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视频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v网站|欧美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久久|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4乱码

客服熱線:0595-86811139

白色大理石成礦地質條件及云南省資源分布概況

2023-07-27 11:15 瀏覽:3991 評論:0 發布:139石材網   
核心摘要:圖片摘要本文簡單介紹了前人對白色大理石、包括云南省白色大理石的相關論述,論述了白色大理石的成礦地質條件及相應成因類型,補充了一些云南省白色大理石礦點,為今后找礦及開展進一步地質工作提供了方向。關鍵詞白色大理石 成礦地質條件 成因類型 資源分布前言云南作為大理石的故鄉,大理石資源種類齊全,品種豐富,白色

圖片


摘要


本文簡單介紹了前人對白色大理石、包括云南省白色大理石的相關論述,論述了白色大理石的成礦地質條件及相應成因類型,補充了一些云南省白色大理石礦點,為今后找礦及開展進一步地質工作提供了方向。


 


關鍵詞


白色大理石 成礦地質條件 成因類型 資源分布




前言


云南作為大理石的故鄉,大理石資源種類齊全,品種豐富,白色大理石為其中的優勢品種。2010年云南省政府啟動了天然飾面石材專項地質調查工作,我單位承擔了前后3批的全部23個項目,通過對各區塊的調查評價,基本達到了摸清家底的目的。本文在總結包括調查成果在內的地質工作基礎上,分析了白色大理石礦的成礦地質條件及成因類型,并按成因類型敘述了一些礦點,可作為今后工作的方向。




1 前人對白色大理石的相關論述


國內白色大理石資源分布及找礦方向,有很多文章進行了論述。浦勇、羅星民在《我國白色大理石開發潛力大》中,對我國白色大理石資源進行了分類統計,介紹了礦床特征及分布狀況;林玉華在《“漢白玉”和“寶興白”之比較》中,對國內具有代表性的白色大理石品種“漢白玉”和“寶興白”,從開發歷史、礦床地質特征、巖石及化學成分特征、物理及裝飾性能等方面進行了比較;項新葵、劉南慶在《川西白色大理石礦床的找礦方向》中,分析了川西白色大理石的礦床成因、成礦規律,指出了找礦方向,對其他區域的找礦工作有借鑒意義;譚金華、周克繼在《我國白色大理石開發現狀及“寶興白”的戰略地位》中,通過對北京房山“漢白玉”、四川雅安“寶興白”、廣西“賀州白”這三種優質白色大理石資源的對比,突出說明了白色大理石資源、特別是“寶興白”的稀缺性及重要性;鄧煥瀟在《白色大理石的分布及形成過程初探》中,論述了白色大理石礦的分布及成礦特點。


對云南省大理石、白色大理石資源特點及分布情況的相關文章,作者以我單位居多,資料來源也多出自我單位以往工作成果。夏勛國等在《云南非金屬礦產資源形勢分析》一文中,統計分析了云南省區域變質型大理石礦的分布情況,認為已有礦點以古元古界蒼山巖群、哀牢山巖群、高黎貢山巖群為主,次為瑤山巖群,其他變質巖群中含有大理巖,亦有較大找礦遠景;張盛江、楊金明在《云南大理石資源特點、開發現狀與對策》中,將云南省大理石按礦床成因劃分為區域變質型、接觸變質型、沉積型和次生充填型,并簡述了大理石的含礦層位、分布區域及品種,區域變質型及接觸變質型是白色大理石的主要成因類型;張盛江、楊金明在《云南石材資源特征及開發芻議》中,對白色系列大理石的巖性及礦床特征,主要分布區及品種進行了論述。


王嘉杰在《云南省白色大理石資源概攬》中,認為云南省白色大理石主要分布在四大變質帶,即蒼山變質帶(大理—漾濞)、高黎貢山變質帶(怒江州—保山市之騰沖)、金沙江變質帶(石鼓—虎跳峽)和哀牢山變質帶(元江—河口),并按行政區劃列舉了一些代表性礦床,均提交了普查以上地質勘查報告。這些白色大理石礦床均屬區域變質型,巖石為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品種有粗顆粒的雪花白,細顆粒的羊脂玉、漢白玉等。摘其要點列表,詳見表1。


表1 云南省白色大理石礦床一覽表



序號


礦床名稱


地質工作程度


礦石品種


礦石巖性


賦礦層位


1


大理蒼山雪人峰


詳查


蒼白玉


細粒白云石大理巖


古元古界蒼山巖群


2


云龍縣分水嶺


詳查


白花


細粒大理巖


上寒武統柳水組


3


貢山縣丙中洛


詳查


羊脂玉


(怒江白玉)


