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項目規模過大:企圖一口吃成個胖子
萬隆石業成立于1999年,主營石材礦山開采、板材加工、工程施工,其主要產品是大理石、花崗巖的規格板、異形板等。
據上市環保核查報告,該公司目前年加工石板材100萬m2(其中花崗巖石板材30萬m2,大理石板材萬70萬m2),而萬隆石業此次擬募資2億元,投向年產100萬m2天然板和40萬m2石材復合板的兩個項目。也就是說,一旦萬隆石業募資成功,其新增項目產能將是現有產能的一倍多。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募集資金數額和投資項目應當與發行人現有生產經營規模、財務狀況、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適應”,然而,萬隆石業“年產100萬m2天然板和40萬m2石材復合板”的募投項目很難與其現有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
激戰石材第一股:行業不濟 靠什么上市
證監會信息顯示,與萬隆石業爭奪A股“石材第一股”的還有廈門萬里石,萬里石目前已處“落實反饋意見中”。而與萬隆石業同處福建南安的溪石股份、內外礦業、康利石材、華輝石業等企業也在積極運作進軍資本市場,此外,廣東東莞的環球石材、湖北咸豐的鑫山卓越也對A股上市虎視眈眈。
然而,石材企業搶灘資本市場的熱情雖旺盛,卻難掩國內石材行業已漸入頹勢的現狀。目前,中國石材企業總數已經發展到過萬家,且行業產能和產值也在劇增,但據中國石材工業協會副會長、萬里石董事長胡精沛稱,由于下游房地產市場疲軟,國內石材企業間相互壓價、惡意競爭的情況時有發生,行業利潤也因此迅速降低,許多企業已是在保本的生存線上掙扎。同時,資源開采受到限制,資源稅稅率提高,石材企業的資源成本壓力將增大。此外,出口政策轉向禁止和限制“兩高一資”,石材是資源型產品,在政策面上不受支持和鼓勵。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開始逐漸退出石材行業。萬隆石業所在的城市福建南安市是石材加工集中區,區內共有石材企業1200多家,區外有300多家,南安市的政策是除了一部分企業將引導入駐外,另一部分將淘汰出局。而與南安同屬泉州市管轄的安溪縣則在2011年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石材行業全面退出,此前安溪縣的石材開采加工年產值曾超20億元。泉州市下屬的晉江市也將分5個階段完成建筑飾面石材企業穩定、有序退出,礦山全部關閉。
在這種情況下,2000年5月摘取“A股石材第一股”桂冠的廣匯股份,在2009年6月將石材類資產轉讓,轉型做清潔能源;而2011年3月18日登陸港股的大理石生產商中國金石的狀況也不堪入目,截至昨日(6月20日),該股報收0.29港元,已較招股價2.25港元跌去將近9成。
在石材企業激戰行業第一股的殘酷競爭中,誰能最終上位尚且難說;即便有企業拔得頭籌,但受制行業整體低迷,其上市后的成長空間也難言樂觀。
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