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崗巖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最常見的火成巖,是大陸地殼最主要的巖石類型之一,可形成于不同的地質構造背景。廣義的花崗巖類指的是花崗巖及與花崗巖密切伴生的中酸性侵入巖,主要由石英、鉀長石、斜長石組成,還有少量的暗色礦物如黑云母和角閃石。花崗巖形成部位較深,有充分的冷凝結晶時間,它的礦物顆粒也長得較粗大,用肉眼即可識別,因此花崗巖是在野外較易識別的火成巖。
黃山花崗巖地貌
華山花崗巖地貌
花崗巖地貌是在花崗巖體基礎上,受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的一種地貌類型,其地貌景觀以高聳、雄渾、雄峻、雄險為特征。花崗巖在冷凝過程中因體積收縮,常常產生不同方向的裂隙,這種裂隙稱為節理,常見的花崗巖節理有垂直節理、水平節理和斜節理。以上的節理由于是和巖石形成時同時產生,又稱原生節理。在巖石形成后受外力的影響也會產生另一些方向各異的節理,稱后生或次生節理。花崗巖雖質地堅硬,但其節理發育,風化作用、重力崩塌作用、流水侵蝕作用常沿其節理進行,可形成花崗巖峰林、石柱等造型地貌;原生節理切割而成的立方形塊體受風化磨蝕作用變成球狀體,也稱為球形風化,形成的花崗巖球狀巖塊常被稱為石蛋。
花崗巖體節理示意圖
花崗巖棋盤狀節理
花崗巖球形風化
中國是花崗巖分布最廣的國家之一。花崗巖經構造抬升出露于地表接受風化剝蝕,形成千姿百態的山峰、臺地、石丘、石柱、石蛋等造型地貌景觀。不同的成因、時代、巖性、產狀、氣候帶、海拔高度、剝蝕深度、地質營力等形成了不同的花崗巖地貌景觀。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以花崗巖地貌景觀為主構成的國家級及世界級景區達40多處,再加上大大小小的省市級花崗巖地貌景區則數量更多。說不定你已經見識了很多花崗巖地貌了,接下來就來盤點一下它們的各類造型吧!(分類參考中國地質科學院陳安澤研究員的劃分標準)
1
(高山)尖峰花崗巖地貌
(高山)尖峰花崗巖地貌。是指絕對高度在1500m以上,比高在1000m 以上的花崗巖體,由寒凍風化為主形成的,以頂部尖銳、棱角鮮明、離立成群的山峰為特征的地貌景觀。有學者稱其為“尖峰”地貌。成群出現的有棱尖峰是其最大特征,三清山、黃山、石人山是其典型代表。
三清山花崗巖山峰
黃山花崗巖地貌
2
(高山)斷壁懸崖花崗巖地貌
(高山)斷壁懸崖花崗巖地貌。是指海拔1500m以上,比高上千米的巨型花崗巖斷塊山形成的四壁陡立、奇險奇峻的地貌景觀。巖性均一、垂直節理發育,有大型斷裂存在,新構造抬升迅速是此類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這是構造剝蝕地貌的典型,華山是其代表。
自古華山一條路
3
(低山)圓丘(巨丘)花崗巖地貌
(低山)圓丘(巨丘)花崗巖地貌。海拔1000m以下的花崗巖體形成巨大圓丘的地貌景觀。圓丘表面光滑,在弧形曲面上往往分布著許多密集的細溝,遠望似瀑布,有人稱之為“花崗巖石瀑地貌”。這種地貌多出現在花崗巖巖株的根部,由于這個部位節理不發育,巖石致密,整體性好,化學風化和降水沖淋是形成這種地貌的主要因素。河南洛寧神靈寨和廣東封開大斑石是其典型代表。
神靈寨花崗巖石瀑
封開大斑石
4
石蛋花崗巖地貌
石蛋花崗巖地貌。原地或移位的花崗巖塊體,呈渾圓的蛋狀,故稱石蛋地貌。化學風化和暴雨沖刷是其形成的主要動力,熱脹冷縮的物理風化作用也很重要。溫濕氣候帶內,易受暴雨沖刷的山頂和山坡坡度轉折部位,是石蛋最易形成的地方。福建太姥山、山東鄒城縣嶧山、海南三亞花崗巖石蛋是這類地貌的典型代表。
太姥山石蛋地貌
三亞花崗巖石蛋景觀
嶧山石蛋景觀
5
石柱群花崗巖地貌
