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的快速增長,資源的重要性愈加突顯,有越來越多投資轉向資源的開發和開采,在近10年內,對各種資源開發的關注和投入規模達到空前程度。石材行業是資源型產業,石材資源同樣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除去原有石材礦山企業外,不少石材加工和石材貿易企業在鞏固原有業務基礎上正在逐漸拓展石材礦山開采業務,煤炭、金屬、非金屬礦業也把目光瞄向石材礦產開發,更有其他行業如房地產、建筑、金融、餐飲、制藥、汽車制造、機電、商業、輕工等行業的企業相繼加入到石材資源開發隊伍中來,石材開采業已經形成投資主體多樣化的格局。
比較于其他礦業,石材礦山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建設周期短,利潤高,見效快,安全風險相對低些,露天開采的礦體裸露直觀,礦體變化和礦石質量表面變化便于肉眼觀察,不需借助其他化驗測試即可大致判斷,這是石材礦山的特點。另一方面,開采出的礦產品與其他礦種又存在完整和破碎、塊度大和小的區別,這是石材開采最突出特征。因此,礦產品要求指標、專對性的開采技術和專業開采設備,形成了石材開采業的特殊性。然而,石材品種花色特征和流行趨勢、市場定位是否準確也給石材資源開發和礦山盈利能力帶來很大不確定性。因此,對資源的正確評價和投資風險評估分析在石材礦山前期論證以及礦山開發全過程中尤為重要。
石材礦山項目立項和實施都是建立在對礦山資源的正確評價基礎上,通過礦床在地質勘查階段、運用一定的手段獲取反映礦床特征的系統資料,對礦床做出全面判斷和技術經濟評價,為礦山項目論證和建設、開采提供可靠依據,使得礦山在服務期限內所確立的開采方案和技術得到貫徹和應用、獲得預期目標。

一、石材礦山評價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石材花色品種
確認礦床石材品種主要花色,了解石材的結構構造、化學成分特征、物力性能參數、以確定石材屬性、裝飾性能和用途,最終對石材品種進行正確市場定位。
石材的市場定位是礦山經濟評價涉及范圍比較廣泛的課題。該石材品種是否用途廣泛,銷量多少,終端價格會是多少,確定這些參數,一方面需要作詳細的市場調查;另一方面需要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對市場的了解和判斷,對消費心理的把握等都是市場定位的關鍵所在。
對石材品種低檔、中檔或高檔屬性的評價判斷,石材荒料和石材產品價格預測,直接影響著石材荒料的售價和礦山效益的高低,是礦山投資評估的首要指標,評價不準就會使礦山預期效益大打折扣。
受地質作用影響,礦床礦石質量會發生變化,需在評價階段了解石材花色品種的分布規律和變化規律。
2. 礦床規模
礦床規模是指石材資源量的大小,國土資源部按照石材資源蘊藏量對石材礦床規模劃分為大型礦山≥1000萬m3;中型1000?200萬m3,小型<200萬m3。
根據礦床規模大小,規劃建設相應開采規模礦山,使得礦山資源滿足礦山服務年限內開采所需的礦石量。礦山生產規模是以年開采生產石材荒料量來劃分的。隨著我國石材開采業技術和裝備水平的快速提高,礦山石材荒料產量迅速增加,年產1萬m3荒料礦山隨處可見,前些年確定的礦山規模劃分標準已經不適合行業發展的現狀,已經在最近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裝飾石材礦山露天開采工程設計規范》(審批稿)中,對石材礦山建設規模和服務年限進行了明確劃分,規定大型礦山年生產荒料不小于5萬m3,服務年限不小于25年;中型礦山為1萬m3?5萬m3,服務年限10年?25年;小型礦山不大于1萬m3,服務年限不大于10年。根據以上劃分標準,結合礦床資源儲量和礦體荒料率,規劃建設相應規模的礦山,使得礦山建設投入相應的資金,維持合理的服務年限,達到預期投資收益。
3. 礦體形態和產狀
礦體形態是指礦床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原始自然形狀,礦體的產狀是指礦體在地殼中產出的空間位置,一般包括:①礦體的產狀要素,即礦體的走向、傾向、傾角以及側伏角和傾伏角;②礦體的埋藏深度;③礦體與巖層層理、片理等的關系;④礦體與圍巖的空間位置;⑤礦體與構造的關系等。了解礦體的產狀對于礦床勘探及合理開采有密切關系。
