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的種類
現今常用的石材種類分為四大類:沉積巖、變質巖、火成巖和人造石。
一、沉積巖
沉積巖是由冰川、河流、風、海洋和植物等有機體中的碎屑脫離出來,沉積形成巖石礦床,并經過數百萬年的高溫高壓固結而成。
1、石灰石: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礦物顆粒和晶體結構不多見,表面平滑,呈小顆粒狀。硬度不一,有些致密石灰石可以拋光。顏色有黑、灰、白、黃和褐色。石灰石含海水形成的石灰,故而得名。
2、砂巖:由石英顆粒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和氧化鐵。
3、皂石:由各種滑石形成,很軟。它是耐磨的致密礦,不易產生污跡。
4、化石:含海洋貝類、植物天然化石,被認為是石灰石。
5、石灰華(孔石):一般是奶油色或淡紅色,由溫泉的方解石沉積而成。因水流從石頭中穿過而形成很多小孔,這些小孔常用合成樹脂或水泥填滿,否則需要大量的養護工作。屬于石灰石和大理石。
二、變質巖
變質巖是在高溫高壓和礦物質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種石頭自然變質成的另一種石頭。質變可能是重結晶、紋理改變或顏色改變。
1、大理石:是重結晶的石灰巖,石灰巖在高溫高壓下變軟,并在所含礦物質發生變化時重新結晶形成大理石。主要成分是鈣和白云石,顏色很多,通常有明顯的花紋,礦物顆粒很多。摩氏硬度在2.5到5之間。
大理石分為三類:
白云石:菱鎂礦(碳酸鈣鎂)含量40%以上
鎂橄欖石:菱鎂礦(碳酸鈣鎂)含量在5%到40%之間。
方解石:菱鎂礦(碳酸鈣鎂)含量少于5%
2、板石:由黏土巖、沉積頁巖(有時由石英石)形成的變質巖,礦物顆粒微細,薄而易碎,通常為黑、灰或綠色。
3.蛇紋石:因其花紋似蛇皮而得名,最常見的顏色為綠色和褐色。摩氏硬度在2.5至4之間。含大量的鎂,源于火成巖。重結晶作用和鉆石拋光效果有時不佳。
三、火成巖
火成巖主要由火山材料形成,如巖漿。地表下的液體巖漿冷卻、凝固。礦物質氣體和液體滲入巖石而形成新的結晶和各種顏色。
花崗巖:主要由石英(35%)、長石(45%)和鉀形成,一般為深顏色。方解石即使含有也非常少。質地非常堅硬,比大理石養護要容易,但仍有小孔,并會產生污跡。按照石英、云母和長石的混合比列不同,花崗巖分為不同類型。黑花崗巖即鈣長石,所含石英、長石極少,其成分不同于真正的花崗巖。
四、人造石
人造石是用非天然的混合物制成的,如樹脂、水泥加碎石黏合劑。
水磨石:大理石和花崗巖碎片嵌入水泥混合物中。
凝聚石或聚集石:大理石碎片嵌入有顏色的樹脂混合物中。
文化石或仿造石:樹脂混合物上油漆或與油漆混合,貌似大理石。
石材的顏色
石材由不同種類的天然礦物質形成。大理石的主要固結成分是鈣,碳酸鈣是大理石天然的固結成分。某些黏性礦物質在石材形成過程中摻雜進鈣里,從而形成絢麗的色彩。黏性礦物質也是花崗石和其它天然石材的染色劑。
石材顏色: 礦物質:
黑 黑云母、角閃石、碳
褐 褐鐵礦
灰 各種礦物
綠 云母、氯化物、硅酸鹽
紅 赤鐵礦
白 長石、方解石、白云石
黃 褐鐵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礦物質: 礦物質顏色:
輝石 褐、綠、黑、紫
黑云母 黑、褐、綠
方解石 珍珠色和灰白色
白云石 無色、粉紅、淡褐色
長石 黃、白、粉紅、綠、灰
赤鐵礦 金屬灰或黑色
角閃石 綠、黃、褐、黑
褐鐵礦 黑、褐、或黃
硫磺 淡金黃色
礦物質有各種晶體屬性,不同屬性有不同顏色。例如,輝石(見上表)有不同晶體屬性,每種屬性有各自的顏色。各種礦物屬性摻雜在一起,并在高溫高壓作用下,形成石材絢麗多采的顏色和各種各樣的結晶。
大理石的顏色和花紋顆粒是在地球溫度升高時,液體礦物質從巖石中流過而形成的。高溫使石灰石變軟,液體礦物質得以通過,當地球冷卻時,礦物流停止流動,逐漸便硬,成為現在的樣子。
因為使用清潔劑不正確,使用臟水拖洗,以及使用非石材養護專用的清潔劑,石材細微的顏色常被改變。陽光也能使天然石材腿色。
天然石材的幾種特性
1.耐火性
各種石材皆不同,有些石材在高溫作用下,發生化學分解。
(1)石膏:在大于 107 ℃時分解。