細粒白云石大理巖


下石炭統


4


福貢縣拉甲木底


詳查


福貢白、


雪里翠


細粒白云石大理巖


古元古界高黎貢山巖群


5


福貢縣架科底


普查


漢白玉


細粒白云石大理巖


石炭系


6


福貢縣架弩


普查


雪花白


中細粒白云石大理巖


石炭系


7


屏邊縣水塘坡


詳查


屏邊白


細粒大理巖


下三疊統永寧鎮組


8


河口縣坡頭寨


普查


雪花白、


河口白玉


粗粒大理巖、細粒大理巖


古元古界瑤山巖群


9


元陽縣天生橋


普查


白晶玉


中粗粒大理巖


古元古界哀牢山巖群阿龍巖組


10


新平縣小壩多


詳查


雪花白


細—中粒大理巖


古元古界哀牢山巖群阿龍巖組


說明


雪里翠:在白色細粒白云石大理巖中,可見翠綠色竹葉狀、長柱狀、放射狀之硅灰石晶體(晶體長0.3~0.9cm,寬0.1cm),如雪中之松柏翠葉,白中透綠、白綠相襯,別具特色。


筆者在《石材》2022年第1期《白色大理石含義己見》一文中認為,沉積的碳酸鹽巖未經歷重結晶,未發生褪色蝕變,顏色不夠白,無法形成白色大理石;只有通過變質作用,發生褪色蝕變,才可能形成白色大理石。變質作用形成的白色大理巖,主要有兩種巖石,一種是方解石大理巖(簡稱大理巖),一種是白云石大理巖。




2 白色大理石成礦地質條件


只有具備了成礦地質條件,才能形成相應的礦產。白色大理石的成礦地質條件主要有:


2.1 地層條件


地層條件為主要成礦控制因素,提供基本成礦物質來源,是白色大理石成礦基礎。地層中包含有特定時期沉積的物質,物質賦存于相應的地層中,原始沉積的碳酸鹽巖就是物質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地層是成礦的先決條件,其中的物質來源就是“米”。沒有原始沉積的碳酸鹽巖,就無法形成白色大理石礦床。


地層中分布有豐富的碳酸鹽巖,才可能為成礦提供充分的物質來源,形成規模巨大的白色大理石礦床。


2.2 變質條件


變質條件是白色大理石成礦的必要條件,是成礦的關鍵因素,決定了礦石的顏色、粒度以及花紋圖案組合,也即決定了大理石的品種。如果把地層物質比作“米”,而變質作用就好比“烹飪手段”,有了“米”,還必須有加工手藝,大自然這個“巧婦”才能“做出”白色大理石。


變質作用是指先成巖在地下高溫高壓和化學活動性流體的參與下,在固態狀態下改變其結構、構造或化學成分,從而形成新巖石的作用過程。一般說來,巖石是否變質,以有無重結晶現象或者是否出現變質礦物為標志(特別是在溫度升高的情況下)。


與白色大理石成礦相關的變質作用主要有兩種類型:


(1)區域變質作用


指大面積的、作用因素復雜的、長時間的由于區域性地殼活動而產生的變質作用。區域變質作用主要變質因素是溫度、壓力和流體,以分布范圍廣、變質環境多樣和變質因素復雜為特征。形成的變質巖與原巖相比,在礦物組合、結構構造和化學成分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改變。其主要特征是呈面型分布,出露面積從幾百至幾千平方千米,影響范圍可達幾千至幾萬平方千米,形成深度可達20km2以上。


區域變質巖由于受溫度影響,重結晶作用顯著;又因受到強大定向壓力的作用,具有明顯的片理構造;受巖漿活動影響,巖石的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也有很大變化。因此,區域變質巖是在各種變質因素綜合作用下產生的。


(2)接觸變質作用


接觸變質作用是以巖漿作用為主要熱源的一種局部變質作用。巖漿活動散發出的熱量和析出的氣態或液態溶液引起的變質作用,主要發生在巖漿體周圍接觸帶的圍巖中。根據變質作用過程中有無交代作用可分為熱接觸變質作用和接觸交代變質作用,前者以熱力(高溫)作用為主,原巖發生重結晶,化學成分沒有顯著改變,沒有明顯的交代作用;而后者除熱力作用外,伴隨有顯著的交代作用,原巖的化學成分發生明顯改變。


碳酸鹽巖變質后形成的白色大理巖或白云石大理巖,產于巖體周圍的接觸變質帶上,分布寬度變化很大。與巖體距離的不同,變質作用的程度也不相同,質量變化較大。


2.3 構造條件


構造條件包括褶皺與斷層,對白色大理石的成礦,其影響是負面的。


構造作用對石材礦產的影響一般主要表現為:(1)直接破壞礦體的形態、規模及連續性;(2)構造帶發育的節理裂隙破壞礦石塊度,影響礦石的荒料率及利用性能。


2.4 巖漿條件


指的是巖漿與沉積碳酸鹽巖的接觸。如果是成礦后巖漿再次侵入,因擠壓而產生節理裂隙,對原有礦體造成破壞,將影響礦石塊度及荒料率,甚至形成破碎帶,導致無法利用。成礦后巖漿的再次侵入,可能造成疊加,形成新的品種。


