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隨著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作為裝修重要材料之一的石材,消耗量也在大幅上漲,隨著全國區域經濟結構調整、東部地區石材資源日趨枯竭和開發成本上升,石材產業由東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貴州省作為我國重要的優質石材產地,石材資源豐富,貴州省政府已經明確到2020年將石材工業打造成千億產值的產業目標,這將為貴州省石材產業的發展帶來強勁動力和新的發展契機。
而作為黔中經濟開發區的核心城市、“貴陽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安順市成為多數東部石材企業青睞的落腳地,安順市也借助當地石材資源、區位、交通等優勢,開始深度挖掘石材市場。
重新煥發生機
盡管如此,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豐富的石材資源并沒有給安順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多少積極變化,相反,喀斯特地貌地形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絆腳石,該市的石材產業也一直處于小規模發展階段。
“留下來的都是一些石材小作坊,形成不了品牌,銷售到沿海地區的石材只是少部分的原材料、半成品。”貴州鎮寧自治縣工經局局長謝濤說,眼看著當地擁有豐富的石材資源,卻不能發揮真正作用,心里感到非常惋惜。
石材業投資少、見效快,當時一些民營企業或者個體投資,對石材礦山建設程序忽略,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尤其是對安全生產缺乏足夠重視,缺乏對開發石材資源的限制和礦山建設技術規范,多年來形成了“小、土、散、亂”的局面。
2010年,貴州省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明確把石材產業作為工業發展的重大項目。2015年,貴州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石材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優化產業布局、強化品牌建設、推動規模經營,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步伐,努力把石材產業培育成為貴州省重要的特色優勢支柱產業。至此,安順市石材業獲得了重新煥發生機的機會。
電商平臺化解石材產品流轉
當下,伴隨著市場需求的升級變化,傳統石材行業單一的生產和銷售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在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傳統銷售模式占據門面空間,浪費大量租金,容易使石材產品磨損,成本太高。”從廣東前來安順參加第二屆貴州(安順)國際石材博覽會的機械經銷商彭汕說,“完全可以用機器進行1:1掃描,將樣本圖片傳輸到網上,客戶可以在網上進行瀏覽并下單購買。”彭汕把這種營銷模式稱之為“互聯網+石材產品”。
近年來, 隨著電子商務的逐漸興起,安順市鎮寧自治縣順勢而為,引導全縣石材企業進軍互聯網這一新鮮領域,鼓勵石材公司在全國率先進入到互聯網領域,創建“貴石網”,為消費者創建“私人訂制、量體裁衣”的互聯網新模式。據貴州晨春石業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李垚葳介紹,“貴石網”是一個覆蓋在線交易、倉儲保管、在線融資、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功能的B2B綜合平臺,“去中間化”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在該平臺上,消費者可以準確搜索到自己想要的產品,甚至可以直接與商家進行雙向互動,減少交易的中間環節,大大減少消費者的采購成本。
另外,在集群化發展的道路上,安順市還重點發展板材、異型石材、創意設計石文化產品、人造石等綜合利用產品,打造全國石材產業布局中新的增長極。目前,在鎮寧自治縣境內占地3000畝的西南石材交易中心一期工程將建成,到2020年,石材及相關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基本實現產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