(2)石灰石、大理石:在大于 910 ℃時分解。
(3)花崗石:在 600 ℃時因組成礦物受熱不均而裂開。
2.膨脹及收縮
石材也是熱脹冷縮,但若受熱后再冷卻,其收縮不能回復至原來體積,而必保留一部份成為永久性膨脹;美國兵工廠曾試驗由0℃至 100℃,再降到0℃,測出永久膨脹增加之度為0.02—0.045%。
3.耐凍性
石材在潮濕狀態下,能抵抗凍融而不發生顯著之破壞者,此性能稱為耐凍性。巖石孔隙內的水份在溫度低到攝氏零下 20℃時,發生凍結,孔隙內水份膨脹比原有體積大1/10,巖石若不能抵抗此種膨脹所發生之力,便會出現破壞現象。一般若吸水率小于0.5%,就不考慮其抗凍性能。
4.抗壓強度
石材的抗壓強度會因礦物成份、結晶粗細、膠結物質的均勻性、荷重面積、荷重作用與解理所成角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若其他條件相同,通常結晶顆粒細小而彼此粘結一起的致密材料,具有較高強度。致密的火山巖在乾燥及飽和水份後,抗壓強度并無差異(吸水率極低),若屬多孔性及怕水之膠結巖石,其乾燥及潮濕之強度,就有顯著差別。
天然石材的選用
石材主要用于建筑飾域領域,與其他的裝修材料相比,最大的特點在于:石材屬于天然礦產,在許多方面如顏色、質感、線條、硬度等均有其獨特的裝飾性。除了石材的種類、顏色意外,石材的價格、品質掌握以及耐久性也是選用的主要考慮因素:
一、價格:石材屬于天然礦石,不同的石材由于其品質、數量、開采地、加工工藝等不同,在價格上也會有顯著的差異。這就要求業主與設計師根據工程預算選擇相應的石材。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對石材價格有相當程度的了解。現在國內的石材消費者在觀念上大多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價格高的石材就是好石材,或進口石材就是比國產石材好。
當然應當肯定進口的藍鉆、印度紅等石材的獨特裝飾性,具有不可替代的裝飾效果。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國產石材如大花綠、寶興白、黑白松、杭杰、宜興咖啡、中國黑及豐鎮黑等石材并不比進口大花綠、巴西白、黑白松、啡網紋、黑麻石等石材的品質差,甚至有一些品種更優于進口產品。
如果我們對這些品種的價格做一下比較,則不難看出進口產品是國產同類產品的3~5倍。那么我們的消費者為個么不選擇這些物美價廉的國產石材呢?作為房地產開發商,我們覺得國內的石材企業還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國人對于國外的石材還存在盲目崇拜的情況。
二、石材品質的掌握
1、顏色。除了盡量避免使用有較明顯色差的石材外,還應避免使用有色疤的石材。
2、石材的成份含量。首先避免使用含有過高的硫化鐵、鹽份、炭質、粘土等有害物質的石材;其次避免使用含有過高膨脹系數、導熱電礦物成份的石材。
三、使用年限及耐久性
石材在裝飾材料中的地位很高,又具有不可替代的裝飾性,普遍用于建筑物的"門面"之上,所以業主都希望石材與建筑物具有相同的生命力。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的石材,不僅可以保證建筑物外裝的美觀,更可以延長建筑物的整修周期。那么使有石材作為外墻及地面和大廳內的裝飾材料時,必須對石材做以下幾方面的考察:
1、物理性能 石材必須可以承受包括重力、風客、震動、溫度變化、磨損、荷重等許多外力的破壞。這就要求石材的各種強度要高,特別是高位安裝的石材。
2、化學性能 石材必須對風化、水化、溶解、脫水、酸化,還原和碳酸鹽等化學侵蝕具有相當的抵抗力。做到這一點必須讓石材具有防水功能。
3、結構強度 在選用具有方向性的石材如:板巖、頁巖時,必須注意其不同方向的結構強度。
4、吸水率 石材在末被開采時分子結構比較穩定,但是裸露于大氣中時,就發生了石材內部礦物質間的配合不良,如石灰石遇酸(空氣中的亞硫酸氣體與水的反應生成物)溶解表形成硫酸鈣,導致砂巖的崩塌等。因此,選作石材時應盡量選擇孔隙分布均勻、孔徑小、吸水率低的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