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裝飾石材出問題 消費維權來幫忙
大理石由石灰巖和白云巖在高溫高壓作用下,礦物質重新結晶和變質而成,有美麗的天然顏色,因此,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用大理石來裝修自己的新家。
2015年底,家住滎經縣的周女士拿到新房后,在雨城區某石材廠預定了價值1.8萬元的裝飾石材,天然大理石、人造石都有。
等到新房裝修、需要安裝石材時,周女士發現,石材廠送來的天然大理石存在很多裂縫。她當場對石材的質量提出質疑,但廠方人員以“天然大理石有裂縫屬正常現象”進行了回答。
“當時,石材廠的工作人員說,可以對裂縫進行填縫處理,裝修效果不會受影響。”周女士聽信了對方的話,對石材進行了安裝。誰知,安裝完成后,石材的縫隙十分明顯,嚴重影響了新家的整體美觀和安全系數,周女士向廠家提出賠償要求。
雙方協商未果后,今年5月初,周女士向相關部門投訴。
雨城區工商質監局立即安排調解人員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核查,“一些大理石確實存在較多的天然缺陷,像裂縫,砂眼,疏松,夾生等,如果這些缺陷沒有進行較好地修復和彌補,安裝鋪設后,受潮濕、磨損的影響,缺陷還會逐漸擴延。”
經過實地查看,調解人員發現,石材上出現的裂縫并非天然,“根據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國標GBT19766-2005的標準,質量合格的大理石表面裂紋長度不得超過10毫米,而周女士家中石材的裂縫,幾乎是內部整體的斷裂。”經推斷,石材應當是運輸過程中,人為造成的損害。
經過調解,最終,石材廠同意一次性賠償周女士9000元,周女士也對調解結果表示滿意。
近年來,我市房地產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帶動家裝等相關產業逐漸升溫,相關投訴、糾紛也層出不窮,“就我們接到的家裝方面的投訴來看,裝修材料在質量方面的爭議比較常見。”雨城區工商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家裝是一項“不可逆”的工程,一旦出現問題,“返工重做”的代價是巨大的,“一方面,相關商家要誠信經營,嚴格自律;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應實時監督整個過程,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喊停’,把損失減到最小,如果出現糾紛,可撥打12315投訴。”來源:雅安日報\北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