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安市揚誠機械有限公司里,一塊大板在短短6個小時內就完成了橋切、去背網、水洗、烘干、刮膠、復合、對剖、刮面膠、拋光、打蠟等近20道工序,實現了由普通大理石到“高大上”大理石復合板的華麗轉身,較之前傳統工序減少了42個小時的生產時間。
“我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試運行了,但這是最后一次,明年2月就要把這條生產線送到南通致尊建材。”當揚誠機械董事長楊印春關掉電閘的那一刻,他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生產線的可靠性、穩定性,這條即將交付的生產線已進行不下10次的試運行。
在場的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復合板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白利江說:“該生產線是國內首條最先進的復合板生產線,它的成功開發,標志著復合板石材生產工藝流程自動化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八成復合板機械設備產自揚誠
成立于1998年的新萬龍石業,可以說是福建首家石材復合板企業。2000年以后,石材復合板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前期,國內生產石材復合板的企業都是從臺灣、意大利等地進口設備。2003年前后,晉江晉發、晉江剛正、湖北美佳、南安揚誠機械4家專門生產石材復合板機械的企業相繼出現。
然而,早期做石材復合板的企業產品大多是供給韓國。2006年,韓國經濟調整,韓國本土石材復合板企業興起,眾多中國石材復合板企業深受重挫。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訂單量再度下滑,一部分石材復合板企業被迫轉型。做石材復合板企業的驟減,也使得大批石材復合板機械生產企業紛紛轉向傳統石材機械設備或陶瓷機械設備。
到2009年,早期專業生產石材復合板機械的4家企業,最后只剩下揚誠機械一家。“我熱愛石材復合板行業,也相信它不會這么輕易就倒下去,所以我必須堅持。”說起那段煎熬的日子,一臉堅定的楊印春讓人為之折服。
機會總是留給堅持不懈的人。果不其然,2009年年底,國內經濟呈現企穩回升態勢。繼而,一些堅持做復合板的企業順勢而上,再創行業輝煌,并有不少傳統石材生產企業加入復合板行業。揚誠機械也因此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石材復合板機械比傳統石材機械復雜多了,沒有多年的積淀,很難生產出專業化復合板機械。而揚誠已經做了整整10年,這也是我們能夠領先行業的根本原因。”楊印春說,目前國內石材復合板行業內,超過80%的機械設備都是出自揚誠機械之手,包括宗藝石材、華輝石業、聯峰美石材等幾大復合板生產巨頭。
“之所以選擇揚誠機械,因為他們專業、專注,在業內口碑很好。”宗藝石材總經理呂少友說,目前宗藝石材的全套石材復合板生產線均出自揚誠機械。
全自動生產線可節省70%人力
2014年12月22日,國內首條最先進的全自動復合板生產線在揚誠機械廠試運行成功。據悉,該條生產線已被仁壽石材集團旗下的致尊建材訂購,并將于明年2月投入使用。
“5年前我就開始構想研發一條全自動石材復合板生產線。”楊印春說,囿于時機還不成熟,研發這樣一條生產線,需要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直到2013年,復合板行業日益龐大起來,由于復合板生產工藝復雜、招工難、生產不穩定等問題,全自動生產線成為業內需求。
“一般來說,機臺操作工月薪在3000元-5000元,多的一個月拿一萬多元,少的每個月也有2000多元。工閑一過,要重新招工,工資翻一番也請不到人。這種依靠不穩定人力的生產模式,對以后的市場競爭局面是非常不利的。”白利江分析,而通過加強自動化建設,石材企業直接受益的就是生產效率提高,而且還能防止人為因素造成的質量問題,運用得當的話,將會使產品品質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機器換人是降低勞動成本的需要,之前整條生產線只有后面三分之二的工序自動化,現在前面三分之一的工序也實現自動,全自動生產線可節省70%的人力,壓縮42個小時的生產時間。”楊印春進一步解釋,傳統的半自動生產線往往需要15個人,而全自動生產線只需3個人,制造業勞動密集型企業苦于招不到人的困境有望迎刃而解。
“目前,石材復合板僅占建材市場1%的份額,行業仍處于萌芽期,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白利江告訴記者,石材復合板只有占到建材市場5%的份額,才算進入成長期。而一旦進入成長期,復合板產能就要翻好幾番,因此全自動生產線正是復合板行業高速發展的助推器。
用超聲波檢測復合板質量
除了開發全自動復合板生產線,目前揚誠機械也在專研一款能夠解決復合板出現氣泡、空鼓的問題。
“在石材復合板領域,存在的氣泡、空鼓問題,目前國內并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白利江說,石材復合板在生產過程中膠水比例不協調,可能出現膨脹,也就是所謂的“空鼓”,揚誠機械專研該設備,是在為石材復合板行業長遠發展造福。
楊印春說,生產一款全自動檢測生產設備也是他們一直在做的事,但由于氣泡和空鼓存在于石材面板與基層之間,肉眼是看不到的,唯有借助超聲波才能檢測出來,且膠水比例多少才算一個平衡點,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一直都在跟一些科研機構交流,國家石材質檢中心相關技術人員也到廠進行了多次技術指導。”楊印春告訴記者,目前全自動檢測生產設備已進入研發階段,有望2016年面世。
“超聲波可以檢測氣泡和空鼓的大小,這樣就可以在生產線上直接把大小不符合標準的剔除出來,不進入下一道工序,以免造成浪費。”楊印春補充道,氣泡直徑控制在多大范圍內才是標準,更是需要大量測試,才能得出一個標準值。
