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奧力石材,很多人腦海中立馬會閃過這樣一些詞匯:路易十三、人造石、礦山。
2004年,南安石企林立。剛剛成立的奧力石材,不過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加工廠,替一些石材貿易商把石材荒料加工成客戶所需的產品。
如今,奧力石材已迅速成長為一家集石材礦山開采、石材產品深加工、人造石、工程裝修為一體的大型石材企業,僅在官橋鎮設立的生產基地,總投資額就達2.5億元,連續幾年被評為南安市明星企業。
買下多處礦山
手握定價話語權
2004年,二十出頭的呂聯東、呂奉先兄弟,加入創業大軍。
奧力公司起步時,僅是一家小型石材加工廠,一些忙不過來的石材大企會將部分訂單交由他們代加工,或是一些沒有加工設備的大石材貿易商也會找他們幫忙加工石材。
2006年,不甘心只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奧力石材,開始籌辦自己的石材加工基地。通過礦山包銷的方式,他將大理石荒料運回國內,加工成半成品,再通過批發渠道售賣出去。2007年,加工基地的面積達100畝,目前規模已擴大了一倍。
為了加工出質量最上乘的石材產品,奧力石材不惜花重金從國內外引進先進的石材加工設備和專業人才,這種習慣一直延續至今。
如今,奧力公司的生產基地,擁有12組進口鉆石拉鋸、4組自動磨機、10臺紅外線機及數十臺大型生產設備。這些精良的設備,為企業帶來良好的口碑,也使得奧力石材的生產規模在行業中名列前茅。
在南安1500多家的石材企業中,80%以上的石材企業運營模式趨同。愈演愈烈的同質化競爭,使得不少石企深陷“低價競爭”的泥潭。隨著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逐年攀升,石材行業的暴利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要生存,掌握核心競爭力非常重要。”奧力石材總經理呂聯東說,奧力石材掌握核心競爭力的方式,就是向產業鏈的“兩頭”延伸。
2010年,奧力石材開始在世界各地購買礦山。目前,奧力石材在世界各地已掌握了多處礦山的開采權,其最有特色的石材品種——路易十三,就是出自自有礦山。近兩年,奧力石材還開發出路易十四、宇宙米黃等特色大理石品種,其年儲存石材荒料可達15萬立方米。
“控制了礦山就控制了資源,也就控制了荒料的定價權,即使荒料價格年年上漲,企業依然穩收利潤。”呂聯東說,產業鏈的另一頭是工程,這也是利潤較高的一個環節。兩年前,奧力石業成立工程部,對全國各地的工程進行追蹤管控。
“今年,我們打算建一個面積3500平方米左右的石材精加工中心,把奧力工程所需的各種配套,如異形加工、水刀拼花、馬賽克、工程板等,集中在一起,整合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提升工程的整體配套能力。”呂聯東說。
角逐人造石市場
明年加碼2條生產線
說到奧力石材,可能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人造石。
在今年3月的第十三屆廈門石材展上,奧力石材也以人造石作為重磅主推的產品,很明顯,它想借助廈門石材展這一國內外客商云集的機會,樹立企業人造石的品牌形象。
奧力石材角逐人造石市場,是在2009年。這一年,公司從國外引進了兩條先進的人造石生產線。今年下半年,奧力人造石有望進入南安人造石行業五強。
“去年,陶瓷大腕東鵬一下子加碼了10條人造石生產線,高調進軍人造石市場,可見人造石的市場前景不可限量。”呂聯東表示,未來人造石也將是奧力的主要戰略產品,公司計劃明年再增加2條人造石生產線。
目前奧力石材正嘗試進軍家裝市場,準備打響人造石高端品牌。他們還將成立一個專門的營銷機構進行品牌推廣,高端產品將以專賣店的形式銷售,中低端產品以批發為主。
“石材為什么一直無法做品牌?因為石材不是標準產品,但人造石可以。我們可以像賣瓷磚一樣賣人造石,家裝這塊蛋糕很大。”呂聯東說。
出口逆勢上揚
今年業績有望翻番
這幾年,全球經濟的不景氣拖累了石材出口,特別是之前以出口為主的石企,更是遭遇寒流。據統計,去年國內石材出口額下滑了30%,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出口企業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
然而,奧力石材卻打算擴大出口份額。去年,他們在廈門注冊了一個出口公司,取得了自營進出口權,目前出口業務占總業務的比重已達10%-15%。
“奧力石材之前出口比較薄弱,雖然現在經濟形勢不好,但原有的出口渠道也不能放,一旦經濟復蘇,市場需求量將井噴。如果現在維護好渠道,市場回暖時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投資回報。”在呂聯東看來,出口30%、國內批發40%、工程30%是非常完美的結構,企業將獲得更多利潤。
在今年的廈門石材展上,奧力人造石也斬獲了不少出口訂單,特別是來自俄羅斯、柬埔寨、越南及一些歐盟國家。
“俄羅斯、柬埔寨、越南都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石材需求量大,而歐債危機削弱了歐美國家的購買力,反而增加了對價格低廉的人造石的需求。”呂聯東說。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實現業績翻番,對于這個目標的實現我很有信心。”呂聯東說,奧力石業有信心在未來兩三年內,納稅額進入官橋鎮工業企業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