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石阡縣坪地場鄉的大寨村看見,昔日的亂石堆,今日成就“石財”,緊緊圍繞縣委政府“三化同步”戰略目標,立足實際,按照“強基礎、興工業、壯產業、惠民生”發展思路,依托豐富的石材資源,把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著力打造石材的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使石材產業做大做強,成為該鄉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去年6月,銅仁103地質大隊對該鄉大寨、大水井、雷神槽、毛家營、覃家營、雷首山、坪地場等7個村重點區域石材資源進行勘查,普查礦區總面積0.98275平方公里,儲量1298.355萬立方米,資源點11處。
該鄉石材資源經初步勘探各種可開采石材儲量總量超過1.5億立方米,主要有石阡紅、米黃石、云石、青石等品種,具有花紋繁多、密度大、硬度高、耐磨強、儲量大及放射性物質超低等特點,其中石阡紅、米黃石品種經北京國家石材質量檢測中心進行質量檢測為A類石材裝修材料,可廣泛應用于新型建筑材料和室內外裝飾,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和廣泛的市場前景。
該鄉質優量多的石材資源引起了眾多投資商的關注和投資,目前,通過招商引資,已簽約、建成或投產石材企業10家,涉及12個資源點,簽約資金累計15.62億元。截止到9月底,實現恒源礦業投產;盤興集團、盤江集團、勇芳礦業、武陵礦業已進場進行礦山開采。目前,陽和集團、鼎鑫礦業已進場開采。
從2010年7月以來,該鄉石材企業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00萬元,按照該鄉石材產業發展規劃,力爭在“十二五”期末,建成10個各投資1億元以上規模的石材加工基地,著力把坪地場建設成為石阡“石材產業集聚中心”,預計年深加工石材1500萬平方米,石材業產值達8億元,實現財政收稅1.3億元,推進石材工業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大發展的格局。
去年6月,銅仁103地質大隊對該鄉大寨、大水井、雷神槽、毛家營、覃家營、雷首山、坪地場等7個村重點區域石材資源進行勘查,普查礦區總面積0.98275平方公里,儲量1298.355萬立方米,資源點11處。
該鄉石材資源經初步勘探各種可開采石材儲量總量超過1.5億立方米,主要有石阡紅、米黃石、云石、青石等品種,具有花紋繁多、密度大、硬度高、耐磨強、儲量大及放射性物質超低等特點,其中石阡紅、米黃石品種經北京國家石材質量檢測中心進行質量檢測為A類石材裝修材料,可廣泛應用于新型建筑材料和室內外裝飾,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和廣泛的市場前景。
該鄉質優量多的石材資源引起了眾多投資商的關注和投資,目前,通過招商引資,已簽約、建成或投產石材企業10家,涉及12個資源點,簽約資金累計15.62億元。截止到9月底,實現恒源礦業投產;盤興集團、盤江集團、勇芳礦業、武陵礦業已進場進行礦山開采。目前,陽和集團、鼎鑫礦業已進場開采。
從2010年7月以來,該鄉石材企業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00萬元,按照該鄉石材產業發展規劃,力爭在“十二五”期末,建成10個各投資1億元以上規模的石材加工基地,著力把坪地場建設成為石阡“石材產業集聚中心”,預計年深加工石材1500萬平方米,石材業產值達8億元,實現財政收稅1.3億元,推進石材工業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大發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