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第18屆水頭石博會正式落下帷幕。今年,迎來“成人禮”的石博會,也向全世界呈現了南安石材產業逐漸復蘇的活力。借著這個家門口的平臺,推出新產品、新概念的,不僅有石材企業,還有作為重要配套的石材機械企業。
智能的、環保的、高顏值的……今年石博會上展示的石材機械,正逐漸告別大眾固定思維里厚重笨拙的產品定義,向著科技感和美感邁進。本屆石博會上,包括巨邦機械、萬福機械、新工機械、巨輪機械在內的本土機械力量,均帶來了企業的最新技術設備,在眼球轟動效應上,一點也不比那些美輪美奐的高端奢石低,更有不少企業實現現場簽單。
“石材產業今年的復蘇十分明顯,再加上國內不少石材加工基地的關停,石企回遷,也進一步帶動了水頭石材加工生產需求,作為配套,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回暖。”展會上,巨邦機械相關負責人表示。
變化1 機械智能化更凸顯
“水頭石博會僅次于廈門石材展會,無論是配套和人氣都非常好。”南安新工機械在今年的石博會上,順利和湖南省一代理商簽下了代理協議,該公司董事長洪新民對今年石博會的人氣贊不絕口。
在本屆石博會上,新工機械展出的產品,大多是常規的石材加工設備。洪新民表示,在石材加工領域,國內石材機械在產品研發上已經相對成熟。公司目前正在研發一款礦山荒料修平設備,希望能向上游延伸,拓展新的市場。
三年前,以黑馬姿態登陸南安石材機械市場的巨邦,今年又給展會帶來了驚喜。該公司今年展出了帶視覺識別系統的紅外線橋切機,成為智能石材機械的引領者,在展會現場圈了無數新粉。
該公司總經理蔡建華告訴記者,帶有視覺識別系統的紅外線橋切機,操作起來就如同“傻瓜機”一樣簡單,“不用再打印訂單,不用再輸入規格尺寸,不用再操心出材率問題,生手熟手操作,出材率一樣高,工人只需上下板,1個工人可看2-3臺設備。”蔡建華說,近兩年來,隨著視覺識別系統的嵌入,石材機械智能化趨勢日益凸顯。
作為本土老牌石材機械,萬福機械從水頭石博會第一屆開始就參展,見證了18屆石博會,也親身感受到這些年的變化。“展會一年比一年成熟,我們的設備也一年比一年趨于高端和智能化。”萬福機械董事長李群生告訴記者,今年展會萬福以五軸數控巧切為主產品,智能化的操控得到了許多客戶的認可。
“深加工是今后的一個方向,未來公司仍然會在這一領域深耕,并且會做得更加精細。”李群生告訴記者,明年他們會在機械智能化方面做進一步研發,數據聯網,實現在家就能操控、檢測設備的所有情況,把控全局。
值得一提的是,萬福今年也帶來了新的石材污水處理器設備。“今年初以來,環保風暴讓很多石材企業開始重視這一領域,這也進一步催生了環保設備市場。”李群生說,他們將研發一款結合了排污、除塵等功能的新產品,深挖石材環保設備市場。
變化2 石材機械展示“工業之美”
長期以來,業界對于石材機械的關注點,往往集中在產品的功能、銷售上。近兩年來,隨著現代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產品也產生了更多的內涵。今年石博會,通過工業設計融入,更多石材機械產品在結構優化、創新外觀等方面有了增色,逐步展現出石材機械的“工業之美”。
巨邦機械無疑是石材機械借力工業設計的先行者。在該公司的展位上,融入“變形金剛”設計元素的磨機設備,在數十米開外就吸引了很多采購商的眼球。不論是水頭石博會還是廈門石博會,巨邦近兩年來石材機械“變形金剛”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這不得不感謝意大利工業設計團隊的介入。
“我們希望依托工業設計,提高石材機械的品相以及操作體驗,在改變以往人們對石材機械刻板認知的同時,提高石材產業生產的自動、智能化水平。”蔡建華表示。
工業設計給產品帶來的不僅僅是高顏值,更有對機器操作體驗的升級。蔡建華告訴記者,在工業設計包裝后,巨邦的設備操作完全實現了人機界面的結合,觸屏技術的使用讓操作更加簡便。
此外,包括盛達機械也帶來了公司工業設計的最新成果。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蘇銘錕告訴記者,今年展會的石材設備整體在美觀度上都有所提升。“從以前的價格競爭,到現在已經開始注重工業設計,是行業的一種進步。”他說。
在石材機械的研發趨勢上,中國石材協會前會長鄒傳勝指出,國內石材機械設備制造商應加強人才技術支撐,多做一些思考,調整產品創新戰略,實現由模仿創新到集成創新的跨越發展,將產品往精細化、自動化、智能化方向改進提升,把原本孤立的設備連接起來,適應行業發展新趨勢。
變化3 市場回暖趨勢明顯
今年,水頭石博會迎來了第18屆展會,在極具儀式感的現場,石材人也欣喜地看到了石材市場的回暖。
在蘇銘錕看來,盡管今年展會和往年相比,人氣沒有多大的起伏,展會上老面孔多,新面孔少,但從企業個體的角度來看,市場回暖趨勢明顯,他告訴記者,盛達的總體銷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
“今年的市場反饋還是比往年要好,可能得益于整個社會經濟有所復蘇,新工機械今年的產量也比以往大,整體態勢良好。”洪新民也樂觀表示,盡管今年初以來原材料漲價厲害,但公司積極應對,緊抓質量,努力做好品牌,效果顯著。通過阿里巴巴等線上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今年外銷的量也比往年增加不少。
蔡建華則認為,水頭石材機械市場相比往年更大了,國內一些石材市場的關停,帶來大量的石材企業回流,生產加工需求進一步被催化,配套的加工設備自然能受益。
李群生認同了蔡建華的觀點。他說,水頭有天然的集群優勢,坐擁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市場無可比擬,磁吸效應將給石材機械帶來更大的市場。
如何搶抓這一回暖的機遇,成為擺在機械人面前的一個問題。11日,石博會參展商撤展之際一場關于中國石材機械行業變革的座談會在中國花崗石現板集中采購平臺召開。包括巨輪機械、盛達機器、慧谷機械、巨邦機械、萬石機械、莆田華隆機械在內的10多家機械企業代表,共同探討石材機械的變革與創新,以及如何抱團發展。
在鄒傳勝看來,石材機械在抓好原有工程裝修市場和出口市場的基礎上,也應該多研究家裝市場的需求。他說,在礦山洞采設備方向進行研發,目前國內在該領域尚屬空白,研發可大量替代人工的雕刻設備亦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