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頭鎮,位于南安市南部沿海,中國石材城。與廈門經濟特區接壤,有泉州“南大門”之稱。全鎮面積117平方公里,人口10.3萬,是閩南僑鄉重鎮。
水頭地處泉廈中心位置,國道324線橫貫全境,泉廈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并在樸里設有一個入口處。距廈門國際機場僅58公里,距晉江機場僅15公里。海運發達,全鎮擁有5個上百噸級的碼頭,可直達廣州、上海、寧波等城市。有全國進出口量最大的廈門提供強勁的進出口保障。
水頭鎮擁有獨特的產業基礎優勢。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欣然為“中國•水頭閩南建材第一市場”題字———中國石材城。從此,石材產業就在水頭鎮鑄就了它不可動搖的支柱產業地位,為未來水頭鎮經濟的發展撐起了一片藍天,并促使水頭鎮在日后逐步形成以石材為龍頭,成為輻射全國、影響亞太,的國際建材的人、財、物、信息流重要集散地。
水頭鎮明確產業發展導向,鼓勵企業轉變粗加工石材產品大量輸出的經營方式,鼓勵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在產品結構調整上實現突破,搞專業化深加工協作,使產品呈專業化,精品化。打造出口產品,以深加工高附加值異型石材、大理石、花崗石大板、薄板、復合板為主,面向出口與承攬工程安裝。此外,水頭鎮還鼓勵企業轉變傳統產品觀念,不斷開發新品,開發一些適應市場流行款式的產品,研發高檔石材新產品,如馬賽克、文化石、人造石等。大力發展石材配套產業,規劃開發水頭石材深度加工基地,加大招商選資力度,進一步延長產業鏈,調整優化產品結構。
"中國石材城"--閩南建材第一市場位于南安市水頭鎮,周邊匯集了大型石材生產企業700多家(其中包括康利、東升、溪石等知名石材企業),年產石板材1億多平方米,工藝石材5000萬才,占據全國石材產量的40%以上。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石材物流中心及最大的石材進出口基地,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石材批發市場。市場建于1998年底,占地800畝,經營面積30萬平方米,由"石板材城"、"閩南石材荒料市場"、"石材陶瓷綜合城"和"石材加工區"四大板塊組成,擁有店鋪900間,接納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礦山、石材加工和經銷商500多家,經營國內外名優特石材千余種,年交易額30億元,是我國最大的"建材超市"、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管理規范化程度最高的石材批發市場。2005年,該市場躋身首批全國"五星級建材市場"行列。
水頭石材產業特點:水頭大小石材廠近1千家,有兩大建材市場(閩南第一建材市場和澳盛建材市場),廠家如村落一般匯集一處,也有一些廠家向周邊延伸發展。其發展不受空間的束縛,大部分廠家主要是生產批發板材。國內大部分的大中型廠家都集中在此。但大部分的中小廠家的設備簡單,一般只是簡單的圓盤踞和手扶磨機,生產速度慢。
市場分工細,有專業的加工隊伍,可以為廠商節省大量的成本;福建人勤勞、樸實、聰明,不排外;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水頭石材企業廣告推廣意識好,在高速路、國道、街頭、樓牌、車牌等都有大量的廣告牌;交通條件優越,福建水頭在很多方面已經趕超云浮,成為了國內石材的第一品牌。水頭石材目前廠商競相壓價,價格競爭激烈,還有大廠家的強勢壓力。另外,由于水頭分工細,有專業的加工隊伍,使得廠商們固守現狀,不想添加設備,或擴大廠房,從而限制了自身的發展。
政府是企業的領導者,是企業明確發展方向的旗幟,好的企業在政府的引導下,結合相關政策,大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