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廣告的下一個風口
答案是肯定的,秒銀科技總裁馬昭德篤定地說。
對于這樣囂張的回答,本大俠自然不會輕信,于是我一路殺到秒銀科技找馬德昭喝茶。
馬德昭更囂張地列出了秒銀科技2014年的賬單:
秒賺——秒銀科技核心產品,于2014年婦女節上線,不到一年時間,收獲1000萬用戶,20%的活躍用戶,30萬商家,交易額突破20億。
而秒賺本身,竟是一款APP,看廣告的APP!
這怎么可能!人人討厭看廣告!怎么會有專門看廣告的APP!而且還有200萬活躍粉絲!
很簡單,既然人們討厭看廣告,我們就想辦法讓他們愛看廣告,馬德昭氣定神閑地說。
秒賺的靈感,來自上世紀美國“百貨商店之父”約翰·沃納梅克的一句質疑,這句質疑:我知道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無用的,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很明顯,這句質疑,是所有商家的困惑。他們投紙媒、電視、網絡、戶外廣告,但收到的效果都相形見絀,遠遠低于預估值。對此,馬德昭分析出一下幾點其它廣告平臺弊端:
1、訴求不準,對牛彈琴;
2、假大空套,胡編亂造;
3、載體太少,傳播量小。
到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又多了一條:傳統廣告不能深入到消費者的每個生活廣角,比如在床上,比如在廚房。
用互聯網思維做廣告,讓這一半無用的錢“活”過來,馬德昭認為,是勢在必行的持續發展之道。于是2014年,乘著移動互聯網的興盛長風,秒賺應運而生。
秒賺的所有特點,只有一點,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痛點:不愛看廣告怎么辦?馬德昭覺得,第一步要做的,是大數據。
秒賺的廣告數據和信息,能精確到廣告投放企業的性質、產品、地點、電話,甚至直接負責人,所有內容都有跡可循、有證可查,消除了廣告本身虛假的存在。
同時,秒銀科技自主研發的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會記錄所有注冊用戶的愛好、年齡、收入等信息,甄別出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從而將不同類型的廣告分散發布給這些用戶,提高傳播精準度。
當然,僅有這些肯定沒人買賬:你記錄有毛用,我看廣告又沒有好處!馬昭德另辟蹊徑:你看廣告我送錢,而且是看一次送一次;用戶不需充值,不擔風險,唯一需要支出的,是碎片化時間。
這是秒賺最具特色的功能所在。用戶點擊上面的廣告,會自動扣取商家1毛錢,其中7分錢分給用戶,剩余3分分給組織看廣告的用戶群。就這樣戳戳點點,每個用戶每天能獲取5-12元的收入,且高于5元,就能提現。
當然,這些錢還只是渣渣,重要的還在分享,這也是馬昭德的初衷——通過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用戶將秒賺分享給朋友或粉絲,他們注冊后,用戶可獲得企業30%的廣告費用;你如果申請成為代理商,那么將能獲得65%的廣告費。據馬昭德給予的數據顯示,普通用戶最高日賺1萬多,代理商就更是屌得沒朋友。
用一枚山寨手機,實現日入過萬的收入,用戶如何能抵擋當中的誘惑,如何能不愛上廣告?
結語
每個時代,必有某個行業或平臺的唱衰,也必有另一個平臺的崛起,關鍵在于,你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時代。
移動互聯網時代,當廣告行業哀嚎遍野的時候,馬昭德卻乘上了時代的風頭,將垂死的廣告行業做得蔚然成風;在外人看來,去年的可人收獲,于他卻只是一個小小試水。2015年,他將繼續迎著這股風頭,向著200億的目標,昂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