巖漿活動對大理石礦的形成有一定的改造作用,為大理巖的形成提供熱力,也可發生交代作用,使大理巖發生褪色蝕變,形成潔白、均勻的大理石。


綜上,白色大理石的成礦地質條件中,地層條件與變質條件屬有利條件,而構造條件為有害條件,巖漿活動是形成接觸變質型白色大理石礦床的必備條件。




3 白色大理石成因類型


白色大理石是沉積的碳酸鹽巖經變質作用形成的,變質作用的類型即為其成因類型。因此,白色大理石有兩種成因,一種是區域變質,動力是地殼活動,形成區域變質型大理石礦床;一種是接觸變質,動力是巖漿活動,形成接觸變質型大理石礦床。


3.1 區域變質型大理石礦床


分布于區域變質帶內,由區域熱動力變質作用形成。一般礦床規模較大,潛在經濟價值高,如蒼山、哀牢山、高黎貢山等變質帶內的白色大理石礦床。礦體多呈層狀、似層狀,延伸長數百米至數十千米,厚數十米至百余米。礦體在相當大的范圍內,產狀較穩定,荒料率較高。礦石結構構造、礦物成分、粒度變化較小,質地均勻,顏色、花紋圖案較穩定,多為裝飾石材精品,如大理“蒼白玉”、河口“河口白”、元陽“白晶玉”、貢山“羊脂玉”、福貢“雪花白”等。


3.2 接觸變質型大理石礦床


主要分布于巖漿巖與碳酸鹽巖外接觸蝕變帶內,由巖漿侵入時對碳酸鹽圍巖的熱力或熱液作用形成。礦床規模一般較小,礦體多呈透鏡狀、環狀產出,受接觸帶控制,一般不規則,延伸及寬度厚度多不穩定,礦石品種及花紋圖案變化較大,成礦規律性不強。礦石多破碎、荒料率不高,但可能形成特殊品種,多為稀有精品,如華坪“冰玉”、東川和祿勸“漢白玉”等。


原始沉積的碳酸鹽巖,遭受變質作用,才可能形成白色大理石礦。區域變質,可比喻為“慢火細燉”,受熱均勻,內外遠近差異較小,品種穩定;接觸變質,就像“猛火快熟”,熱力不持久,并隨著距離的遠近有溫度的變化,從而導致品種變化較大,遠離者,因“火候不夠”,甚至可能無法形成白色大理石礦。巖漿的侵入,雖然對形成白色大理石有利,但侵入難免造成傷害,導致原巖塊度降低,甚至破碎無法成礦;熱力烘烤,影響范圍有限,規模不大。礦體規模的相對大小,與巖漿巖體的規模呈正相關關系。




4 云南省白色大理石礦點


我單位承擔了云南省地勘基金前后3批飾面石材調查評價項目,對省內白色大理石的資源分布有了更多了解。調查工作程度不高,成果可作為以往資料的補充,下面分地域簡述代表性礦點。


根據變質作用的不同,礦點可以劃分為區域變質型及接觸變質型。區域變質型主要分布于怒江州、哀牢山、臨滄市滄源縣一帶,而接觸變質型與巖漿活動有關,在華坪、祿勸、東川等地有所發現。


4.1 區域變質型


(1)怒江州


怒江州白色大理石資源豐富,由北至南,主要沿怒江兩岸分布于貢山、福貢、瀘水一帶,屬于高黎貢山變質帶的一部分。


怒江兩岸區域變質作用廣泛存在,表現為石炭系地層普遍發生變質,灰巖、白云巖重結晶形成了以白色為主的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礦物結晶顆粒大小不一,形成相應的大理石品種。


怒江兩岸出露地層主要為下石炭統,另有部分古元古界高黎貢山巖群,總體走向近南北向,傾向或東或西,近于直立,陡傾、單斜,產狀75°~110°∠55°~88°或255°~300°∠65°~88°。已發現多處礦點,主要分布于貢山縣城以北至云南與西藏交界一帶,多屬丙中洛鎮管轄;另外貢山縣城以南至福貢及瀘水一帶也有分布,且以往石材地質工作程度較高(多集中于福貢縣)。


下石炭統呈條帶狀分布于怒江兩岸,巖性主要為大理巖、板巖、砂巖,具備良好成礦地質條件。根據其巖性組合特征,可大致分為五層,第一層、第三層和第五層巖性主要為板巖、砂巖(第五層中夾有少量大理巖),第二層和第四層主要為中厚層—塊狀大理巖,為白色大理石主要賦礦層位。


變質巖中的碳酸鹽巖,形成了怒江大理石成礦帶,奠定了區內大理石的找礦基礎。區域變質作用形成的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成為區內優質白色大理石的主要找礦方向,斷裂構造較不發育區域是良好找礦靶區。多種控礦因素并存,為區內白色大理石形成提供了條件,已開發和發現的品種有怒江白玉(羊脂玉)、福貢白、雪里翠等。