石柱群花崗巖地貌。高度在5m以上,棱角平直,離立或聯體成群的石柱體成片分布,是此類地貌的形態特征。因外觀似云南的石林,故有人稱之為“花崗巖石林地貌”。次生密集的水平節理及相對稀疏的垂直節理,是形成這種地貌的構造條件,具有類似沉積巖的“水平層理”。寒冷氣候帶冰凍崩解作用是形成這種地貌的主要動力。有些石柱體因遭受后期風力磨蝕作用,柱體棱角已成弧形。內蒙克什克騰旗、黑龍江伊春是其典型代表。
克什克騰旗石柱景觀
6
(低山)塔峰花崗巖地貌
(低山)塔峰花崗巖地貌。總體形態類似尖峰地貌,但其峰頂多呈渾圓狀,故也可稱之為“鈍頂塔峰地貌”。與塔峰共生的有眾多小尺度的曲面造型山石以及崩落巖塊疊積的花崗巖洞。這種地貌是由尖峰地貌演化而成。早期的高山尖峰地貌的尖峰及石柱因構造變動而崩落,山體高度也因風化剝蝕而降至1000m以下,加上后期的球形化學風化作用,致使尖峰、原有棱角的石柱、崩塌巖塊變為渾圓形態,是尖峰地貌和石蛋地貌的過渡類型,以河南嵖岈山為代表。
嵖岈山塔峰花崗巖地貌
7
崩塌疊石(石棚)花崗巖地貌
崩塌疊石(石棚)花崗巖地貌。巨大的崩塌巖塊相互疊置搭連,構成不規則的空洞,稱為“石棚”或“疊石洞”。此種景觀是由尖峰地貌的尖峰或石柱體因強烈地震等因素遭到破壞崩落在山谷或山麓疊積而成的。凡是崩塌疊石發育的地區,絕大多數山頂不再有成群的石柱體。三清山與天柱山都是海拔1500m以上的高山,兩者的地貌形態卻截然不同,前者崩塌巨石稀少,尖峰及成群的高大石柱眾多;而后者山頂幾乎沒有石柱體存在,山谷山麓卻充滿巨大的巖塊堆積物,構成40多處疊石洞。這種地貌由“尖峰”地貌崩解疊積而成,說明該類地貌產地新構造運動強烈。安徽天柱山、陜西翠華山是這種地貌的典型代表。
天柱山花崗巖地貌
8
海蝕崖、柱、穴花崗巖地貌
海蝕崖、柱、穴花崗巖地貌。靠近海岸或海島地區的花崗巖體,因海蝕作用形成海蝕柱、海蝕崖、海蝕洞等為特征的地貌景觀,以福建平潭為代表。
福建石牌洋花崗巖海蝕柱
平潭海蝕地貌(“天地蛋”)
9
風蝕蜂窩花崗巖地貌
風蝕蜂窩花崗巖地貌。在干旱沙漠荒漠地區的花崗巖體,因氣候干熱,晝夜溫差大,使巖石產生熱脹冷縮,加上強大的風力吹蝕,使花崗巖體表面形成極不規則的蜂窩狀洞穴或風蝕蘑菇,成為這種地貌的景觀特征。以新疆博爾塔拉怪石溝和內蒙古阿拉善旗為代表。
怪石溝風蝕花崗巖地貌
10
犬齒狀嶺脊花崗巖地貌
犬齒狀嶺脊花崗巖地貌。在海拔1000 m以上的花崗巖體上,形成窄長的山脊,其上散布著一系列犬齒狀山峰,峰體棱角鮮明,參差嶙峋,是寒凍風化、崩落裂解作用的產物。說明本區在地貌形成過程中氣溫較現在低因此寒凍風化發育。以青島嶗山地區為代表。
嶗山地區花崗巖地貌
11
圓頂峰長脊嶺花崗巖地貌
圓頂峰長脊嶺花崗巖地貌。以渾圓形山峰和修長的山脊為特征,這種地貌是溫濕氣候下,內外地質營力塑造長條形花崗巖體的杰作。南岳衡山為代表。
衡山花崗巖地貌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參考資料:
1.陳安澤. 中國花崗巖地貌景觀若干問題討論[J]. 地質論評, 2007(B08).
2.高麗超. 中國世界地質公園的地學特征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美編:高欣欣
校對:張 崧
最后小編想說,分享這個文章首先是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花崗巖的世界如此有魅力,其次作為在石材行業深耕多年的小編,感覺是時候發揮下人工的威力了,比如很多花崗巖礦山的開采,及后續的維護,完全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打造不一樣的花崗巖礦山公園、景區、遺址之類的,增加花崗巖的文化屬性。石材礦主們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