礦體不同的成因會產生不同形態和產狀,查明石材礦床形態和產狀對于確定礦山開采方式和采礦方法是必要的前提條件。火成巖石材礦床有火山噴發形成的巖被和巖流,巖漿侵入形成的巖珠株、巖基、巖床、巖墻(巖脈);沉積巖石材有碳酸鹽沉積的水平、緩傾斜和陡傾斜或直立的層狀礦床,也有洞穴沉積不規則礦體;變質成因的層狀礦體、帶狀礦體和不規則狀礦體。對于不同形狀和不同產狀的礦體,要根據礦體的具體形狀和產狀確定不同的開采方式和采礦方案。如火山噴發玄武巖石材礦床,屬于厚度巨大的巖被形態,發育有六方柱冷凝節理,適合采用高臺階松動爆破方法開采;巖漿侵入的分布范圍廣泛的花崗巖巖珠狀礦體,宜采用圓盤式鋸石機低臺階開采;沉積形成和變質形成的的厚層狀石灰石礦體或大理石礦體適合鏈臂鋸和金剛石串珠繩鋸聯合鋸切開采。礦體延伸到地下深部礦體可以采用凹陷式露天開采,埋藏較深的碳酸鹽類石材礦體也可采用洞采。
針對不同的礦體形態和產狀采用適合的開采方式和采礦方法,對于石材礦山開拓少走彎路,減少失誤,提高生產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4. 礦體完整性
衡量礦體完整性的指標是荒料率。荒料率是指石材總荒料量與礦體石材總礦石量之比。荒料率越高說明礦體完整性越好,反之就說明礦體完整性差。裝飾石材就是天然巖石經過加工達到利用要求的巖石材料,但不是自然界所有巖體都能成為裝飾石材礦體,開采不出規格荒料的破碎嚴重的巖體不能成為裝飾石材礦體。荒料率的高低是衡量礦體完整性的重要指標,它直接影響到礦山開采成本和生產效率的高低以及效益的好壞。計算荒料率的方法就是在整個礦體分布范圍內觀察節理裂隙發育程度,劃分出礦體完整區域、較完整區域和破碎區域;在不同區域內多處裸露的基巖表面統計單位面積或單位長度內節理裂隙發育程度,在假設的一定開采體積內,排除節理裂隙影響后所能夠采出符合加工用途的規格荒料,計算得出完整性不同區域圖解荒料率,再用圖解荒料率于所代表的區域進行面積加權或體積加權計算,最終得出全礦區的理論荒料率。礦區還要選擇適當位置進行試采,通過試采得出試采荒料率,用試采荒料率對圖解荒料率進行修正,最終確定全礦區荒料率。
有了礦山荒料率還不夠,還要對荒料規格在荒料率中的結構狀況進行細化,摸清大、中、小規格荒料所占比例,分析對礦山經濟效益影響程度。一般大規格荒料的價格要比中等規格荒料價格貴上一倍或更多,中等規格荒料比小規格荒料的價格也要高。
大、中、小規格劃分按照我國建材行業大理石和花崗石荒料標準,適合框架鋸和砂鋸加工的荒料為大規格荒料,適合圓盤鋸加工的荒料為中等規格荒料,小于圓盤鋸加工的、可以作為其他產品用途的荒料定為小規格荒料。大、中、小規格荒料都確定了長、寬、高尺寸范圍,且要求是長方體形狀。這種荒料劃分主要突出加工設備對荒料的要求,盡可能滿足加工設備最大生產能力,減少浪費,實用性更強,那種簡單以荒料體積、不考慮尺寸和形狀的劃分方法已經不適合現代石材加工業的要求了。
在實際開采過程中,隨著采掘的推進,會遇到完整性不同的塊段,開采荒料率會產生時高時低的變化,對產量和荒料規格產生影響,因此應對預開采塊段進行節理裂隙統計,計算出荒料率,避免礦體變化給生產計劃和實施造成較大誤差。石材礦山還要對不同臺階、不同高度、不同礦層、不同位置進行荒料率進行統計計算,做到心中有數,為礦山合理做出季度、年度采掘進度和中短期生產計劃提供依據。
5. 礦山內部和外部建設條件
石材礦山評價除去對礦床地質內容做出評價外,還要根據礦區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還要對礦床建設條件做全面評價。開發建設礦山,就要對礦山運輸道路、工業場地、荒料堆場、排土場進行通盤考慮,道路修建工程量、難度和資金投入量,工業場地位置是否合理,荒料堆場容量多少,排土場地位置是否安全,容渣量大小等等都需要在初期評價過程中有個掌握,有時為了把這些項目占地預留出來,必須在圈定礦界時給予充分重視,避免匆忙獲得采礦權后,礦界內沒有空間安排上述項目或增加施工難度和費用。
礦山外部建設條件包括當地氣候條件、礦區所在地域條件、交通運輸條件、水電供應條件,以及生活條件。氣候條件決定礦山一年可以生產的天數;地域條件和生活條件決定礦山生產保障、用工成本和產品競爭能力高低;交通條件決定礦山生產、生活物資供應和產品的供貨保障能力,運輸形式和運距還決定產品價格和成本控制空間大小;水、電供應條件決定礦山采用什么樣的開采方法、開采成本和采礦效率,水電供應得到保障會使采礦難度降低。
總之,礦山建設條件直接影響著采礦難度、開采成本和開采能力,直至影響石材產品在市場的競爭能力。因此,在礦山評價選擇方面,盡量選擇內部和外部建設條件適當的礦山,降低礦山綜合建設難度、開采難度、運輸難度、降低成本,提高礦山盈利水平和產品競爭力。
上述幾點是在石材找礦、礦點篩查、礦山立項過程中對預選礦山所要進行的幾項主要評價內容,即便礦山進入到生產階段,在開采過程中掌控石材品種變化和開采荒料率變化也是必要的,對于礦山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產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