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寶興漢白玉精品產業園
“我們已經在新廠址生產一個多月了,這也是地震帶給我們最大的影響之一吧。”7月17日,四川省寶興縣靈關工業集中區漢白玉精品產業園區內,玉龍石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龍俊義淡淡地回顧著去年地震給企業帶來的痛,已經62歲的他被當地視為漢白玉板材經營的龍頭人物。
2013年4.20地震后,為配合重災區靈關鎮的災后重建規劃,龍俊義帶著他的企業率先搬遷至新規劃的寶興縣靈關工業集中區漢白玉精品產業園區。按照“退城入園、騰籠換鳥”的總體構想,這里將被打造為集漢白玉板材、異型材、馬賽克、雕塑和碳酸鈣系列產品生產加工于一體的現代化漢白玉加工示范區,龍俊義的公司則是當地同類企業中的引導者。
國際市場為主 寶興石材待建統一銷售平臺
“我們擁護重建規劃。”如同當地很多企業一樣,龍俊義生意的興起得益于寶興縣儲量豐富的漢白玉資源,但對寶興石材產業的未來,他更看重長遠的發展,“將同類企業集中于同一個園區,大家能有更多的交流,取長補短,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龍俊義如是看待集中發展的意義,在他看來,園區“節能、環保、高技術、高標準”的原則暗合了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告別粗放式的開采、加工,漢白玉加工產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瞄準精加工市場,瞄準國際市場。”龍俊義介紹說,自己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大理石板材和鑲嵌式的大理石墻磚等,很受國際市場歡迎。寶興的石材大約80%出口,但大部分廠家卻仍處于初級階段,即只管將產品盡快銷售給中間商,并不自行開拓國際市場,“這相當于自己放棄了占領市場的機會。”此外,同類企業生產質量良莠不齊,也間接制約了寶興石材的品牌化道路,“料都是一樣的好料,但有些企業為了追產量,加工環節做得不扎實,同樣也形不成多大的利潤。”
他表示,正基于此,除了狠抓技術創新和嚴把質量關外,玉龍石材公司與當地企業最不同的一點就是組建自己的銷售團隊,“實際上只是一個三人團隊,但是個個英語都在專業8級以上的水平。”龍俊義笑著說,銷售團隊主要面向美國和加拿大,平時并不必回寶興報到,“我安排他們在成都住,經常去的地方反而是國外。”
就在一周前,龍俊義安排銷售團隊中的兩人去美國“逛”了一圈,帶回了大量訂單,“可以說訂單根本不愁,現在愁的是產能跟上的問題。”為此,他大膽為寶興石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思路,“成立一個銷售平臺,帶動一些廠家聯合起來,把我們的出口增大,大家以一個合理的價格,統一銷售出去。”他表示,此舉相當于組建一個寶興石材產業聯盟,意義重大,“質量關可以建立統一標準來把握,對一些生產質量跟不上的小廠,也由聯盟加以指導,屆時,預計我們爭一爭雅安市創匯的第一名,還是沒有問題的。”
整合資源為上 產業園將打造上市企業
龍俊義的新廠投資2000萬左右,計劃年產值5000萬,計劃次年將沖擊產值過億的目標,出口創匯超過500萬美元。他關于產業前景的規劃,暗合了園區打造的初衷。“我們打造這個漢白玉精密產業園的初衷,就是想讓企業通過整合發展,提升行業競爭力。”寶興縣靈關工業集中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田泳介紹說,2013年后,根據產業規劃,寶興共整合155家企業進入園區,其中石材企業就達150家左右。
他介紹說,因靈關鎮土地有限,縣上對石材產業有一個規劃,即“靠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產業結構調整、裝備的提升來實現縣域經濟發展”。“現在整個園區預計打造成漢白玉園區嘛,155家,已經不能再加企業了,現在還準備在代碑寺那片地考慮擴大企業量,準備在那里打造一個占地200畝的物流園區,以彌補整個園區都還沒有物流的短板。”田泳介紹說,按照規劃,寶興災后重建的這個園區進駐企業數不會超過200家,也可能越來越少,“要通過好企業兼并企業,往精裝上做,以量的減少帶動質的提升。”
“除了鼓勵企業做大平臺,產業延伸也是規劃中的重中之重。”田泳介紹說,從礦山荒料開采,發展到做大板材、做大型雕塑,以及景觀石等產業,寶興縣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如今,廢渣也被利用起來做一些小型的雕塑或者是馬賽克,標志著對石材資源的利用正往物盡其用的方向發展。
“我們的碳酸鈣產業發展也比較好,占全省市場50%以上,用于造紙、油漆、牙膏等等,現在考慮的就是如何進一步延伸產業鏈。”他表示,如今已有一家當地企業在考慮引進pvc設備,對碳酸鈣進行就近加工。
此外,當地已開始對石料廢漿的出路進行試驗,“正在考慮做磚廠的原料,如果這個試驗成功的話,我們的石材產業就基本沒有可以丟棄的內容了。所有污染物可以做到零排放。”田泳興奮地說,寶興縣如今已能做到廢水零排放,還河水以清澈,如今正考慮如何提高廢漿的附加值,通過專家和企業的銜接,力爭把這個項目做好。
據悉,寶興縣靈關工業集中區今年預計園區產值10億元左右,預計到明年恢復到震前水平20-30億元,“2016-2017的話,預計能到50億元。”田泳介紹說,石材產業的復蘇意味著寶興災后重建的穩步推進,目前,園區正就培育企業上市進行研討,“爭取到2020年,能培養兩三家上市企業。”
此外,園區打造還結合了靈關新城的建設,堅持吸引城鎮居民就地就業,“預計2020年將提供就業崗位9600個,基本滿足鎮內勞動力就地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