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中西部石材產量和銷售量的增速已高于東部,這對安順石材產業的快速崛起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快速發展的同時,安順石材不能再為廣東、福建石材貼牌生產,應該盡早向中國建材行業協會和石材協會申請自己的石材品牌。同時擴大石材產業鏈上下游的招商力度,既要引進以石藝雕刻、異型材加工為主的企業,也要引進以石粉、碎料和邊角料為主的加工企業,提高石材的綜合利用率,保護有限的資源。
安順多山,石材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安順人因地制宜,開山取石,大到建造房屋,小到制作桌椅,都離不開石材,布依的石板房,屯堡的石頭寨,可以說在安順到處都有石頭的痕跡、石頭的故事和傳說。和石頭結下不解之緣的安順人,正用新的視角和思路“點化”頑石,把石山變成了“金山”。
石文化成安順名片
在鎮寧城關鎮居民韋罡家里,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這些石頭或晶瑩圓潤,或花紋奇特,韋罡小心翼翼地從架上拿下來一塊黃色的石頭介紹,“這塊是黃蠟石,你們看上面的紋路,小洞,全是自然形成的,經幾千年的風化、沖蝕和溶蝕,形成這樣自然、生動的圖案。”
韋罡過去的工作一直和機電、化工有關,最近一兩年,他的事業重心漸漸向奇石收藏轉移。“小時候就喜歡去河里撿石頭,那時候河里有很多晶瑩剔透又漂亮的石頭,我常常把它們帶回家。后來由于工作學習忙,這個興趣漸漸淡忘了。近幾年,發現身邊很多朋友都在玩石頭,我也就把這個興趣撿回來了。”韋罡說的玩石頭,就是奇石收藏。
鎮寧石材資源豐富,黃蠟石、蠟染石、臘肉石、雪花石、草綠玉等十來個品種的石料是當地收藏愛好者的主要藏品。
閑來無事,韋罡最喜歡給他心愛的奇石刷油。“有些人收藏奇石就把它放在家里一個人欣賞,但我覺得奇石是文化,安順有資源,有石文化的悠久歷史,既有馬場石這樣聞名全國的奇石,還有黃蠟石、雪花石這些品質出眾而名氣不大的奇石,就應該把他們展示出來,形成文化氛圍。”
韋罡說,他打算下一步成立民族工藝有限公司,以奇石、根雕為龍頭,再輔以石雕擺件、民族工藝品加工,結合安順大力發展旅游的政策,把奇石文化變成鎮寧旅游的名片。
把奇石文化和旅游產業結合并產生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事例在安順早已有之。位于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興偉石博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興偉石博園是在省委、省政府“旅游興省”和安順市委、市政府“旅游興市”及“走進安順、走進文化、走進歷史、走進自然”的戰略背景下成立的,從2004年興建至今,興偉石博園的總面積已近兩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齊,檔次最高的石博園, 興偉石博園負責人告訴記者,石博園以石為媒,弘揚石文化,一方面可以展示黔中奇石的魅力,也可以拓展安順旅游文化資源。贏得了社會效益也贏得了市場效益。”
打造西南石材新中心
安順市石材資源十分豐富,儲量大。根據安順市有關資料顯示,全市飾面石材礦山資源量(探明或預測)可達1979.95萬立方米。
隆冬時節,記者走進鎮寧縣貴州晨春石材產業園,在機器轟鳴聲中,工人們正忙著切割、拋光、打磨一塊塊石材,在加工完成的石材表面黑白相間的天然木質狀紋理清晰可見。
這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品種叫黑木紋大理石,屬木紋石,是一種高檔的飾面裝飾石材。由于鎮寧縣黑木紋大理石儲量豐富,他們把生產中心從內蒙古轉移到了鎮寧,主打產品就是天然黑木紋大理石。
貴州晨春石材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4.99億元,分兩期建成,一期投資4.6億元,用地500畝,建成后將實現年產荒料15萬立方米、年加工板材700萬平方米,年產值將達10億元,創利稅6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350個;二期投資10.39億元,占地700畝,建成后將實現年產荒料20萬立方米,年加工板材1300萬平方米,年產值將達15億元,創利稅9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500個。
除鎮寧的晨春石材產業園已建成投產外,紫云玉騰石業有限公司投資的年產120萬平方米大理石板材生產線項目也已建成。還有兩個年產250萬平方米大理石板材生產線項目及年產22萬噸碳酸鈣項目和微小石材園項目正在建設當中。
延伸閱讀
安順市工信委負責人表示,安順要做成西南石材新中心,具有諸多優勢。“首先安順市石材品種多,儲量豐富,關嶺八德鄉、普利鄉的淺灰、米黃、雅典灰礦山;鎮寧的米黃、黑木紋礦山;西秀區大西橋鎮、開發區幺鋪鎮、普定縣白巖鎮的米黃礦山等等十幾個品種。其次安順地處黔中,隔四川、云南近,區位優勢好。三是安順市已邀請中國石材產業專家到安順考察研究,為安順石材產業發展提建議、指方向。目前,安順正在編制石材產業發展規劃,第四,去年12月26日,市政府與貴州省地礦局簽訂合作勘查優質飾面石材協議,要進一步勘查安順的石材資源。第五,我們貴州是大理石重要產地,已探明的儲量在30億立方米以上,現在貴陽也在發展石材工業園區,未來與安順很可能形成產業帶和規模優勢,聯動發展。”
