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湖北麻城市委副書記、市長裴永波率麻城市石材產業考察團赴我縣考察石雕石材產業發展情況。一起同行的有麻城市人大主任段虎,以及麻城市政府辦主任李黎明、統計局局長劉曉朝、湖北省石材協會會長李龍才、麻城市城發集團董事長胡庚紅、市招商和投資促進中心主任周冠東、市產業中心副主任徐娟等。
中國石材協會副會長、惠安縣石雕石材協會名譽會長孫曉強、惠安縣石雕石材協會會長王志剛,常務副會長兼協會黨支部書記黃榮國、副會長辛曉民、秘書長肖祥楷以及秘書組全程陪同接待。考察團先后參觀了磊藝展示廳、和祥石業的雕藝精品館和鼎立雕刻的問石展覽中心,并與惠安石雕石材協會座談。
考察團首站即被磊藝展館琳瑯滿目的碑石、雕藝品震撼。二萬多平方米展廳和展場,擺放著幾十類近千種一萬多件石雕產品,沉雕、浮雕、圓雕、微雕以至影雕等藝術形式的展品,皆現精彩。建筑構件、園林景觀、實用器皿、室內擺設,乃至日本歐美國內陵園等不同風格各種款式的墓碑,大凡生活中所需者,應有盡有。
和祥雕刻南派雕藝精品館,考察團看到的一件件躍然于青石上的海洋生物、陸上花鳥展示了浮雕、鏤空雕、寫意浮雕等多種工藝技巧則是惠安工匠如何守住千年傳統,匠心雕刻的傳奇。鎮館之寶《涌動的大地》,以幾近鏤空的形式表現了群蟻的爬行與聚集,細小生命的涌動展現出無窮的力量;取青石材質創作的《海嬉》,以海洋生物龍蝦為主角,呈現海底世界各種動物的戲鬧場面——單是小魚就有100多條,兩“龍”嬉戲,章魚斗螃蟹、各種珊瑚、海星、水草等交匯的場景栩栩如生;傳統的花卉雕刻是惠安工匠最為拿手的,如紅杏、粉荷、黃菊、牡丹、梅蘭竹菊等,通過鏤空的技法,在花瓣之中雕刻花枝花葉,中間夾雜鳥蝶、蜂蟲、蜻蜓蟋蟀等蟲鳥,精巧渾然,玲瓏生花。《母愛》、《喜上眉梢》、《秋菊》等作品,件件都是純手工的南派石雕傳承佳作,其匠心之美,令考察團嘆為觀止。
在最后一站的鼎立“問石”展館,考察團感受到了另類的創新雕藝文化。作為全國首個石雕藝術館,這座館藏豐富的建筑被稱為“中國首個獨立的石雕藝術館”,同時也是人們了解現代惠安石雕的窗口之一。鼎立雕刻的董事長兼藝術總監王向榮親自陪同,并一一講解, “問石,石不語。在對石的叩問上,鼎立雕刻集團是從石的本身出發,問石問雕藝問未來方向。
“問石”藝術館的外立面由玻璃與灰色花崗巖搭構而成,外立面的頂部由左及右分別描摹著“愚公移山”、“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四幅神話,藝術館前擺放著兩方巨大的長方體石材,分別是惠安石雕的主要材料青石與漢白玉。進入館中,在三層共計十二個展廳中,展出大大小小不下百余件石雕作品。便是對于當代惠安石雕的全面展示。在這些作品中既有對于傳統禪佛思想進行闡述的“如是我聞”,也有關切社會現狀解讀人性的“購物”迷思與“秘密”系列,這里的每一塊石頭,記錄了惠安石雕人在歷史長河中的每一個美麗瞬間,凝聚著惠安石雕人揮動雙臂刀劈斧鑿的精氣神,傳承著華夏最初的古樸和厚重,還石頭以藝術的本源。
調研過程中,麻城市委副書記、市長裴永波一行詳細了解了惠安石雕產業規模及現狀,石雕石材生產加工作為惠安傳統特色支柱產業,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投資和就業機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雙方秉持開放互補的合作理念,強化溝通交流,推動全面合作,實現石材產業發展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創造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推動石雕石材產業取得更好發展,為麻城、惠安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考察團與惠安石雕石材協會在最后的座談中,會長王志剛,常務副會長黃榮國,石雕大師王向榮先后對麻城市石材產業考察團到惠安考察表示歡迎。他們表示,麻城擁有優質的石材和自然資源,特別是石材資源儲量巨大、種類豐富,未來的石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與惠安縣石雕石材生產轉型升級發展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石雕石材產業發展,麻城市如果出臺支持石雕石材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可有望以此次考察為契機,與麻城市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對接機制。下一步我們協會爭取與各麻城石材商會、企業開展交流合作,進一步推動兩地實現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來源:惠安縣石雕石材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