怒江州白色大理石礦點情況詳見表2。


表2 怒江州白色大理石礦點簡表



序號


名稱


位置


地質描述


1


秋那桶


貢山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第二層,巖性為淺灰白、灰色微—細粒薄—中厚層狀大理巖,總體產狀70°~ 100°∠75°~ 88°,延伸長>1300m,出露寬110~14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條灰),其次為白色大理巖(福貢白),質感細膩。


2


初干


貢山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初干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第二層,巖性為白、灰白、淺粉紅色微—細粒中—厚層狀大理巖,總體產狀65°~ 80°∠70°~ 88°,延伸長>1500m,出露寬100~14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白色大理巖(福貢白),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雨線),少量淺粉色大理巖(粉色大理石)。


3


石坡


貢山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石坡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第二層,巖性為淺灰白、灰色微—細粒薄—中厚層狀大理巖,總體產狀70°~ 85°∠75°~ 86°,延伸長>3500m,出露寬140~19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條灰),次為白色大理巖(福貢白)。


4


霧里村


貢山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霧里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第四層,巖性為白、灰白、粉、灰色夾褐紫色微—細粒中厚層—厚層狀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總體產狀55°~ 80°∠70°~ 88°,延伸長>1200m,出露寬180~25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淺灰、灰白色大理巖(灰玉、云灰、條灰)、其次為白色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福貢白)。


5


碧瓦村


貢山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碧瓦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第五層,巖性為白、灰白、灰色微—細粒、細—中粒中厚層—厚層狀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總體產狀60°~ 85°∠70°~ 88°,延伸長>800m,出露寬40~6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條灰),其次為白色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福貢白)。


6


丙中洛


貢山縣丙中洛鎮丙中洛村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第二層,性為白、灰白、淺灰、灰色微—細粒厚層狀大理巖,總體產狀70°~ 85°∠75°~ 88°,延伸長>1600m,出露寬110~17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條灰),少量白色大理巖(福貢白),質感細膩,品質中上。


7


小茶臘


貢山縣丙中洛鎮雙拉村小茶臘組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第四層,巖性為白、灰白、淺灰、灰色細—中粒厚層—塊狀大理巖,總體產狀70°~80°∠80°~85°,延伸長>2000m,出露寬80~12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白色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冰花白),灰白、淺灰色大理巖(云灰、條灰)。


8


比畢里


貢山縣捧當鄉閃當村比畢里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第二層和第四層,兩礦層巖性相近,均為白、灰白、灰色細—中粒厚層狀大理巖,總體產狀70°~ 85°∠75°~ 88°或255°~265°∠75°~88°,第二層延伸長>1100m,出露寬120~140m;第四層延伸長>1200m,出露寬165~19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白色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冰花白),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條灰)。


9


吉木斗


貢山縣捧當鄉閃當村吉木斗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第二層和第四層,兩礦層巖性相近,為白、灰白、灰色夾褐紫細—中細粒厚層狀大理巖,總體產狀:70°~ 80°∠75°~ 85°,第二層延伸長>2000m,出露寬130~145m。第四層延伸長>2000m,出露寬180~235m。礦石自然類型為白色微—細粒白云石大理巖(怒江白玉),白色細—中粒大理巖(冰花白),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條灰)。


10


羅坡


貢山縣捧當鄉閃當村羅坡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第二層和第四層,兩礦層巖性相近,為白、灰白、灰色夾褐紫細—中細粒厚層狀大理巖,總體產狀70°~ 80°∠75°~ 85°,第二層延伸長>1900m,出露寬110~135m;第四層延伸長>2000m,出露寬180~395m。礦石自然類型為白色微—細粒白云石大理巖(怒江白玉),白色細—中粒大理巖(冰花白),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條灰)。怒江白玉礦層厚約8~12m。


11


齊郎當


貢山縣普拉底鄉齊郎當村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走向近南北向,傾向東單斜似層狀,總體產狀80°∠80°,延伸長>500m,厚度約50~70m,與頂、底板板巖均呈整合接觸。礦石自然類型主要有白色細—中粒大理巖(冰花白),白色大理巖中點綴有翠綠色竹葉狀、長柱狀、放射狀之硅灰石晶體(雪里翠),次為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條灰)。


12


力透底


貢山縣普拉底鄉力透底村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總體產狀80°∠70°,延伸長>500m,厚度約50~8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有白色細—中粒大理巖(冰花白),白色大理巖中點綴有翠綠色竹葉狀、長柱狀、放射狀之硅灰石晶體(雪里翠)。


13


禾波


貢山縣普拉底鄉禾波村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總體產狀80°∠46°,延伸長>300m,厚度約50~70m。主要自然礦石類型為中—粗粒白、灰白色大理巖(冰花白)。


