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縣街頭鎮位于五蓮縣南部。鎮政府駐地距日照市區40 公里,距縣城20公里。總面積為 238平方公里。街頭鎮因駐地前 、后街頭村而得名。中國有句古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街頭鎮亦是如此,這里主要以山地丘陵為主,所以說這里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通過對礦山資源的開采、加工五蓮石材逐漸被外人所熟悉,以至于現在還在為城市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1987年在鎮政府的領導下與中國礦業大學聯合考察,開采出了第一塊大理石;1990年鎮政府開創第一家石材廠,產品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1995年石材廠規模迅速擴大到二十余家;2000年基本上形成江北石材產業基地;2012年起,當地政府出資3億元,在街頭鎮王世疃片區規劃7.3平方公里的石材工業園,通過對規模要求、環保要求、廠區建設、節約用地、設備更新、公司結構調整等一些列嚴格標準化入園要求,整合石材市場的企業,大批優秀的企業入駐園區涌現出許多高端廠家,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五連石材更是被譽為“中國花崗石之鄉”、“中國石城”等多種稱號。
五蓮石材是一種高檔建筑裝飾材料,深受用戶的信賴,以質量求生存的發展之路,逐漸使石材產業成為當地發展的經濟支柱。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五蓮石材主要有五蓮紅、五蓮花,五蓮灰石材,礦山資源儲量巨大,產量也在全國首屈一指,主要以門牌石、板材、路牙石、異型石材等品種存在于市場。
五蓮縣對石材開采、加工企業進行兼并融合、“瘦身強體”,采礦點數量壓減了近一半,以新技術做為撬動產業升級的杠桿,淘汰原始的炸藥爆破方式,引進礦山輪鋸開采技術,使石材開采成材率由30%提高到90%以上。在加工環節,先后與福州大學聯合研制了絮凝劑、與山東大學聯合研制了鋸泥壓濾機等新工藝新設備,解決了水與鋸泥分離的技術難題,實現了石材加工過程中廢水循環使用不外排、固體廢物定點儲存處置,并相應國家環保號召,五蓮縣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原則,整體規劃,突出重點,推進石材礦山產業綠色健康發展。堅持推進“綠色礦山”發展,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