安順多山,石材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安順人因地制宜,開山取石,大到建造房屋,小到制作桌椅,都離不開石材,布依的石板房,屯堡的石頭寨,可以說在安順到處都有石頭的痕跡、石頭的故事和傳說。和石頭結下不解之緣的安順人,正用新的視角和思路“點化”頑石,把石山變成了“金山”。
石文化成安順名片
在鎮寧城關鎮居民韋罡家里,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這些石頭或晶瑩圓潤,或花紋奇特,韋罡小心翼翼地從架上拿下來一塊黃色的石頭介紹,“這塊是黃蠟石,你們看上面的紋路,小洞,全是自然形成的,經幾千年的風化、沖蝕和溶蝕,形成這樣自然、生動的圖案。”
韋罡過去的工作一直和機電、化工有關,最近一兩年,他的事業重心漸漸向奇石收藏轉移。“小時候就喜歡去河里撿石頭,那時候河里有很多晶瑩剔透又漂亮的石頭,我常常把它們帶回家。后來由于工作學習忙,這個興趣漸漸淡忘了。近幾年,發現身邊很多朋友都在玩石頭,我也就把這個興趣撿回來了。”韋罡說的玩石頭,就是奇石收藏。
鎮寧石材資源豐富,黃蠟石、蠟染石、臘肉石、雪花石、草綠玉等十來個品種的石料是當地收藏愛好者的主要藏品。
閑來無事,韋罡最喜歡給他心愛的奇石刷油。“有些人收藏奇石就把它放在家里一個人欣賞,但我覺得奇石是文化,安順有資源,有石文化的悠久歷史,既有馬場石這樣聞名全國的奇石,還有黃蠟石、雪花石這些品質出眾而名氣不大的奇石,就應該把他們展示出來,形成文化氛圍。”
韋罡說,他打算下一步成立民族工藝有限公司,以奇石、根雕為龍頭,再輔以石雕擺件、民族工藝品加工,結合安順大力發展旅游的政策,把奇石文化變成鎮寧旅游的名片。
把奇石文化和旅游產業結合并產生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事例在安順早已有之。位于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興偉石博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興偉石博園是在省委、省政府“旅游興省”和安順市委、市政府“旅游興市”及“走進安順、走進文化、走進歷史、走進自然”的戰略背景下成立的,從2004年興建至今,興偉石博園的總面積已近兩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齊,檔次最高的石博園, 興偉石博園負責人告訴記者,石博園以石為媒,弘揚石文化,一方面可以展示黔中奇石的魅力,也可以拓展安順旅游文化資源。贏得了社會效益也贏得了市場效益。”
打造西南石材新中心
安順市石材資源十分豐富,儲量大。根據安順市有關資料顯示,全市飾面石材礦山資源量(探明或預測)可達1979.95萬立方米。
隆冬時節,記者走進鎮寧縣貴州晨春石材產業園,在機器轟鳴聲中,工人們正忙著切割、拋光、打磨一塊塊石材,在加工完成的石材表面黑白相間的天然木質狀紋理清晰可見。
這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品種叫黑木紋大理石,屬木紋石,是一種高檔的飾面裝飾石材。由于鎮寧縣黑木紋大理石儲量豐富,他們把生產中心從內蒙古轉移到了鎮寧,主打產品就是天然黑木紋大理石。
貴州晨春石材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4.99億元,分兩期建成,一期投資4.6億元,用地500畝,建成后將實現年產荒料15萬立方米、年加工板材700萬平方米,年產值將達10億元,創利稅6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350個;二期投資10.39億元,占地700畝,建成后將實現年產荒料20萬立方米,年加工板材1300萬平方米,年產值將達15億元,創利稅9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500個。
除鎮寧的晨春石材產業園已建成投產外,紫云玉騰石業有限公司投資的年產120萬平方米大理石板材生產線項目也已建成。還有兩個年產250萬平方米大理石板材生產線項目及年產22萬噸碳酸鈣項目和微小石材園項目正在建設當中。
延伸閱讀
安順市工信委負責人表示,安順要做成西南石材新中心,具有諸多優勢。“首先安順市石材品種多,儲量豐富,關嶺八德鄉、普利鄉的淺灰、米黃、雅典灰礦山;鎮寧的米黃、黑木紋礦山;西秀區大西橋鎮、開發區幺鋪鎮、普定縣白巖鎮的米黃礦山等等十幾個品種。其次安順地處黔中,隔四川、云南近,區位優勢好。三是安順市已邀請中國石材產業專家到安順考察研究,為安順石材產業發展提建議、指方向。目前,安順正在編制石材產業發展規劃,第四,去年12月26日,市政府與貴州省地礦局簽訂合作勘查優質飾面石材協議,要進一步勘查安順的石材資源。第五,我們貴州是大理石重要產地,已探明的儲量在30億立方米以上,現在貴陽也在發展石材工業園區,未來與安順很可能形成產業帶和規模優勢,聯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