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帶動效應明顯,景氣繼續小幅推升
--2016年11月“中國·水頭石材指數”月看點
據“中國·水頭石材指數”信息系統監測,11月份石材景氣指數收報于85.07點,環比上升4.27點,上升約5.29%,同比上升1.66點,上升約1.99%。11月在石博會利好帶動下,各項指標穩中有增,訂單及銷量增長趨勢明顯,但接近年底,后市預期略顯消極,本月景氣指數延續上月走勢,繼續小幅推升。
一、景氣指數看點
通過對產量、銷量、訂單、庫存、勞動用工、經濟效益等幾項主要指標與上月對比及對下月景氣預測等進行市場調查,對主觀判斷結果進行統計得出,11月份石材景氣指數收報于85.07點,環比上升4.27點,上升約5.29%,同比上升1.66點,上升約1.99%。11月份景氣指數繼續小幅回升。
據調查結果顯示,本月約19.6%的樣本企業認為各項指標較上期有所增長,53.1%認為各項指標與上期持平,27.2%認為各項指標較上期減少。與上月指標所占比例相比,本月認為各項指標較上期增長的比例有所回升,上升了1.1個點,接近20%;認為持平的比例出現下降,下降了2.3個點;認為減少的比例有所上升,上升了1.1個點。可見本月景氣指標穩中趨好。
從本月各項指標來看,樣本企業認為各項指標環比增加的比例最大的依次是庫存、銷量及產量,占比分別為30.4%、23.2%、21.4%。認為各指標環比持平的比例最大的依次是勞動用工、庫存、訂單、產量,占比均超過50%,其他指標則低于50%。與10月份景氣各項指標所占比例相比,除了認為產量環比增加的比例持平、用工環比增加的比例略有下降外,認為其他指標環比增加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其中占比上升最多的是銷量及庫存,均上升了7.1個點,其次是訂單及經濟效益,均上升了5.4個點。而除了認為產量及用工環比持平的比例上升外、認為其他指標環比持平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其中占比下降最多的是經濟效益,下降了9個點,其次是銷量及庫存,均下降了5.4點。總體來說本月各指標環比仍趨穩,并有增長的勢頭。
樣本企業對下月景氣度的預測結果顯示,11月份樣本企業對自身下月經營狀況的判斷:19.6%認為將向好,46.4%認為將持平,33.9%認為將下降。樣本企業對石材行業下月景氣度的總體判斷是:44.6%認為將持平,19.6%認為將上升,35.7%認為將下降。與10月份相比,認為下月這兩項指標將下降的比例均繼續上升,并均超過1/3,可見下月企業經營狀況及行業景氣度或均呈下降趨勢。
二、月價格指數看點
據系統監測,11月份石材價格指數收報于95.66點,與10月相比下調0.03點,下調約0.03%。月價格同比指數為97.70點,月價格同比下降約2.30%。11月石材價格指數微幅下調,走勢逐漸趨穩,水平較去年同期下降。從周價格指數走勢來看,本月石材周價格指數呈現出小幅波動調整的走勢。其中其他石材類價格繼續持平,花崗石類價格持續下調,而大理石、合成大理石類價格均微幅回升。本月在水頭石博會利好帶動下,市場人氣有所升溫,成交額提高,荒料及大板價格普遍有所上調。
大理石類本月價格指數收報于97.16點,較10月份上調0.07點,上調約0.08%,月價格同比指數為100.09點,月價格同比上升0.09%。本月大理石價格指數波動回升、周價格呈現波動調整的態勢。其中成品月價格繼續持平,荒料價格繼續小幅推升、大板價格也微式回升。本月在展會利好效應下,市場行情有所升溫,荒料及大板價格略有上調,特別是質量等級較高、材質較好的品種,價格明顯上調,但也有少部分舊庫存降價處理。總的來說本月大理石價格呈微幅回升的趨勢。
花崗石類本月價格指數收報于87.87點,與10月份相比下調0.42點,下調0.47%,月價格同比指數為88.53點,同比下降11.47%,降幅略微擴大。本月花崗石價格指數持續下調,但降幅明顯收窄,走勢趨緩,周價格呈現上旬下調、中旬回升后趨穩的走勢。其中除荒料價格有所回升外,大板及成品價格均持續下降。由于材質差異,本月花崗石價格持續下調。
合成大理石類本月價格收報于100.29點,上調0.06點,上調0.06%,月價格同比指數為99.78點,同比下降0.22%。本月合成大理石價格繼續微幅推升,周價格指數呈現上旬走勢平穩,中下旬持續推升的趨勢。其中除大板價格繼續小幅回升外,荒料、成品價格環比均持平。
其他石材類本月價格指數收報于90.00點,繼續保持平穩,月價格同比指數為100.0點,即與去年同期持平。本月其他石材類價格走勢依然平穩,周價格基本無波動變化。其中玉石、洞石類價格均與上月持平,石英石價格小幅回升。
三、影響石材行業景氣的主要因素
11月石材行業景氣指數延續上月走勢,繼續小幅回升,增幅與上月幾乎一致,與去年同期相比,本月景氣指數略有上升。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本月各項指標穩中有增:(1)銷量及訂單增長趨勢明顯。本月認為銷量及訂單環比增加的比例明顯有所上升。(2)庫存趨向合理。本月認為庫存合理的比例上升至 30%,上升趨勢明顯。(3)產量及用工穩定。本月認為產量及用工環比持平的占比均略有上升。調查結果同時顯示,企業信心不足,對后市預期略顯消極,認為下月自身經營狀況及行業景氣度或將呈下降趨勢。本月石材行業景氣主要受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