14


尼俄米底


福貢縣石月亮鄉尼俄米底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總體產狀70°~ 85°∠75°~88°或255°~265°∠75°~88°,延伸長>2100m,出露寬350~500m。為白、灰白、淺灰白色細—中細粒厚層狀大理巖,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白色細—中粒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冰花白),淺灰、灰白色細—中粒大理巖(云灰、條灰)。


15


拉甲木底


福貢縣上帕鎮拉甲木底


礦體賦存于古元古界高黎貢山巖群,總體產狀250°~280°∠75°~80°,延伸長>500m,厚度約60~90m。礦石自然類型有白色微—細粒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福貢白),白色大理巖中點綴有翠綠色竹葉狀、長柱狀、放射狀之硅灰石晶體(雪里翠),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條灰)。


16


架科底


福貢縣架科底鄉架科底村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總體產狀260°∠80°,延伸長>500m,厚度約40~6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白色微—細粒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福貢白),白色大理巖中點綴有翠綠色竹葉狀、長柱狀、放射狀之硅灰石晶體(雪里翠),淺灰、灰白色大理巖(云灰、條灰)。


17


子里甲


福貢縣子里甲鄉子里甲村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總體產狀80°∠60°,延伸長>300m,厚度約50~100m。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白色微—細粒大理巖(福貢白),彩花(白色夾淺紫黃色)細—粗粒大理巖。


18


馬跨地


瀘水市古登鄉馬跨地村


礦體賦存于下石炭統,總體產狀85°∠60°,延伸長>500m,厚度約100~150m。礦石自然類型為白、淺灰白色細—中粒大理巖(冰花白)。


表2中,礦點1~10位于貢山縣城以北,礦體主要賦存于下石炭統第二層、第四層,分布于貢山縣丙中洛鎮秋那桶、初干、石坡、霧里、碧瓦、丙中洛、小茶臘,捧當鄉比畢里、吉木斗、羅坡。礦點11~18位于貢山縣城以南,礦體多賦存于下石炭統(個別賦存于古元古界高黎貢山巖群),分布于貢山縣普拉底鄉齊郎當、力透底、禾波;福貢縣石月亮鄉尼俄米底,上帕鎮拉甲木底,架科底鄉架科底,子里甲鄉子里甲;瀘水市古登鄉馬跨地。


白色大理石的巖性為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根據結晶顆粒大小的不同而有品種的差異。其中結晶細膩的具微—細粒變晶結構,品種為怒江白玉(羊脂玉)——以吉木斗及羅坡為代表,福貢白、雪里翠——均以拉甲木底為代表;顆粒相對較粗的具細—中粒變晶結構,品種有冰花白——以比畢里為代表。


怒江州大理石品種眾多,以白色系列資源量最大,約占總資源量的70%。品種主要有怒江白玉、福貢白、雪花白、雪里翠等,初干、霧里、小茶臘、比畢里、吉木斗等礦點有進一步工作價值,礦石質量和開發利用條件較好。


礦點分布于怒江兩岸,屬高山峽谷地貌,地形陡、高差大,陡崖四立;礦體走向近南北向,呈層狀產出,近于直立,產狀陡傾,規模大小不一。考慮開采技術條件以及對地表植被及環境的保護,未來礦山開采方式不宜露采,建議硐采。


(2)哀牢山


圍繞哀牢山,主要分布于紅河州屏邊、河口、元陽、紅河及玉溪市元江、新平等縣,屬于哀牢山變質帶的一部分。與白色大理石礦相關的含礦層位主要有古元古界瑤山巖群、哀牢山群阿龍組、三疊系永寧鎮組。瑤山巖群主要分布于河口縣坡頭寨、交包一帶,哀牢山群阿龍組主要分布于元陽縣嘎娘—新平小壩多一帶,三疊系永寧鎮組主要分布于屏邊縣舊莊科—嘎本一帶。詳見表3。


表3 哀牢山變質帶白色大理石賦礦層位及品種簡表



賦礦層位


資源分布特征


巖石名稱


礦石品種


下三疊統永寧鎮組


主要分布于屏邊縣新現鄉舊莊科—嘎本一帶,走向北西—南東,傾向北東,長大于14km,寬1~3km,厚度大于300m。


白色大理巖分布于礦體上部,厚50~300m,品種為屏白玉。


細—中粒


大理巖


屏白玉


古元古界瑤山巖群


主要分布于河口縣瑤山鄉交包及蓮花灘鄉坡頭寨。呈似層狀產出,走向北西—南東,傾向南西,走向延伸長2000~3000m,寬100~550m,厚30~300m,規模較大。礦石巖性為白色、灰白色大理巖,具細—粗粒變晶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單一,主要由方解石組成,含少量白云石及鐵質。白色大理巖分布于礦體上部,品種為雪花白(河口白)。


細—粗粒


大理巖


雪花白(河口白)


