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鵝卵石令人領略到天賜尤物的盡善盡美;其紋理清晰,千姿百態(tài),妙趣橫生,讓人體驗到大自然的神韻與靈性。鵝卵石在公共環(huán)境空間里追尋著一種天然真趣,可作為山水的象征。
在環(huán)境中,鵝卵石能起到一種既對比又協(xié)調的效果,豐富視覺,造就美感。如鵝卵石硬性材質和草地、泥土等軟性材質的對比,鵝卵石的米黃色和植物綠色的對比,鵝卵石的有機形和環(huán)境中無機形的對比,鵝卵石的天然肌理和周圍環(huán)境的對比,巨型鵝卵石和樹、草體量的對比,鵝卵石造就的小空間和主體建筑的大空間對比等。一塊造型奇特的巨型鵝卵石,就像是一首無聲的詩,一幅立體的畫,是宇宙間古老、天然的高雅藝術品。
鵝卵石·審美
鵝卵石具古、拙之美,歷經千年風吹雨淋而成,有著“古”的文化品格。中國人欣賞的石,不但要怪,而且要“丑”。這種美學思想在劉熙載《藝概》中得到了強調和發(fā)揮:“怪石以丑為美,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一‘丑’字,丘壑未易盡言。”這是一種高層次對美的欣賞和追尋。
鵝卵石具有敦厚、質樸、粗獷、陽剛、雄渾、沉靜的視覺和品質,與中國哲學倡導的和諧統(tǒng)一相匹配。鵝卵石之所以得到人們如此厚愛,說到底,它源于中國人審美的深層理念。
鵝卵石·運用
以石造景在我國園林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多變的手法。明末著名造園學家計成在《園冶》中對石就有深刻的見解:“取巧不但玲瓏,只宜單點;求堅還從古拙,堪用層堆。須先選質無紋,俟后依皴合掇;多文恐損,無窮當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