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形勢,抱團發展。8日舉行的第三屆水頭國際石材論壇現場人頭攢動。國內外石材人齊聚一堂,除了同行業間的交流外,聆聽業內專家點撥、解讀經濟形勢和行業趨勢,也成為石博會必不可少的智慧大餐。
今年,主辦方邀請了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著名經濟學家、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朱孟楠等業內專家學者,從宏觀經濟和金融視角為水頭乃至中國石材界出謀劃策。南安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許勤榮,副市長黃輝燦出席論壇。
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
傳統工裝市場還有16年發展期
“石材人擔心的2008年金融危機并沒有對市場造成多大影響,2009年-2010年,行業還處在上升階段。但到2012年,石材業增速開始回落,到今年9月增速回落到10%的水平。”鄒傳勝分析,盡管國內石材行業還處在中高速增長階段,但行業下行壓力增大。
他指出,中國的區域發展戰略已經從東、中、西部發展戰略升級到京津冀聯動、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戰略,這給石材行業和企業提出了新的發展課題。
“過去30年,城鎮化給石材行業帶來非常好的契機,石材產量和銷售也一直在增長。”鄒傳勝說,中國去年的城鎮化率大概是53%,要達到70%的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至少還要16年。這意味著,傳統的工程裝修市場還有16年發展期。
那么,在這16年里,還有哪些市場是石材行業有待開發的呢?鄒傳勝認為,家裝市場是未來的主流。“從統計數據看,規模以上零售市場里面,建筑與裝潢材料零售總額的增幅一直保持穩定增長。即使是今年房地產市場不好,建筑與裝潢材料在零售市場上總額依然保持著12%的增幅。”
鄒傳勝給石材人算了一筆賬。根據2012年統計年報,國家城鎮人口71182萬人,政府工作報告人均住房32.9平方米,則住房保有量是234.2億平方米。如果按照國家中等戶型100平方米一套來算,房屋保有量就有2億多套。“家裝市場擁有潛在、巨大的石材需求,16年稍縱即逝,企業如果不抓緊轉型,很快會陷入被動。”鄒傳勝說,“石材產業要從工裝為主向工裝與家裝并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