現智能制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下,石材最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在數字化時代找到一條路先活下來。
“南安石材產業一年是600個多億的產值,疫情當下,每影響一天就是2個億的產值?!睏罴訌娬J為,要快速石材數字化改造,才能改變疫情、資源等因素對石材行業的影響。
圖片
智能化是為了解放決策
在發言伊始,楊加強說道,很多人并沒有很好地去理解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區別,甚至將二者混為一談。他認為,搞清楚兩者的本質性區別,才能推動企業的變革。
“自動化是解放我們人體的肌肉,是解放工人的雙手。而智能化是解放決策,通過智能設備發現產品的問題,從而反饋到辦公室,再轉移到銷售端,從而指導銷售。而這一切都應該交給人工智能去決定?!睏罴訌娬J為,在整個石材產業鏈中,最貴的不是人工,而是決策成本。從石頭切下去,怎么刷,刷的好不好,怎么規劃、定等級,客戶溝通,切出來的成品,送到工地現場等等,都需要決策。
他表示,石材人現在不是研究石材行業該不該走智能制造,因為智能制造已是大勢所趨。在發展過程中,肯定會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完善。而就石材人考慮的上不上智能設備,什么時候上,這個很多規模企業已經給出了答案。他們不僅已經用上了,還已經完成多輪迭代。
在楊加強看來,數字化是實現智能制造的第一步。石材人應該利用數字化將現有資源再放大,從廣大批發商脫穎而出,即便是做城市石材銷售服務,也要做成最突出的那一個。
石頭牛推動數字化改善
楊加強說,5年來,他一直在探索研究數字化。創立的鏈石科技也開出了三多云,即云選材、云工廠,云交付。而規劃的三大階段,如今也已基本實現了第一階段,即產品原型的設計打磨以及初期用戶對產品的驗證。用數字來說的話就是,200臺數控CNC機床已經在各個車間生產,100多臺掃描儀已經幫助石企實現數字化,每月有42萬天然石材產品生產和交付。
“其實我們做的設備并不多,只有大板掃描儀和橋切機,這也是我們認為的石材企業最應該先普及的設備。唯有如此,才能開啟下一步的數字化。與此同時,我們也研發了許多APP軟件,包括云倉、制造云、石材精靈、大板ERP、成品PMC等,都是為了推動石企數字化轉型。”
而石頭牛工廠,就是基于石材成品加工,做的一個數字化定制的一個工廠。楊加強希望,以石頭牛為風向,推動石材成品加工的數字化改善。作為石材行業首個石頭牛工廠,銳豐源石材,已成為哈佛商學院管理類別的一個案例。僅一個3000平方的車間,可以實現2萬平方的交付。這也間接打破了石材人認為的石材管理的不可能。
楊加強坦言,鏈石的第二階段,是整個市場的落地動作,讓更大規模的企業運用上智能設備和數字化軟件。為此,他將于第22屆水頭石博會期間發布石材行業第一個流通品牌,賦能大板批發商、石材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