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民生銀行在南安水頭設立的石材產業金融事業部,每天都有許多小微企業老板前來咨詢
2金融推進產業升級,企業開拓玉石工藝品設計制作
3南安的石材加工業,大部分原料是進口的,如沒有銀行支持,很難做到如此大的規模
4民生銀行的石材事業部里,有一間石材產品展廳,顧客可以直接在這里挑選產品
截至今年10月末,福建省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7231億元,申貸獲得率達88.44%,小微企業
貸款質量水平居全國第六位。今年以來,我省銀行業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斷創新金融服務。
銀行業對接石材業、茶葉、海洋、閩臺產業等福建特色產業,資金活水滋潤實體經濟,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民生銀行成立了石材產業金融事業部,是國內第一家全國性石材業金融專營機構。目前,該事業部已為全國上千家石材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向石材行業注入資金近80億元,其中石材小微貸款突破16億元。
□改革·直擊
金融創新產品壯大中小企業
13日,記者走進位于水頭鎮的南安第一建材市場,即使是中午1點多,這里依然一副繁忙的景象。
這家建材市場內,有500多家商戶,億順是其中一家中型商戶。接受記者采訪時,億順總經理陳秉強信心滿滿地表示,他們銷售的石料品種目前已達8種,明年還將擴大規模,增加銷售品種。
陳秉強的信心,來自于口袋里的現金。他告訴記者,2012年,他們從銀行順利貸款50萬元,“今年更多,貸了250萬,而去年之前,我沒有從銀行貸到一分錢。”陳秉強說,以前因為資金不足,拿貨時沒得選,“今年就不一樣了,好料由我們挑,利潤增長了20%!”
億順的貸款,全出自民生銀行石材事業部。成立于2012年6月的事業部,距離南安第一建材市場僅有數百米遠。事業部總裁助理陳輝遠介紹,億順能貸到250萬元,得益于民生推出的專門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創新產品。
引導石材企業到國外收購礦山
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清安介紹,水頭鎮是全國最大的石材集散地,有1500多家石材企業。水頭石材的年銷售額達400多億元,占全國的60%。目前,水頭的石材產業經歷了2000年至2010年十年的飛躍發展后,面臨由粗加工向精細化、工藝化升級轉型的過渡期。
石材產業,是典型的“啞鈴”行業,即兩頭利潤率高,中間利潤低。王清安說,比如礦山開采,毛利率高達380%,而荒料貿易毛利率只有38%,加工環節更少,僅15%。
礦山開采利潤高,但投資風險也很大。對此,民生銀行石材事業部專門推出了礦山金融模式,引進石材專家團隊,幫助石材企業參與國內外礦山資源收購。此外,泉州本地石材企業參與了多省石材產業整合,收購或參股礦山近20家、石材園區建設近10個,其中大部分都有民生銀行的身影。
據介紹,民生銀行石材事業部目前已成立6個小微合作社,共有會員單位1100多個,已累計為430多個會員單位提供信用貸款6.5億元。
□《決定》·亮點
在有條件地區設民營銀行
去年,泉州成為繼溫州、深圳前海之后的第三個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泉州金改直指服務實體經濟,省委《關于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也指出,要推進泉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點。
實體經濟是國家經濟繁榮的根基,也是金融業發展的堅強基石。目前,金融業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效果不佳、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
《決定》指出,要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吸引更多境內外金融機構來閩設立機構,推動在有條件的地區設立民營銀行,探索建立符合行業和區域特點的專業性民營銀行。加快村鎮銀行組建步伐,具備條件的可以試點開辦鄉鎮支行。
□十八大一年來
金融助結構升級
今年4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批準的《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省政府出臺了相關實施意見,支持泉州市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途徑,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今年7月,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
□改革·愿景
成立專業性銀行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謝志忠:十八屆三中全會給福建未來金融改革提供了方向,就是要延長和拓寬金融產業鏈。其次是鼓勵成立專業性銀行,培養專業人才。
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清安:石材產業面臨升級轉型,這要求企業加大技術和設備的改造,對企業的資金要求很大。希望金融機構都能推出創新的金融產品。
金融機構要圍繞福建發展大局,根據市場多樣需求,創新金融服務,探索服務模式和產
品創新,加快推進金融改革試點,提升金融服務整體水平。——省委書記尤權
泉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點要抓好實踐探索,打開金融資本進入實體經濟和民間資本進入
金融領域兩條通道。——省長蘇樹林
(原標題:金融“活水”滋潤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