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聯石材市場殘存的商戶門頭上已經打上了新地址,意味著即將從這里徹底告別。
“現通知你單位從即日起停止對生產性石材加工企業銷售380伏動力電,望你公司積極主動配合政府工作,嚴格執行。”2016年春節過后,一份通州區臺湖鎮人民政府下發給北京西聯聯合國際石材交易市場有限公司的《關于停止銷售380伏動力電的通知》,給北京西聯石材市場殘余的商戶釋放了一個信號:在結束朝陽區部分的拆遷后,通州部分的強制清退工作也將正式啟動,石材類批發市場即將全部退出京城五環。
西聯被下達“逐客令”
停止對生產性石材加工企業銷售380伏動力電,直接標志著“前店后廠”模式被叫停。這個將專賣店和生產廠房綁在一起的模式,曾給西聯石材市場帶來重要的競爭優勢:客戶來了就能直觀依據廠內的石材樣板迅速下訂單,企業也能夠隨時監管石材生產,避免廠店分家給物流和銷售帶來麻煩。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停止380伏動力電的供應,無異于釜底抽薪,是政府給西聯下達的“逐客令”。“石材加工是西聯一個重要的部分,不讓加工了,在那里也就沒什么意義了,客戶總不能在北京買了產品后,到香河加工吧?”
4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走進西聯國際市場看到,曾經的機器轟鳴聲歸于平靜,曾經車水馬龍的主干道上只是偶爾駛過一輛卡車或轎車。“過去這里最輝煌的時候,小轎車都不敢開進來,因為很難找到停車位。”位于一區大戶區的華天恒宇洞石銷售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感慨,他身后占地數百平米的加工車間大門緊鎖。
強制清退成大勢所趨
這是西聯石材市場三年內第二次面臨清退。
早在2013年底,這個橫跨朝陽、通州兩區,占地430畝的北方重要石材集散地,便被下達“限拆令”。如今,西聯國際位于朝陽區的部分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青蔥的樹苗。
在2016年通州區臺湖鎮政府發布的這份通知中,除了國務院下達的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和北京市下達的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外,《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全區商品交易市場調整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也成為西聯國際石材市場限電的重要依據。
如果說2013年西聯國際石材市場被下達“限拆令”,主要是朝陽區政府因為“前店后廠”模式造成嚴重安全隱患而采取的“一家之舉”,那么2016年在通州區“突出綠色、宜居、人文、智慧發展,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市行政副中心”寫入“十三五”規劃,以及北京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出臺的兩大背景下,強制清退西聯石材市場,便是大勢所趨了。
石材批發退出五環
“西聯的拆遷大概會在今年底完成。”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隨著限電等措施的出臺,大量商戶已經主動離開西聯另尋他處,這將大大減少拆遷的阻力。
4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在西聯石材市場看到,一區七排35個鋪面中,已全店清空搬走的便有16家,大戶企業多在招牌上明確標明天津、河北新廠址和聯系方式,新廠招聘員工的廣告更是隨處可見。西聯國際物業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沒有搬走的店鋪多是沒有找到新的經營場所,或是將此處作為倉儲地。
“西聯拆遷后,附近只剩下易開元和京閩聯盛還在經營石材,但規模上根本無法和西聯相比,前者只能算作花崗巖市場,后者只有兩三家店鋪,都算不上石材批發市場。”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西聯國際的清退,意味著石材類批發市場將徹底揮別京城五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