“如果全自動檢測生產設備能在2016年面世,就可以一掃設計師的所有疑慮,這也將為石材復合板大面積進軍家裝市場提供強有力的后盾。”白利江說。
“我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試運行了,但這是最后一次,明年2月就要把這條生產線送到南通致尊建材。”當揚誠機械董事長楊印春關掉電閘的那一刻,他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生產線的可靠性、穩定性,這條即將交付的生產線已進行不下10次的試運行。
在場的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復合板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白利江說:“該生產線是國內首條最先進的復合板生產線,它的成功開發,標志著復合板石材生產工藝流程自動化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八成復合板機械設備產自揚誠
成立于1998年的新萬龍石業,可以說是福建首家石材復合板企業。2000年以后,石材復合板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前期,國內生產石材復合板的企業都是從臺灣、意大利等地進口設備。2003年前后,晉江晉發、晉江剛正、湖北美佳、南安揚誠機械4家專門生產石材復合板機械的企業相繼出現。
然而,早期做石材復合板的企業產品大多是供給韓國。2006年,韓國經濟調整,韓國本土石材復合板企業興起,眾多中國石材復合板企業深受重挫。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訂單量再度下滑,一部分石材復合板企業被迫轉型。做石材復合板企業的驟減,也使得大批石材復合板機械生產企業紛紛轉向傳統石材機械設備或陶瓷機械設備。
到2009年,早期專業生產石材復合板機械的4家企業,最后只剩下揚誠機械一家。“我熱愛石材復合板行業,也相信它不會這么輕易就倒下去,所以我必須堅持。”說起那段煎熬的日子,一臉堅定的楊印春讓人為之折服。
機會總是留給堅持不懈的人。果不其然,2009年年底,國內經濟呈現企穩回升態勢。繼而,一些堅持做復合板的企業順勢而上,再創行業輝煌,并有不少傳統石材生產企業加入復合板行業。揚誠機械也因此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石材復合板機械比傳統石材機械復雜多了,沒有多年的積淀,很難生產出專業化復合板機械。而揚誠已經做了整整10年,這也是我們能夠領先行業的根本原因。”楊印春說,目前國內石材復合板行業內,超過80%的機械設備都是出自揚誠機械之手,包括宗藝石材、華輝石業、聯峰美石材等幾大復合板生產巨頭。
“之所以選擇揚誠機械,因為他們專業、專注,在業內口碑很好。”宗藝石材總經理呂少友說,目前宗藝石材的全套石材復合板生產線均出自揚誠機械。
全自動生產線可節省70%人力
2014年12月22日,國內首條最先進的全自動復合板生產線在揚誠機械廠試運行成功。據悉,該條生產線已被仁壽石材集團旗下的致尊建材訂購,并將于明年2月投入使用。
“5年前我就開始構想研發一條全自動石材復合板生產線。”楊印春說,囿于時機還不成熟,研發這樣一條生產線,需要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直到2013年,復合板行業日益龐大起來,由于復合板生產工藝復雜、招工難、生產不穩定等問題,全自動生產線成為業內需求。
“一般來說,機臺操作工月薪在3000元-5000元,多的一個月拿一萬多元,少的每個月也有2000多元。工閑一過,要重新招工,工資翻一番也請不到人。這種依靠不穩定人力的生產模式,對以后的市場競爭局面是非常不利的。”白利江分析,而通過加強自動化建設,石材企業直接受益的就是生產效率提高,而且還能防止人為因素造成的質量問題,運用得當的話,將會使產品品質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機器換人是降低勞動成本的需要,之前整條生產線只有后面三分之二的工序自動化,現在前面三分之一的工序也實現自動,全自動生產線可節省70%的人力,壓縮42個小時的生產時間。”楊印春進一步解釋,傳統的半自動生產線往往需要15個人,而全自動生產線只需3個人,制造業勞動密集型企業苦于招不到人的困境有望迎刃而解。
“目前,石材復合板僅占建材市場1%的份額,行業仍處于萌芽期,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白利江告訴記者,石材復合板只有占到建材市場5%的份額,才算進入成長期。而一旦進入成長期,復合板產能就要翻好幾番,因此全自動生產線正是復合板行業高速發展的助推器。
用超聲波檢測復合板質量
除了開發全自動復合板生產線,目前揚誠機械也在專研一款能夠解決復合板出現氣泡、空鼓的問題。
“在石材復合板領域,存在的氣泡、空鼓問題,目前國內并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白利江說,石材復合板在生產過程中膠水比例不協調,可能出現膨脹,也就是所謂的“空鼓”,揚誠機械專研該設備,是在為石材復合板行業長遠發展造福。
楊印春說,生產一款全自動檢測生產設備也是他們一直在做的事,但由于氣泡和空鼓存在于石材面板與基層之間,肉眼是看不到的,唯有借助超聲波才能檢測出來,且膠水比例多少才算一個平衡點,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一直都在跟一些科研機構交流,國家石材質檢中心相關技術人員也到廠進行了多次技術指導。”楊印春告訴記者,目前全自動檢測生產設備已進入研發階段,有望2016年面世。
“超聲波可以檢測氣泡和空鼓的大小,這樣就可以在生產線上直接把大小不符合標準的剔除出來,不進入下一道工序,以免造成浪費。”楊印春補充道,氣泡直徑控制在多大范圍內才是標準,更是需要大量測試,才能得出一個標準值。
“如果全自動檢測生產設備能在2016年面世,就可以一掃設計師的所有疑慮,這也將為石材復合板大面積進軍家裝市場提供強有力的后盾。”白利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