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影雕圖示
第一次接觸到影雕,完全被它所呈現在眼前的視覺效果給深深的震撼到了。不得不說,石材影雕,確實是“中華一絕”,堪稱是石雕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它不僅準確地表現了原作的意境,而且充分顯示出石雕獨特的藝術風格。不管是古今人物、風光名勝、飛禽走獸,還是花卉果蔬、山川平疇,雕琢的畫面無不纖細入微,超塵脫俗。產品大的上百平方米,氣勢雄渾,精巧絕倫;小有僅有4-5公分,精細入微,小巧玲瓏。
以前也見過在石頭上面刻字的,還有像那種在很大一塊面積上的石頭上雕刻圖案的浮雕。盡管也都有雄偉壯觀、氣勢磅礴之感。但是卻沒有一個可以像影雕這樣,每每看到都會給人一種無限的視覺享受和震撼的畫面沖擊感。一直在想人們已經可以造出氣勢恢宏的石頭浮雕了,為什么還會挖空心思發明出影雕來。
但是現在,我想我知道答案了。浮雕和影雕,雖然主要的元件都是石頭,可是所代表的意義卻有本質上的區別。浮雕藝術在世界上到處都有,從古埃及到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神廟和墓碑的雕塑,在中國的廟宇、洞窟和君王的陵墓也有許多浮雕藝術,著名的比如有昭陵六駿。埃及的“負”浮雕,浮雕的形象是沉入材料的平面里去的,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而據我了解,影雕創于“文革”時期。荒誕的歲月里,對偉人領袖“誓死捍衛”熾熱的“獻忠心”的活動中,有人提出能否采用“針黑白”的工藝雕琢一幅毛主席的像。這個新穎又大膽的想法即刻為虔誠的人們接受。憑著對偉人領袖十二分的熱愛和崇拜,人們開始一“針”一“針”地琢起來。毛澤東高大的形象屹立在北戴河的沙灘,背景是涌上來的海浪,第一幅影雕作品就這樣誕生了。
了解到影雕誕生的背景后,再也不能把影雕和浮雕擺在同一個層面上來做比較了。浮雕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人們為了追求建筑的美感而想出來的藝術手段,可是影雕,代表的卻是中華名族兒女對毛主席對祖國的熱愛和崇敬。把這樣的愛國情懷那里與藝術美感最比較,確實是不恰當的。
石材影雕從誕生之初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很長一段歲月。工藝也從最初的老藝人用一根針一雙手這樣一點一點的雕琢變成了現在的一臺機器,一塊石頭就可以完成一幅影雕作品的轉換。時代變了,藝術當然也要融入科學高科技的元素。武漢三工光電自主研發生產的石材激光影雕機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根據石材的特性,研制除了專屬于石材影雕的一款新型激光產品。不得不說激光技術絕對是近年來發展得最火熱的高新技術,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能跟激光扯上那么一點關系。美容行業需要激光、醫療行業也需要激光、現在傳統制造業建筑行業也都需要激光,激光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秒中。我們的傳統工藝當然也要隨著時代的轉變而與之做出相應的調整,古語有云:變則通,則興;不變則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