古元古界哀牢山群阿龍組


主要分布于元陽縣嘎娘—新平縣小壩多一帶,呈似層狀、透鏡狀產出,走向北西—南東,傾向北東,一般長約500~2300m,寬50~600m,厚40~400m。


白色大理巖分布于礦體上部,厚10~70m,品種為白冰花。


細粒大理巖


白冰花


①下三疊統永寧鎮組


永寧鎮組巖性主要為碳酸鹽巖、碎屑巖,在屏邊縣新現鄉舊莊科—嘎本一帶經變質形成大理巖夾云母片巖,白色大理石即產于其中。礦點走向北西—南東,傾向北東,長度大于14km,寬1~3km,厚度大于300m。礦石主要為白色、灰白色、淺灰色大理巖,具細—中粒變晶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單一,幾乎全由方解石組成,僅含少量白云石及鐵質。白色大理石分布于礦體上部,品種為屏白玉。


永寧鎮組是大理巖的含礦層位,具備較好的成礦地質條件,在屏邊縣新現鄉水塘坡、底咪一帶最為集中,礦體呈狹長層狀產出,規模較大。主要有水塘坡礦體,延伸長>2000m,寬100~1000m,厚度100~200m;底咪大老白、大火地、期扯礦體,各礦體延伸長大于3000m,寬1000~3000m,厚度大于300m。


②古元古界瑤山巖群


瑤山巖群巖性主要為片麻巖、片巖、變粒巖夾少量大理巖,經調查,大理巖在其中呈似層狀分布,有價值的礦點兩個,即河口縣瑤山鄉交包、蓮花灘鄉坡頭寨。


交包礦體呈似層狀產出,延伸長約2km,出露寬100~400m,厚度30~250m,上部白色細—中粒大理巖,下部灰白色細粒大理巖。


坡頭寨礦體呈似層狀產出,延伸長約3km,出露寬100~550m,厚度30~300m,上部白色粗粒大理巖,下部灰白色中粒大理巖。


白色大理巖分布于礦體上部,厚10~160m,品種為雪花白,質量較優;灰白色大理巖分布于礦體下部,厚30~140m。


“雪花白”于1998年被評為“中國石材名特品種”白色系列大理石7種之一。


③古元古界哀牢山巖群阿龍組


阿龍組巖性為黑云斜長片麻巖、黑云斜長變粒巖以及少量斜長角閃巖,底部分布有大理巖。大理石礦點主要分布于元陽縣嘎娘—新平縣小壩多一帶,呈似層狀、透鏡狀產出,斷續分布,走向北西—南東,傾向北東,一般長約500~2300m,寬50~600m(個別1200m),厚40~400m。礦點有元陽縣嘎娘、哨普、東瓜寨、芭蕉嶺,紅河縣土魯白、他撒,元江縣半陽、砂苦、者嘎,新平縣小壩多,規模大小不一,白色大理石即分布其中。


以元陽縣哨普礦點為例,礦石巖性主要為白色大理巖及淺灰、灰白色大理巖,具細—中粒變晶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為方解石,含少量白云石及鐵質。白色大理巖主要分布于礦體上部,厚10~70m,礦石品種為白冰花;灰、灰白色大理巖分布于礦體下部,厚30~100m,礦石品種為米湯花。


哀牢山巖群阿龍組白色大理石礦點走向北西—南東,傾向北東,規模大小不一,詳見表4。


表4 哀牢山巖群阿龍組白色大理石礦點簡表



序號


礦點名稱


地質簡述


1


元陽縣嘎娘


延伸長約600m,出露寬50~200m,厚度>200m。上部白色、下部灰白色大理巖。質量較優。


2


元陽縣哨普


延伸長約2300m,出露寬150~1200m,厚度>150m。上部白色、下部灰白色大理巖。白色大理巖為優質石材。


3


元陽縣東瓜寨


延伸長約2000m,出露寬150~500m,厚度>150m。上部白色、下部灰白色大理巖。


4


元陽縣芭蕉嶺


延伸長約500m,出露寬400m,厚度137~154m。上部、下部灰白色,中部白色大理巖。


5


元江縣半陽


延伸長約600m,出露寬200m,厚度67m。上部白色、下部灰白色大理巖。


6


元江縣砂苦


延伸長約800m,出露寬100~200m,厚度50~150m。上部白色、下部灰白色大理巖。


7


元江縣者嘎


延伸長約500m,出露寬80~150m,厚度50~200m。上部白色、下部灰白色大理巖。


8


紅河縣土魯白


延伸長>500m,出露寬80~400m,厚度40~400m。上部白色,中部黃色,下部灰白色大理巖。質量較優。


9


紅河縣他撒


延伸長約600m,出露寬80~150m,厚度50~200m。上部白色、下部灰白色大理巖。


10


新平縣小壩多


延伸長約2000m,出露寬50~600m,厚度50~250m。上部白色、下部灰白色大理巖。


(3)臨滄市滄源縣湖廣


位于滄源縣芒卡鎮湖廣村一帶。礦體賦存于新元古界允溝組中,根據分布位置的不同,可劃分為M1、M2兩個礦體。礦體呈單斜層狀產出,走向近南北向,產狀80°~120°∠24°~52°,分布較穩定。M1礦體走向延伸長大于2400m,平均出露寬約800m;M2礦體走向延伸長大于3800m,平均出露寬約1900m。礦石主要為灰白—淺灰色大理石(約占90%),次為白色大理石(約占10%),礦石巖性均為白云石大理巖,具細粒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為白云石,含少量方解石及鐵質,唯顏色與結構不同。