1、石博會效應持續發酵,帶動行業轉型升級。經過多年來成功運作,南安“石博會”已成為融世界石材精銳產品展示、石材前沿技術對接、石材科技文化內涵分享、石材營銷模式交流的全景式石材專業展貿多元平臺及石材行業發展的風向標。今年第十七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簡稱石博會)再度擴容,共設10個展區2萬多個展位,展示面積達91.1萬平方米,吸引了15萬多人次觀摩,862家企業參展,以國家或地區參展的比例明顯增加;共簽訂購銷合同1824個,同比增長5%;貿易總額達104.8億元,同比增長7.6%;簽訂外貿訂單4.34億美元,同比增長2.6%;外貿訂單占比28.5%,各項經貿成效均創歷屆之最。在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能取得如此成交額可見水頭石博會的強大效應。通過展會交流搭建起世界石材交流的橋梁,進一步加強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南安“世界石材之都”的影響力、號召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2、“一帶一路”帶來更大發展空間。“一帶一路”建設給南安乃至全球石材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在今年石博會上,來自歐洲、中東、美國、巴西、韓國、印度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532家境外企業組成了龐大展團,尋求與南安石材行業的深度對接合作。于南安而言,“一帶一路”輻射的中東、東南亞地區熟悉又陌生。一直以來這些地區就是南安石材企業的主要原料來源地;但是如何將其從原料市場轉換為產品市場,如何將產品“賣出去”,如何對接建設海外項目,將是南安石企面臨的一個難題。當前,國內房地產行業呈現低迷態勢,訂單、利潤雙降,大量產能急需化解、轉移,南安站在了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逐步推進,數十萬億元的投資正帶給南安石材業巨大機遇。南安石材業界已經形成一個共識,就是要重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互補開拓。
3、跨界共享,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中國建材之鄉,除了石材,南安還擁有陶瓷、水暖衛浴等十多個產業。在探索石材產業轉型中,南安著力加強與不同產業、行業進行跨界融合,全方位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作為南安供給側改革、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實施的創舉,“泛家居”迎來“周歲禮”。本屆石博會以首屆海絲泛家居主題活動周作為“泛家居”的周歲禮。活動周以石材為媒、以泛家居文化為紐帶,開啟以宣傳“泛家居”文化、暢想“泛家居”發展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使南安泛家居產業聯盟項目邁上新的臺階。
4、文化+石材,推進產業創新。文化”元素突出是“石博會”近年來的持續亮點,作為世界馳名的石材之都,南安積極推進石材產業創新提升,引導企業植入文化元素,發展文化創意石材,進一步提高石材產品的附加值。在石材文化創意融入方面,通過展示石材創意,激發消費者需求,宣傳石文化理念,本屆“石博會”在充分展示企業對文化+石材的理解的同時,也積極引導企業提升文化創意意識,發展石材文化創意。依托“石博會”平臺,展會設立了東升、東星、英良、鵬翔等11個固定企業高端石材體驗館;為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與文化附加值,“石博會”還將展示融合海絲文化等歷史文化的石材工藝,諸如手工拼圖、CNC雕刻、水刀拼花等石材工藝,已普遍應用在環球石材、萬靈石材、拓美石石業、好功夫雕刻等一大批企業。
5、互聯網+石材,促進信息共享。隨著“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概念興起,石博會已從傳統意義上的展會蛻變成聯結國際與國內、上游與下游的全景式信息共享交互平臺。本屆“石博會”出現了許多服務于產業鏈的石材信息設備,包括三維激光掃描技術、VR技術與石材裝飾的融合、石材產業智能機器人、石材電商超市營銷模式等。屆時將為參展客商提供技術指導、網絡對接、數據采集、信息傳輸、商務洽談、生產加工、售后服務、人員培訓等方面全方位服務。通過行業企業之間、產業上下游之間、關聯產業之間、國內和國外跨區域之間的科學技術、營銷理念、文化創意等信息的交流融合,展會實現了“共享”功能。
縱觀全局,石博會雖帶來利好但十分有限。今年來,我國經濟增速保持平穩,制造業信心有所恢復,但內生增長動力不足。進出口方面,受國際形勢不景氣影響進出口雙雙下降,美國經濟呈現復蘇跡象,但日歐經濟薄弱,歐盟局勢動蕩,難民潮及英國脫歐為其經濟增加不穩定性,日本消費疲軟,資本持續外流,使得我國出口全年保持較低水平,內需乏力也導致進出口有所下降。貨幣方面整體依然寬松,但受美元加息和國內房地產調控影響,人民幣加速貶值。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石材行業景氣仍處于低位。
四、市場行情趨勢預測
根據統計結果,樣本企業認為自身下月經營狀況及行業景氣度均呈下降趨勢,可見后市預期消極。接近年底,工程項目將陸續收尾,預測12月石材景氣指數將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