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黑色石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就算是非專業的石材人,在中國也會多少接觸到黑石,因為黑色碑石在國內應用已久,石材圈內大家熟悉的黑石主要有福鼎黑、蒙古黑,山西黑、豐鎮黑、河北黑、海南黑、漳浦黑、印度黑,包括最近新出的很多礦山黑石等等很多。本文主要介紹國外貿易商對中國黑石最早的認識,主要是山西黑,那么山西黑到底在哪里?跟河北黑有什么區別?到底是什么一種關系,這里就具體的講一下。
山西黑黑石墓碑
山西黑又稱帝王黑、太白青、輝綠巖(輝綠輝長巖)等,是一種黑色花崗巖。該品種該礦屬巖漿巖中的輝綠輝長巖呈深黑色,以斜長石和輝石為主,結晶質細粒結構,塊狀構造,純黑發亮。
墓園里面的山西黑碑石系列圖
山西黑的產地在山西大同的渾源縣,山西黑 分布于南北山區的“渾源煤田”,是山西七大煤田之一;花崗巖儲量1.93億立方米,每年有3.5萬立方米荒料,山西黑花崗巖適用范圍:板材,地鋪,臺面,雕刻,工程外墻板,室內墻面板,地板,廣場工程板等。
山西黑石材主要分布于南北山區的“渾源煤田”,該礦脈自內蒙古自治區豐鎮市經大同山區至河北省阜平縣呈線形分布,總長近1000M,整體上是一長豆形巖體。礦山巖體穩定,可采塊度大,儲量多,硬度強,光澤度高,結構均勻,其質量已超過印度黑。僅供參考。
山西渾源工廠的山西黑碑石半成品
山西黑石材是黑色石材中品質最好,硬度最好,亮度最亮的黑色極品石材。大量被應用于高端園林景觀,水景,工程幕墻中,在墓碑石材中的應用更是普遍。
由于山西黑材質好,名氣大,所以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石材冒充正宗山西黑石材。由于普通消費者并不具備鑒別石材的專業知識,所以很多商家拿本不是山西黑的石材來賣給消費者!
筆者從一個石材媒體人的角度來為大家普及一下正宗的山西黑石材產地,加工,特點等方面的問題。
首先山西黑石材產地在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礦山屬于太行山脈,此石材礦西起內蒙古豐鎮市東至河北省阜平縣,由于各產地石材底色和花頭大小不同從而從 產地被分別稱作豐鎮黑,山西黑,河北黑。其材質硬度是非常接近的。改革開放以來石材被大量開采,導致現在產量越來越少,尤其是品質比較好的,更是尤為珍貴,所以近兩年來山西黑石材價格一路水漲船高,甚至供不應求。
山西黑石材的礦山在山西大同,但是很多山西黑石材的加工基本在河北省靈壽縣,靈壽縣加工山西黑石材已有幾十年之久,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產業鏈。就像福建的水頭石材基地一樣,加工進出口來自世界各地的石材,包括大理石、花崗巖、人造石、砂巖、微晶石、玄武巖等等。但是在山西黑產地也同樣有工廠,畢竟原產地也要搞石材產業,不能只靠買荒料原石,所以山西黑石材產品在山西本地的渾源縣也有很多墓碑石材加工企業,就好比現在很多國內的石材產地新建了很多石材產區,工業園一樣,源頭廠家還是要有源頭礦區廠家的樣子。
PS:最后139石材網小編想說的是,關于石材原料產地混淆的問題有很多原因,早期的開采和加工有些事分開的,或者說很多沒有原料的加工產地后來居上 發展的比原產地更快,加工石材雖然對環境有一定影響,但是相對賣原石荒料附加值要更高一些,而且在互聯網沒有和石材緊密聯系的時候,不知道石材產地會導致信息差,利潤也在其中,還有一個就是當地政策的問題。至于原產地的石材是不是又便宜又好,也是打一個問號的。單從礦山開采的設備來看,很多原石荒料開采出來的質量就有差別,然后加工設備和技術又是一個環節,最后在價格上的優勢有時候也不是絕對的。所以具體的產品要看,不過這個情況有所改善,近年來國內很多石材礦山產地都在大規模的新建石材產業園,把礦山資源就地加工拉動經濟和保障就業,還有就是環保政策是的石材加工標準和工作環境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這個是一個良性的互動,相信石材行業以后這種原產地和加工地混淆的概念會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