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上海東華環球石文化產業園副總經理王杰在第七屆中國西部石材產業論壇上說道,“這個轉變是深入到各行各業中去的。近幾年來,石材行業數據體現了我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石材進出口國,石材使用量巨大,石材應用向C端消費者傾斜,人們對石材應用來提高生活品味和住宅體驗的這一趨勢,也體現出了我國社會矛盾這一變化的主旨。”
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中國石材產業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和內需的強大拉動,逐步形成了資源石材產地、商貿往來、市場服務等三大產業集群。當時,有錢者投資辦廠,專心抓生產;沒錢的做銷售,只要有貨,轉手就是錢。廠家不愁賣,愁的是如何提高產能;銷售也不愁銷路,愁的是如何拿到貨。那些年,石材產業自然形成了最簡單的產銷分離模式,石材廠家和石材銷售共同走過了一段合作愉快的甜蜜時期。
然而甜蜜的時光總是飛逝而過,正如文章開頭中上海東華環球石文化產業園(以下簡稱東華環球)副總經理王杰提到的,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與發展,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轉化,反饋到石材產業上,就是粗糙的產品產能已經過剩,而精細化、高端領域的產品卻并不多。與此同時,產業集群發展定位不清、發展盲目、同質化嚴重、環保不力等現象屢見不鮮。換句說,一般的石材產品不僅要愁銷量、愁市場,還得愁渠道;而個性化、高端的石材產品還無法滿足正在增長的市場需求。

以此來看,石材產業新的發展方向除了去粗糙的產能和推進精細化產能之外,還得找到新的市場發展需求。也就是說,石材產業新的、全面升級的產銷分離模式必將重新回歸。“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都堅信石材行業會進行產銷分離,不管是行業本身自發的,還是因環保整治而不得不進行的,眼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很好的證明。”王杰向《天下石》雜志介紹,東華環球為何徹底告別傳統粗放型的低附加值加工生產業態,轉型為以干凈整潔的倉儲式大板批發和高端唯美的展示體驗銷售為主的高端石材賣場。
那么,石材生產加工區的退出對東華環球有什么影響?它能給東華環球帶來哪些優勢?王杰表示,短期內可能有20%到30%的商戶不能適應東華環球的發展規劃,也不能適應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發展需求。這些商戶他們可能會選擇退出,或是自我優化,也可能是重新選擇適合他們發展的區域。長期來看,石材行業要適應一線城市的發展和定位的話,石材業態就必須更加高端。所以東華環球以石文化為載體的商業綜合體為定位,以展示體驗為主,結合商業、學術、文化、旅游去深度開展石材品牌的塑造,讓產銷分離的模式更加清晰和明朗。

▲東華環球石文化產業園四大板塊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東華環球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量去選擇上海周邊或者水頭、云浮等地的專業生產與研發型石材企業,讓他們全身心投入生產,造出個性化、高端的石材產品,東華環球則以更為專業、更加訓練有素的營銷團隊來負責商戶的石材銷售和營銷方式。可以說,東華環球全面升級后的產銷分離模式,除了強調精細化的分工,更強調無縫對接的信息精準接洽和資源精準分配,甚至可以實現私人定制化的供需生產和銷售。

▲東華環球2020戰略:到2020年全國布10個點
“2018年,我們將走出上海,走進有高端石材需求的一二線城市,去進行以石文化為載體的商業綜合體連鎖化,并最終形成產業鏈,讓更多優秀的石材企業能夠展示自己,成就他們的石材品牌。”王杰介紹,東華環球在2017年就制定了“東華環球2020戰略”,計劃2020年前在全國復制10個集展(展覽)游(旅游)商(商業)學(學術)為一體的以石文化為IP產業的平臺,形成“區域分發”態勢,在更好的推動石材行業流通平臺的建設和傳播石文化時,也得以服務廣大石材界同行和終端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