該區新元古代沉積了厚度較大的碳酸鹽巖,普遍遭受了區域變質作用,形成了白云石大理巖。大理石成礦條件較好,巖腳后山—老廠—小寨—岔溝一帶自然塊度大。


4.2 接觸變質型


接觸變質礦床分布無規律,規模較小,其形成與巖漿活動直接相關。在麗江市華坪縣、昆明市祿勸縣及東川區,調查發現幾個質量較好的接觸變質型大理石礦床。其中,東川區白色大理石礦點均為南華紀輝綠輝長巖體沿二疊系底部順層侵入,與灰巖、白云質灰巖發生接觸變質形成。


礦體受巖體分布控制明顯,僅接觸帶附近發生褪色蝕變,形成白色大理巖,品質上佳者可達“漢白玉”級別。詳見表5。


表5 接觸變質型白色大理石礦點地質特征表



礦點名稱


地質簡述


礦石品種


華坪縣


銅廠箐


巖體為喜馬拉雅期花崗斑巖,圍巖為震旦系上統燈影組,巖性為灰色、黃灰色、灰黑色硅質白云巖夾灰色灰巖。巖漿侵入導致圍巖接觸變質,碳酸鹽巖發生褪色蝕變,顏色變淺,形成白色大理巖。該礦點出露較差,規模不大。


冰玉


祿勸縣


金家坪子


南華紀輝綠巖脈沿節理裂侵入到震旦系燈影組白云巖中,熱力作用使白云巖變質重結晶形成白色白云石大理巖。平面上礦體呈南斂北張之扇形,總體產狀110°~130°∠18°~30°,出露面積約4000m2,礦體厚度約120m,規模小。礦石晶瑩剔透,細膩溫潤,裝飾性能極好,質量上佳。


漢白玉


東川區


白石巖


礦體賦存于中二疊統陽新組底部與南華紀輝綠輝長巖體接觸部位,走向近東西,傾向近南,總體產狀170°~185°∠26°~38°。


礦體延伸長約6000m,厚4.2~15.8m。巖性為灰白、白色微—細粒大理巖,具微—細粒變晶結構,厚層—塊狀構造,單層厚度一般0.6~3.5m。


漢白玉


雙塘


礦體賦存于中二疊統陽新組底部與南華紀輝綠輝長巖體接觸部位,總體走向165°~195°∠25°~35°。


礦體延伸長約950m,出露寬5.4~12.6 m,厚度4.2~5.06m。巖性為白色、灰白色微晶大理巖,具微晶結構,致密塊狀構造。質感細膩,色澤或勻潤、或深淺交錯富于立體層次,有明顯玉感。切磨拋光后有的潔凈玉白,有的在白色基調上呈不規則淺灰色暈,總體圖案均勻,質感如瓷似玉,細潤光潔。


小白巖


中二疊統陽新組總體傾向北東,產狀為60°~75°∠35°~46°,延伸長>1200m,厚43.70~100.10m,巖性為淺灰、灰、褐灰色灰巖、白云質灰巖。


礦體賦存于陽新組底部與南華紀輝綠輝長巖體接觸部位,厚3.2~17.70m,巖性為灰白、白色微—細粒大理巖。礦石品種近于漢白玉,質感細膩,玉潤水透,品質上佳。


小沙坡


中二疊統陽新組總體傾向北東,產狀為40°~65°∠36°~48°,延伸長>1800m,厚48.70~128.00m,巖性為淺灰、灰、褐灰色灰巖、白云質灰巖。


礦體賦存于陽新組底部與南華紀輝綠輝長巖體接觸部位,厚8.2~45.60m,巖性為灰白、白色微—細粒大理巖。礦石品種近于漢白玉,質感細膩,玉潤水透,品質上佳。


接觸變質型大理石礦床,以昆明市東川區一帶較為典型。從時間上來看,主要發生于古生代二疊紀早期,這一時期形成的碳酸鹽巖在南華紀侵入巖熱動力改造下變質重結晶、褪色形成白色大理巖;從空間分布上來說,白色大理巖主要分布于昆明市東川區湯丹鎮和紅土地鎮。


東川白石巖一帶巖漿活動激烈,表現為大規模的二疊紀多個旋回的玄武巖噴發,形成峨眉山玄武巖組,以及南華紀基性巖漿沿二疊系底部順層侵入,形成條帶狀、巖脈狀分布的輝綠輝長巖體,規模及影響較大,與碳酸鹽巖發生接觸變質作用,形成了品質較好的灰白、白色大理巖。


