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多么靚麗的石材,如果安裝工藝不正確,或者在打磨時出現的自然缺陷,又或者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總是會出現明裂、暗裂、破損、孔洞、砂眼、石痣、石膽等破損癥狀。
在國內有一種很普遍的問題,許多石材從工廠出來時,還是好好的,鋪裝之后,過一段時間卻出現大面積的破損、裂紋,導致很多業主損失慘重。
大部分問題都是安裝工藝不正確,導致的。
一、造成破損的根源是鋪裝
石材安裝有兩種方法:濕貼法、干掛法。
石材破損與明裂多發生于地面,地面石材安裝方法采用濕貼法。
石材鋪裝分為三層:
承載層:承載層是一個平面,也是整個石材安裝的最底層,承載層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分散垂直方向的力,使這些力得到承載層的支撐,而不至于塌陷。
粘結層:粘結層一般都會選擇水泥作為粘結作用,起到固定石材得作用。
裝飾層:把石材涂上水泥或粘接劑,用橡皮錘敲擊,固定成形。
圖4 半干水泥砂漿上安裝石材
圖5 半干水泥砂漿上安裝石材
1、水灰比不標準:石材鋪裝后,粘結層的水泥,都需要有一個干固凝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張力或收縮力導致石材被撕裂,出現裂縫。
2、安裝手法不專業:現在安裝都是人工安裝,工人在安裝時都會拉一條線,作為參考線,用橡皮錘敲打石材表面,讓石材表面和參考線大致平行。由于是人工安裝,以及施工的不嚴謹,很難避免高低不平的現象。
3、外力作用:在這期間,人力踩踏、重物輾壓都有可能造成粘結層的變形,從而產生變形。
二、石材的自然缺陷
出現破損的石材一般都是大理石,因為大理石的特殊形成原理,容易導致天然缺陷,像暗裂、砂眼、石痣、石膽等。
大理石是沉積巖,很容易在大理石形成的時候,夾雜著一些其他物質,最后形成石痣、石膽。
圖6 石痣
圖7 石膽
最容易出現明裂、暗裂的石材:
圖8 金線米黃
圖9 莎安娜米黃
圖10 西班牙米黃
三、石材修復技巧
石大夫在破損修補方向,主要有五大修補工藝:研磨拋光法、熱固化修補法、冷固化修補法、材料合成修補法、覆膜轉印修補法。
研磨拋光法:這類修補法是針對孔洞比較小的,或者微裂隙的修補,難度也是最高的一類。這一類孔洞或者裂隙都在1-3毫米,云石膠滲透性不是很好,會給修復造成很多麻煩,這種孔洞同樣也會給拋光造成很大的麻煩。
圖11 研磨拋光方法
孔洞修補:需要綜合考慮孔洞直徑及修補膠的流平性、粘結性、可拋光性、穩定性。
1-3毫米推薦大家使用Dr.stone石材氣孔修補膠對整體石面進行2-3次批刮,以修復1-3毫米的石面微孔。
3毫米以上建議大家使用Dr.stone石瓷快速修補膏對孔洞進行專業修補。
熱固化修補法:利用特殊的固化劑材料,原理:這類固化劑內有一些特殊的成分,經過化學反應,使溫度達到90度,起到固化的作用。
冷固化修補法:采用高分子樹脂材料,材料中含有聚合用的單體、光引發劑、無機填充劑等,發生聚合反應。該方法可以修補3-5毫米的孔洞。
圖12 冷固化修補法
材料合成修補法:取相似材料合成,此方法針對局部破損、石痣、石膽。
覆膜轉印修補法:將終飾面的相對平整度提高,涂上覆膜夜,用刮刀刮平,(注意:一定要刮平)貼上轉印膜,利用紫外線凝固燈照射1-3秒即可。
圖13 覆膜轉印施工案例
四、總結
石材破損修復從某種角度講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要想通過修復還原石材原貌,必須綜合考慮石材化學原理、樹脂化學原理、色相原理、光學原理、壓強原理。修補工藝的制定、修補材料的選擇完全決定修補效果。修補工藝一定要科學合理,修補材料更要合理(石材修補材料必須綜合考慮:流平性、滲透性、粘結性、抗氧化性、可拋光性)
1、“白玉蘭”、“金碧輝煌”、“新西米黃”等石材的孔洞多,直徑小,相對較深,選擇修補膠時應重點考慮修補膠的流平性!如果流平性不好,在刮膠時,由于孔洞內空氣的壓強作用,修補膠只能附著在孔洞邊沿搭橋,而在后續研磨時,由于機器產生的扭力,會連根拔起,導致只有批膠的動作,沒有批膠的結果。
2、“萬象云天”、“古堡灰”、“夢幻海藍”、“熱帶雨林”、“海浪花”等大花石材系列,其成分極其復雜,孔洞相對較淺,選擇修補膠時應重點考慮修補膠的滲透性!如果滲透性不強,粉化的石材粉末會成為介質,導致固化后的修補材料和石材創面之間形成斷層,待項目結束,你會發現批膠是徒勞。
3、任何材料都會氧化,修補材料的抗養化性不好,一旦養護必然變色,要保證修補效果,修補材料的抗氧化性不得不考慮。
除了流平性、滲透性、粘結性、抗氧化性,修補膠的可拋光性也更為重要,一俊遮百丑,整體光度一致了,很多小瑕疵不會引起注意的,但光度不一致,就像人臉上的雀斑,一眼就看得出來。
來源:石材養護技術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