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第十四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來自全球38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家境外企業的石材展品在這里爭奇奪艷。“多虧海關想出的好點子,幫我們企業增加了不少訂單,光今天上午就簽了8單,估計這次要創下歷屆展會之最了。”臺灣維閣石業有限公司鄭兆翔經理興奮地說。
這家參展企業的展位并不醒目,但前來咨詢的客商卻絡繹不絕。“海關為我們的參展荒料石材提前辦理了轉內銷手續,這樣,我們的荒料石進口后就可以在大陸加工成石制品參展,所以客商也就特別感興趣。”鄭經理說。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境參展的石材正常情況下是不能加工后再參展的”,廈門海關會展監管小組關員王依婷介紹道。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后,會展監管小組通過多次走訪石材參展企業,得知企業因為擔心石材制品在運輸過程中會有破損,多是以石材荒料的形式運輸進境,等到與買家達成購買協議后,才會加急辦理轉內銷手續進行加工。但這樣既延長了交易時間,也妨礙未經加工的原料石“靚麗見人”,訂單自然受影響。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廈門海關會展監管小組針對參展石材出臺了全新的監管方案,其中就包括根據參展企業實際情況,為其提前辦理轉內銷手續,確保相關石材可以進一步加工后參展,提升參展石材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