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已經勢不可擋,就連傳統的石材行業也加快了數字化步伐。今年4月,南安企業銳豐源實業與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一套智能檢測設備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最近,銳豐源實業宣布他們搭載了5G和機器視覺技術的石材智能生產線已正式啟用,標志著全國首家數字3.0石材工廠正式落成。
該公司董事長吳小玉表示,作為石材行業最早探索智能化生產企業,銳豐源實業從零起步,到數字化3.0時代,用時5年時間,建立了全流程數據交互、智能制造體系,實現了平面大板生產不落地的目標,未來將繼續朝著異型生產不落地的目標奮進。
智能機械人在測試抓取不同尺寸紋理的石材。
車間管理實現數字可視化
通向數字化3.0的石材工廠究竟長什么樣?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南安官橋鎮的銳豐源實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敞、明亮、干凈的智能化展示中心,中心占地數百平方米,被劃分為多個模塊。這里展示了銳豐源實業在智能化生產領域的探索歷程,包括不同數字化水平下的加工工藝和智能化發展的未來路線。最令人震撼的是,通過展廳中央大屏幕,就能看到整個工廠的實時數據,這在南安石材企業中并不多見。
吳小玉表示,在過去幾十年里,石材加工車間給人以“臟亂差”的形象,物料擺放不當,工藝生產紊亂等,導致生產流程不順暢,工人間的協作受到阻礙。而數字3.0石材工廠則通過生產流程優化(sop工藝流程)、生產標碼(一板一碼)、數據實時檢測與分析等手段,對車間進行整體改造,最大程度提升了運轉效率和生產效率,使傳統“臟亂差”的加工環境變得整潔、有序、高效。
除了優化生產環境以外,數字3.0石材工廠系統還能幫助企業做生產的整體管控,所有的生產進度都能通過電子屏幕實時展示,也能讓客戶在跟蹤訂單時,及時準確地了解其生產進度。此外,還可以通過電子屏幕進行自助查詢,所有的既往生產訂單都能在線查詢,包括板材的達標率、當前位置、發貨時間等信息,一目了然。
另外,生產管理者可以隨時了解工廠各項情況,財務系統利用系統統計的數據,進行內外部結算也更加方便。數字3.0石材工廠系統的成功運行,也讓銳豐源實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得益于工廠內部的智能設備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現在只需要更少的工人就能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原本很多需要在車間內進行的工作都能在辦公室完成,從而也能留得住高學歷人群。
只有整個行業的進步,才能促進個體企業的持續性發展。吳小玉坦言,經過這么多年的探索,銳豐源實業走在了數字化前列,也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這也讓他意識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因此,他把自己的數字化轉型經驗總結了起來,形成了一套可以復制的模式,旨在幫助其他想要進行智能化升級的企業快速搭建數字化工廠。
為了滿足石材行業對專業數字化人才的需求,銳豐源實業于去年下半年與鷹潭、石獅等地高校簽署了校企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銳豐源實業將定向培養適合石材行業需要的專業人才,并計劃于明年開始將這些人才投放市場。培訓課程將包括兩年的理論課程,一年的現場教學實操,實操部分由銳豐源企業發展部、各部門主管經理以及董事長負責教學工作。通過這一合作,銳豐源實業將為石材行業培養更多擁有專業數字化技能的人才,推動行業發展。
吳小玉說,現在很多大學生還是認為石材行業“臟亂差”,不愿意進入這個行業,實際上按銳豐源實業當前的情況,車間內工人只需開機、上料,其他準備工作都能在辦公室解決。所以要想有更多人才加入石材行業,先要扭轉他們這種固有思維,讓他們知道,在石材行業也可以有很好的工作環境。
據了解,升級為3.0系統以后,銳豐源實業的工人,從2021年的180個縮減到了現在的120個人。技術部的24名人員基本都是大學生,他們負責系統編程、CAD等工作。
打造石材界“富士康”
在觀察車間過程中,記者發現不少場地還在整改中,一些老舊設備被搬離了現場。吳小玉告訴記者,數字化轉型還遠未結束。下一步,他們計劃從源頭解決粉塵問題,將干切技術改為水切技術。
“只要有設備的地方,就會有水?!眳切∮裰钢惶幷诟脑斓膱龅馗嬖V記者:現在工人們正在修水路,設備切割或打磨,如果配合水沖,粉塵也就不會飄散開來。同時,他們還不停更換老舊設備,導入更精細化的設備,并將數字化系統整合進工廠的運營中。
吳小玉表示,銳豐源實業要打造成石材界的“富士康”,就必須任何加工都能做,包括異型、復合、馬賽克等。為此,工廠配置了140多臺設備,款式達30多個,智能化達到70%,是石材行業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企業。
來源:蔡靜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