東川一帶白色、灰白色微粒大理巖的形成,除受地層控制外,還與南華紀輝綠輝長巖體的分布有著密切關系,如白石巖、雙塘、小白巖和小沙坡等均遵循這一規律。南華紀輝綠輝長巖體沿二疊系底部順層侵入,與二疊系灰巖發生接觸變質作用,因重結晶及褪色蝕變,品質得以大幅提升,形成了白色大理巖。白色大理巖與巖體如影相隨,且礦層厚度與巖體規模呈正比例關系。輝綠輝長巖體的大小與白色大理石礦體的規模正相關,地層上部的灰巖、白云質灰巖未發生變質,未形成白色大理石。




5 結語


在白色大理石成礦地質條件中,地層條件為主要成礦控制因素,提供了基本成礦物質來源,其巖性主要為灰巖、白云巖,以及二者之間的過渡巖石;區域變質作用是成礦的關鍵因素,決定了礦石的顏色以及礦物結晶程度,形成對應品種。豐富的碳酸鹽巖為成礦提供了物質條件,沉積穩定的碳酸鹽地層,總厚度及單層厚度大,才能形成規模較大、荒料規格大的礦體。


變質型碳酸鹽巖,包括區域變質作用及接觸變質作用形成的大理巖,需要具備重結晶及褪色蝕變現象,才可能形成白色大理石礦床。區域變質作用因為面積較廣泛,受原沉積碳酸鹽巖層位控制,疊加以變質作用,總體規模較大,具一定規律,找礦及勘查效果較好。而接觸變質作用一般范圍較小,規模較小,規律性不強。


本文從資源角度對云南白色大理石礦點進行了補充,敘述了主要含礦層位及其分布。區域變質型主要分布于怒江州下石炭統,哀牢山一帶下三疊統永寧鎮組、古元古界瑤山巖群及哀牢山群阿龍組,臨滄市滄源縣湖廣一帶,規模大;接觸變質型分布無規律,與巖漿巖體的分布有關,規模均較小。白色大理石與灰白色大理石,在白度上有些差異,多呈漸變過渡關系。


本文利用調查成果及以往工作資料,補充了一些白色大理石礦點,說明了資源分布情況,提供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如有進一步工作價值,需要加強地質工作,最終確定礦床。限于外部條件,如生態紅線、保護區、基本農田、公益林等影響,有的區域開發有一定困難。




參考文獻


[1]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云南總隊.云南省瀘水—貢山石材資源調查評價報告[R].2012.


[2]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云南總隊.云南省哀牢山地區石材資源調查評價報告[R].2012.


[3]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云南總隊.云南省滄源縣湖廣大理石礦預查報告[R].2014.


[4]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云南總隊.云南省東川地區石材資源調查評價報告[R].2016.


[5]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云南總隊.云南非金屬礦產資源形勢分析[R].1991.


[6]浦勇,羅星民.我國白色大理石開發潛力大[J].石材,2000,(7):9-11.


[7]林玉華.“漢白玉”和“寶興白”之比較[J].石材,2003,(10):43-46.


[8]項新葵,劉南慶.川西白色大理石礦床的找礦方向[J].石材,2004,(12):41-47.


[9]譚金華,周克繼.我國白色大理石開發現狀及“寶興白”的戰略地位[J].石材,2017,(3):31-33.


[10]鄧煥瀟.白色大理石的分布及形成過程初探[J].石材,2017,(6):27-28.


[11]張盛江,楊金明.云南大理石資源特點、開發現狀與對策[J].石材,2001,(3):16-19.


[12]張盛江,楊金明.云南石材資源特征及開發芻議[J].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2002,(5):34-36.


[13]王嘉杰.云南省白色大理石資源概攬[J].石材,2015,(1):47-50.




來源:石材范兒,原創首發于《石材》2022年第4期。


馬文昆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云南總隊  1990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地質礦產勘查專業,多年工作在野外生產第一線,主要從事建材非金屬礦產的找礦勘查及技術管理工作,對水泥原料及飾面石材礦產勘查有著豐富經驗。


下一篇:

改革釋放萬億紅利!石材行業如何借勢破局,搶占下一個黃金賽道?

上一篇:

6款價格暴漲的天然石材(冷翡翠 藍翡翠 四季綠 寶格麗 大花白 超白洞)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stone139@qq.com
 
0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涩爱 |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欧美 |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精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app| 国产成人亚洲一区二区| 青青草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卡不| 人与动人物xxxx毛片人与狍| 久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夜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爰爰| 韩国一级片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黑人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色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肉伦伦影院|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av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综合色就爱涩涩涩综合婷婷|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欧美日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网站|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26uuu亚洲电影最新地址|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国产熟妇另类久久久久|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愉拍自拍欧美精品app| 国产精品1区2区3区在线观看| 免费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喷水惨叫久久久久电影| 夜夜爽麻豆一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